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洛阳故城二、锦绣帝都辉煌遗存——重要遗址

第五节 中华文明史上重要王朝的都城遗址——汉魏洛阳故城

二、锦绣帝都辉煌遗存——重要遗址

经过几十年的考古调查和发掘,汉魏洛阳故城内发现了许多重要的建筑遗存。城址内遗存基本为北魏时期所遗留, 典型遗址有外郭城、内城、宫城、永宁寺塔基、灵台、明堂、辟雍、太学等,并相继出土了一批价值连城的珍贵文物,如泥塑佛像、汉石经、辟雍碑等,为世人所关注。

(一)外郭城遗址

汉魏洛阳故城外郭城,是北魏宣武帝于景明二年(501)在汉、魏、晋洛阳城的基础上,扩大城市范围而修建的,“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现汉魏洛阳故城的规模布局基本上为北魏时期所遗留。

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孝文帝元宏自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随之而来的不仅有大批皇亲贵戚、富户豪门、将左军士,还有修建平城时从山东、长安迁移的10多万手工业者。洛阳城内人口骤增,使得在汉魏晋旧城上重建的内城难以容纳。如何安置大量的迁入者, 成为北魏统治者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加之北魏乃外夷入主中原,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相互交织,居民成分复杂,社会秩序混乱。皇城宫苑、王公府第、官署衙门的安全防卫, 成为迁都初期的头等大事。出于安全考虑,不能将大量的杂民安置在内城中。在此情况下,北魏统治者承袭了旧都平城“规立外城”“分置市里”“悉筑为坊”的制城经验,采取了将宫苑和主要衙署置于内城, 而在内城外增筑外郭城,“悉筑为坊”,以安 置一般居民。这不仅解决了人口安置难题,同时也起到控制居民和加强宫苑防卫的作用。

在迁都之前,孝文帝经始洛京、作都城制时,就曾有在内城之外再筑郭城的设想, 但真正开始扩建外郭城, 却是在迁都后的第六年。史载迁都后, 洛阳城内“五方杂沓,寇盗公行”,社会治安极为恶劣。时任司州牧的广阳王元嘉向宣武帝上表。《魏书 · 广阳王嘉传》云 :“嘉表请于京四面筑坊三百二十,各周一千二百步,乞发三正复丁,以充兹役,虽有暂劳,奸盗永止。诏从之。”于是景明二年(501)九月,宣武帝下诏,“发畿内夫五万人,筑京师三百二十三坊,四旬而罢”。

此次扩城筑坊,是北魏都洛的第二次大规模的营建活动(第一次为迁都初对内城的重建)。从而形成了北魏洛阳城由外郭城、内城、宫城三重城圈组成的城市建设形制和整齐统一、分区居住的里坊管理制度,为其后各功能区域的形成与发展始作良端。

此时的洛阳,北依邙山,南临洛水,邙山与洛水之间仅有约 15 里宽的平坦地带, 洛河以南则是伊、洛二水相夹的河川地带。此次大规模的扩城, 受到了原有城市形制与洛阳城所处地理位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南北向扩增有限,以东西向扩增为主。此次外郭城的扩建,据《洛阳伽蓝记》云“京师东西二十里, 南北十五里,户十万九千余”,远大于“东西六里,南北九里”的内城。其界域 北至邙山, 南濒洛水, 东至七里桥, 西至张方沟。经考古勘探与文献研究结合可知,外郭城的范围已大体搞清,现东、西、北三面城垣已确定。由于洛河北移改道,洛河故道两侧多为水稻田,故南城垣的考古勘探工作无法进行,迄今尚未发现城墙。

东城垣位于内城东垣东 3500 米处,大体与内城东垣平行,呈直线形。南段在后张村东中断,北段在石桥村东北。今中州渠南侧发现有城垣,城垣皆在今地表下。残存夯土城垣断续连接, 长约1800米,宽8~13米,残高仅0.1~0.4米。

西城垣在汉魏洛阳城西。今尤村、分金沟村间有一条南入洛河故道的古渠道曲折南行,这条古渠东距内城七里,应是“出阊阖门,城外七里有长分桥,谷水浚急,注于城下,多坏民家……长(涨)则分流入洛”(《洛阳伽蓝记》)的 “张方沟”遗迹。张方沟临洛阳城西部, 洛阳外郭城西垣当在该沟的东侧。在今分金沟村西面发现有部分西城垣残断,残长4400米,宽7~12米,皆在今地表之下。与内城西垣近者3500米,远者4250米汉魏洛阳故城二、锦绣帝都辉煌遗存——重要遗址,城垣与张方沟两者相距最近处 15 米,最远处 200 米。

