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闽南建筑装饰|黄志杰
在当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闽南建筑装饰
文/黄志杰
闽南文化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传统建筑装饰,以衣食住行、诗词歌赋等多元化的形式为民众所熟知,其中最为广泛和原始的表现形式即为建筑装饰。闽南建筑装饰与现代产品设计的融合方式也愈加多样化,两者在融合过程中,需对闽南建筑中的特色文化要素进行提取与运用,深刻体悟闽南文化精髓,并运用合理的手法融入现代设计,使设计与文化融会贯通,丰厚产品的文化底蕴传统建筑装饰,传承文化的精神内涵。
闽南文化的起源地在福建泉州、漳州, 最终发展辐射到周边的厦门等附近区域。[1]闽南文化是汉人南下进入福建,融合当地风俗及外来民族文化而共同形成的个性鲜明、特色突出的地域文化。在工业时代的大发展和多种设计风格的冲击下,当代产品设计对情感表达、文化底蕴的要求愈来愈高。另一方面,寻常百姓家的产品更是承担着传承文化、构建意识流、影响人们精神面貌、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责任。因此,在当代产品设计中,适当合理的引入闽南建筑装饰设计元素,对于闽南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
■■■ 泉州关帝庙装饰纹样
闽南建筑装饰特色分析
闽南建筑装饰是当地历史、经济、文化和人民个性的集中体现,是地域文化有形的物质载体。陆元鼎先生在《民居史论与文化》中曾提到:“传统民居的特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平面布局和环境特征,二是结构和外形特征,三是装饰装修和细部特征。”[2]其中装饰装修与细部特征具有最表象的艺术性、时代性和地域性。闽南建筑装饰精妙绝伦、手法巧夺天工,在文化上、美学上、宗教上均有其独特性。
闽南靠山临海,气候湿润,大部分闽南居民由中原地区迁入,迁入后居民多散居于山区,土地不宜耕种,因此,闽南人多出海谋生发展海外贸易。闽南有句俗语:“第一好过番 (下南洋) , 第二好过台湾”,泉州刺桐港、漳州月港和厦门港先后成为闻名一时的贸易港口。[3]因此,闽南文化是当地(闽越)文化、中原文化、海外文化和宗教文化的融合体。闽南建筑装饰在地域、自然环境和多种文化的影响下呈现以下特征:
装饰材料
装饰材料的选择受自然环境、物产资源及地理气候的影响。闽南地处亚热带,多植被,木材资源丰富,因此闽南建筑装饰上多采用木材制作门窗、屋檐和格窗等装饰。另一方面,闽南地区天气炎热,气候湿润多雨,且盛产砖石、牡蛎、陶瓷,因此在建筑装饰中也有大量的砖石结构、牡蛎肌理和陶瓷装饰。闽南地区的砖窑生产已有600余年历史,因所使用原料的含铁量较高,独创性的烧制出“烟炙砖”,俗称“红砖”,由于烧制时使用了松枝为燃料,故而红砖上呈现出独特的黑色纹路。红砖与青石鲜明的对比感,牡蛎墙厚重的肌理感,陶瓷装饰丰富的色彩感,与闽南的碧海、蓝天、青山相映成趣在当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闽南建筑装饰|黄志杰,形成一道亮丽的建筑风景。
装饰造型
建筑装饰造型多受自然环境、气候特点和文化因素影响。闽南夏季较长,雨量丰富,台风天气较多,因此闽南建筑装饰多采用外封闭、内宽敞的建筑格局,屋檐大而具有遮阳防雨功能,屋脊翘起结合屋顶弯曲利于室内采光、通风、抗击台风和屋顶排水。另一方面闽人将多年来渡海经商,漂泊在外的游子情怀寄托在建筑装饰中,最终创造出闽南建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燕尾脊”。燕尾脊在脊的两端线脚向外延伸并分开叉, 形似归巢的燕子尾巴, 故称“燕尾脊”。[4]燕尾脊沿正脊翘起,一般在脊两端或脊尾处有特色装饰。在闽南一般普通民居只是把燕尾脊装饰上一些云纹装饰, 有钱的官宦人家才装饰金元宝、神兽、麒麟等浮雕, 而龙形浮雕定是朝廷大员宅邸。[5]除此之外,一些宗祠寺庙则好使用具有宗教意味的装饰,如宝塔、宝珠、莲花等。漂亮的燕尾脊不仅具有较好的功用性,又体现着闽南建筑造型的美学特征,更彰显着闽南建筑的独特文化意蕴。
其次,闽南居民多采用村落聚居,人口稠密度大,房间距小,因此防火散热亦是建筑的首要需求。闽南山墙位于屋顶的左右两侧,前后两个斜坡构建而成的三角区域称之为“山”,位于两端的墙则称为山墙。山墙 一般呈圆、直、曲、锐、方五种造型,分别对应金、木、水、火、土五行。山墙上饰有三条装饰线分为三个区域,造型多样,饰有各色浮雕。
