“四书五经”是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 称做“六经”,其中的《乐》后来亡佚了,就成了五经。
《论语》以语录体形式,完整展现孔子思想的经典,影响最深远的儒家著作。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孟子的哲学观点汇编,主张仁政,民本,性善等思想。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中庸》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儒家思想文章,提出”达到了中和,天地便各归其位”。
《周易》国学之源,中华智慧之巅。海纳三千年智慧四书五经指的什么书,运筹帷幄的智士必读。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
《尚书》意为“上古之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作品的汇编。记载上起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约1500多年,《尚书》包括虞、夏、商、周书。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春秋》是鲁国的史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四书五经》精选精华句子:
《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四书五经指的什么书,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到的东西按时去温习和练习,不也很高兴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位有修养的君子吗?”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国学之源,中华智慧之巅——《论语》,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国学之源,中华智慧之巅——《论语》,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在温习旧的知识时,能有新的收获,就可以当老师了。”
《孟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都能得到好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完全相信《尚书》所言,还不如不读《尚书》。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的宗旨,就在于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在于更新民风,在于达到德才完美的最高境界。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作为君主,就要达到仁爱;作为臣下,就要达到恭敬;作为儿子,就要达到孝顺;作为父亲,就要达到慈爱;与国民交往,就要达到诚信。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后代君子尊敬所应尊敬的贤人,亲近所应亲近的亲族,普通一般人享受所得到快乐,利用所得到的利益,所以才终生不忘记前代圣王。
《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所以,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
好学 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好学不倦就接近明智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义了,懂得耻辱就接近勇敢了。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生死聚散,我曾经对你说过。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河畔芦苇白茫茫,夜来清露凝成霜。我所思念的那个人,正在河水的那一方。
《礼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玉不经过雕琢,不会成为器物;人不经过刻苦学习,就不会懂得处世的道理。
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一点微小的误差,结果就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 而不张,文武弗为也四书五经指的什么书,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只知道紧张而不松弛,文王武王都做不到;只知道松弛而不紧张,文王武王也不会这样做。一张一弛,有劳有逸,这才是文王武王治理天下的办法。
《周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道刚健,君子以天为法,故而自强不息。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道行不通时就得变,变了之后就会豁然开通,行得通则可以长久。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指见到好的要学习改进,有了错误要及时改正。
《春秋》:
多行不义,必自毙。
多作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我灭亡。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没有不犯错误的完人,只要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是最好的了。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处于安乐的环境中要保持警惕,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险,想到了就有防备,有了准备就会免遭祸患。
《尚书》: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遇事多问的人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人会使自己知识贫乏。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能够辛勤地为国家效力,能够节俭持家。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
自然界发生的灾祸,还可以设法防范避开;自己造成的灾祸,就无法逃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