北城垣受地形影响更为明显。因内城北侧紧邻邙山, 内外城区之间范围很窄。《洛阳伽蓝记》“凝玄寺”条说:“在广莫门外一里御道东,所谓永平里也。… … 地形高显,下临城阙……”可见该寺已近邙山脚下。城北其他设施,如禅虚寺、阅武场等都应在此范围内,因此外郭城北垣约在北距内城城墙二里左右的地方。现金村北 1000 余米的邙山南坡,发现有东西走向、残长1300米的北城垣,皆在地表之下,与现存内城北垣基本平行,两垣最近距离 850 米。

南城垣情形则较为复杂,是否有城垣以及城垣的方位走向等,都有待进一步考证。《洛阳伽蓝记》卷三记载:“宣阳门外四里,至洛水上,作浮桥,所谓 永桥也。永桥以南,圜丘以北,伊洛之间,夹御道,东有四夷馆……道西有四夷里……”可见城南是以洛水为界分为两部分。过永桥,洛河南夹御道的两侧,有向南突出的部分,尽端是位于“伊水之阳”的北魏皇帝祭天的圜丘。此突出 地带南北约五里,东西四至五里,内有“四夷馆”“四夷里”汉魏洛阳故城二、锦绣帝都辉煌遗存——重要遗址,也应属外郭城附郭地带。

北魏洛阳城外郭城的形状大体呈东西宽、南北窄、南部有突出部分的倒“凸”字形, 内城则位于外郭城中部偏东北的位置。整个北魏洛阳城东西、南北各约10公里,如此规模城市,在公元5世纪不可谓不宏大,正如宿白先生指出的:“北魏洛阳规模之大,在我国历史上不仅是空前的,而且也超过了过去认为我国封建时期最大的都城——隋唐长安城,这在当时世界上也是仅见的。”

关于外郭城的城门,文献资料比较缺乏。《洛阳伽蓝记》仅提到城东“郭门开三道”,城西、城南只分别提到张方桥和永桥两个出入口。在勘查外郭城时,沿内城城外大道探查,在东西穿行外郭城城垣位置上,寻找到几处城门遗迹。 西城垣南起第一门,在今洛河北岸、分金沟村西南,阙口宽约30米,两边有长方形夯土。西城垣南起第三门,在尤村南、齐郭村北, 阙口宽约40米,两侧亦有长方形夯土,当为门阙类建筑。城东垣北起第二门,在后张村东、白村北, 路土在靠近城垣处宽18米,阙口处仅宽8米。西郭城垣南起第二门和东郭城垣北起第一和第三门址,皆因夯土路土等遗迹破坏殆尽而无法探查。东垣的北起第一门址, 即《洛阳伽蓝记》所记“三门”,“(出建春门大道) 七里桥东一里, 郭门开三道, 时人号为‘三门’,离别者多云‘相送三门外’。京师士子, 送去迎归,常在此处”。外郭城北垣可能未建城门汉魏建筑,因从内城北门登邙山渡黄河通过北郭城墙的大道,是从山沟里穿行的。

外郭城的街道,史籍记载极少。据《洛阳伽蓝记》对外郭城内里坊、寺市的描述, 内城各城门均有通向外郭城的“御道”。经勘测与发掘, 先后找到开阳门、平昌门外的两条大道及九条“御道”,即西明门外大道、西阳门外大道、阊阖门外大道、承明门外大道、大夏门外大道、广莫门外大道、建春门外大道、东阳门外大道、青阳门外大道。以上九条大道,均为内城诸大道在外郭城的延伸部分。其中城北两条登上邙山会合成一条主干大道, 是出城渡黄河北上的必经之路 ; 城内中间东西穿行的一条主干大道,应为古代穿行洛阳的东西大道。另外在城南“三雍”遗址附近,曾钻探出两条南北“御道”,与内城开阳门、平昌门内“御道”相对。关于“御道”的宽度,据内城已钻探的街道来看,“横道”一般在20米以上(17 ~51米), “纵道”一般在12米以上(12~42米)。与此相对应的外郭城“御道”的宽度, 也基本相同。此外,在主干大道两旁, 也探查到一些较窄的路土和夯土遗迹。大致可以说, 以内城引申出来的“御道”为干线,并与所谓“大道”相结合,与连接各里坊的巷道,共同构成了外郭城的街道网。

北魏洛阳外郭城的兴建不仅是洛阳城市范围的扩张,在城市规划布局上也是一次重大的发展与飞跃。北魏王朝是一个由游牧民族发展壮大的王朝,但它在城市尤其是都城的布局设置和建设上独具匠心,如分区规划和里坊的设置, 使得洛阳城更加符合当时社会的政治统治、经济贸易发展及城市生活的要求,使人刮目相看。

早在北魏太祖道武帝营建平城时,就有“分别士庶,不令杂居,伎作屠沽, 各有攸处”的观点,至孝文帝迁洛时又有“寺署有利, 四民异处”的主张。后来宣武帝于景明二年(501)骤扩外郭城,营筑“三百二十三坊”时,更是明确规定要“官位相从”。在将洛阳城整体分为宫城、内城、外郭城的三环套城市规划时,又进行了较为周详的功能分区 :宫城居中 ;内城北半部大体为宫城区、 宫苑区, 南半部多为中央曹府官署的行政区(如昭玄曹、将作曹、左右尉府)、高官显贵宅第(如太尉府、司徒府等)及重要场所(太庙、太社、永宁寺等); 而一般居民住宅区、市肆贸易区、外来侨民区则被安排在外郭城 ;郭城北部则是全城的防卫区。这样的分布安排既是出于安全防卫、尊卑有别的考虑, 也是城市有效管理的需要。而这种按位置、功能分区的城市规划, 又在里坊的设置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里坊”来源于周法“匠人营国”的井田制,井田制一夫百亩, 九夫一井田, 恰好是一方里。北魏里坊, 据《洛阳伽蓝记》记载 :“方三百步为一里,里开四门汉魏建筑, 门置里正二,吏四人,门士八人。”《魏书 · 释老志》云 :“不听毁坊开门,以妨 里内通巷。”由此可知一般的里坊为一里见方,设有坊墙汉魏建筑, 内设十字街, 并有小巷, 四面开门,并有里正、门士管理坊内社会秩序。但并非所有的里坊大小都一样,有些里坊较大,如慕义里万户,归正里 3000 户,寿丘里最大,其东西 2 里、南 北 15 里, 北邻邙山,南临洛水。这样大面积的设置部署里坊和对里坊严格管理,是前所未有的。

北魏洛阳外郭城按性质分有不同区域,而每个区域又都是由身份地位、职 业类型、生活习惯、社会交往相匹配的里坊构成。一般而言, 北魏洛阳城的居民皆为里坊的编户, 且“官位相从”。诸里坊居民虽有混杂, 但大致有一定的区划。

如城西寿丘里(又名王子坊), 主要为内迁的皇亲贵族、鲜卑系官宦显贵等居住。里内公侯比邻, 豪门相望,权贵们各敛奇珍, 竞相夸富。在此区东侧设有洛阳城中央市场性质的“大市”,大市“周回八里”,这一切都是为满足寿丘里王贵们恣欢纵乐、奢侈豪华的生活需要。这种布局对隋唐时期的里坊布局有一定的影响。东郭区(距内城3500米)主要是汉族官僚和一般士庶的居住区,其中有小市。北面距内城 850 米,地域狭窄,有阅武场等。主要有永平里、上商里等。

洛水南岸的南郭突出部,作为北魏洛阳城的外来侨民区,则是根据当时洛阳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对外交通状况、城市政治经济情况而确定的。此处地形显敞, 水陆交通便利, 往来自由。于此处设置的“四夷馆”“四夷里”,以安置各方归附、 投奔、经商来洛的外邦人士, 使之尽量不与原住居民混杂,如此井然有序、按部就班的合理安排是以前未有的。对外开放的自由,促进了洛阳对外商贸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以至于“自葱岭以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 胡贩客, 日奔塞下。所谓尽天地之区已, 乐中国土风,因而宅者, 不可胜数”。大量的四夷来洛,使人口骤增, 商业发达。“天下难得之货,咸悉在焉。”位于“四夷里”北的“四通市”应运而生。从其所处的位置环境和物流情况来看, 外域经济特点非常明显,应是国际贸易市场。

对于都城防卫而言,由于北魏的敌对力量主要来自北方,所以城北、城西北是主要防御地带。城北毗邻邙山,地势高亢,是城防和驻军用地。《洛阳伽蓝记》“城北”节云:“在大夏门御道,西……有阅武场,岁终农隙, 甲士习战,千乘万骑,常在于此。”它与城西北的金墉城共同构成了军事防卫区。这也是根据其接邻宫城, 北依邙山, 居高临下,便于防守,能够控制整个城市的军事要冲的地势特点而确定的。

此外,外郭城内还有一些礼制建筑和佛寺礼制建筑多因循旧址,除祭天的圜丘外,灵台、辟雍、明堂以及太学旧址等均位于内城宣阳门外,御道东、洛河北,形成了北魏洛阳城的“三雍文化区”。而佛寺除几个重要寺院如永宁寺、瑶光寺等在内城外,绝大多数位于外郭城中。北魏崇佛,官府民间都修寺造像,又兴舍宅为寺,以致北魏晚期洛阳寺院最多时达1367所,遍布洛阳城内外,几乎每个里内都有,有的一里有几个甚至多达10个。宗教的泛滥, 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北魏王朝的不思进取和社会的极度黑暗,因而泛滥的佛寺塔院不仅无法使广大民众生活太平安康,反而预示着北魏王朝彻底覆亡的来临。

汉魏建筑风格图片_汉魏风建筑_汉魏建筑

美丽新瀍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