在闽南建筑中,除了较为明显的建筑装饰造型外,还有墙檐、角门、凹寿、花墙(漏明墙)等功能多样、形态各异的建筑式样,各类型的式样共同组成了闽南建筑充满特色和魅力的外观。
装饰纹样
建筑装饰纹样是附加于建筑构件上的一种艺术处理手法,主要目的是为了美化和装饰建筑物。闽南地区的建筑装饰纹样,则更像是一种神威宣达与信众对其信仰祈愿的寄托,还肩负着地区风俗教化和政令宣导的功能。[6]
闽南建筑装饰的纹样常见于屋脊、花头(盖头瓦)、垂珠、悬鱼、山墙等构件,装饰图样包括花草纹、牡丹纹、莲花纹、卷草纹等植物纹样;螭虎纹、凤凰纹、鱼纹、螭龙纹、兽面纹等动物纹样以及云雷纹、滴水纹等自然纹样。
■■■ 闽南红砖青石建筑
闽南建筑装饰元素提取与应用
闽南建筑装饰表现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传统建筑装饰,包括造型、图案、色彩、材质等多个方面,与当代设计的融合也有多种尝试。闽南建筑装饰与当代设计的融合需注意元素的造型、意蕴与产品的契合度和相关性,充分发挥传统造型的优势和文化精髓。闽南建筑装饰的元素提取可从三个方面进行:
形态元素的提取与应用
形态指装饰的外在形式,可分为造型和图案纹样。
造型又可细化为角度、线条、块面、转折等。可使用的元素例如闽南建筑装饰中的燕尾脊造型,取其柔美的曲线,充满对称性和轴线感;或使用山墙造型,或方正、或笔直、或波浪、或尖锐,不同的线条感体现不同的文化意涵;或使用漏明墙,利用图案的堆叠和镂空,增加块面的轻盈感,丰富造型的空间层次等等。
例如厦门高崎机场T4航站楼的建筑外观和厦门集美万达广场都采用了闽南建筑中的燕尾脊造型特点,整体造型典雅优美,充满流畅性和动感。除此以外,闽南三个标志性城市的主要车站:泉州站、厦门北站、漳州站的主建筑同样使用了燕尾脊元素。
在当代产品设计中,亦有燕尾脊的踪影,燕尾脊可与茶具设计结合,成为茶盘上翘的边沿,既丰富了茶盘的造型又有利于茶盘的排水;或与梳子、牙刷等小日用品结合,成为现代与传统结合,符合人机工学的实用小物;或化身为水器、花器的边沿,流畅而富有动感的曲线让小物件也充满典雅的韵味。除燕尾脊外,还有其他造型线被应用到茶具和日用品设计中。
除别致的造型线外,闽南建筑的图案纹样亦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建筑的墙檐、水车堵、镜面墙、牌楼面等结构处都装饰有极具特色的装饰纹样。普通民宅纹样一般采用云纹、花草、人物纹,达官显贵人家或宗祠、寺庙常使用麒麟、龙、老虎等神兽最为装饰,图案纹样通常为彩绘、线雕或浮雕形式存在。
在当代产品设计中,可将此类纹样做现代图样处理,进行拓印或再设计,可参照故宫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将纹样平面化,印刷在笔记本、书签、明信片、帆布包等多样化的产品上;另一方面可对图样进行动漫化处理,将植物、动物、神兽等图样进行立体化处理,制成旅游类文创伴手礼。
■■■ 应用闽南建筑装饰造型线的当代产品设计
色彩元素的提取与应用
色彩是闽南建筑中极具代表性的要素,也是产品设计中重要的构成要素。闽南建筑装饰中对于色彩的运用登峰造极,它在特定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民俗文化中诞生。闽南拥有翠绿的山峰、碧蓝的海水、澄澈的蓝天,在这样的环境下和当地的自然资源影响下,闽南建筑选用了青石、红砖搭配青、翠、金等多样化的装饰,构建了一幅色彩鲜艳、相映成趣、吉祥喜庆的建筑画卷。
闽南居民喜欢红色,因此在建筑中保留了红砖的本色,搭配红色的瓦片和装饰朱漆在当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闽南建筑装饰|黄志杰,同时运用同色系褐色的山花、彩绘和木构件,金色的窗棂、梁枋和装饰用金箔来彰显建筑的吉祥、温暖、活力、神圣和尊贵。为了平衡红色带来的压迫感,建筑中运用青色或蓝色的水车堵、屋脊和彩绘图样,以及黑色的梁柱,白色的壁堵、台阶等,形成了一幅蓝天阳光、田野远山、红花暖阳的和谐景象。
在当代产品设计中,可以将闽南建筑装饰的色彩搭配、独特的色彩阈值进行提取使用。例如将独具特色的闽南红应用于摆件、小产品的装饰中;运用闽南配色设计书刊、封面、书签等文化用品或鞋服类产品等。
■■■ 运用闽南建筑装饰色彩元素的当代产品设计
材质元素的提取与应用
闽南建筑装饰常用材料包括砖瓦、青石、黏土、牡蛎壳、陶瓷等。其中红砖使用闽南当地的红色土壤和黄色土壤烧制而成,坚硬耐磨,用于建筑墙体;红瓦一般厚度较大,能够抵御台风,常用于屋顶;青石实际多为花岗岩,防潮防雨、质地细密、适合雕刻,常用于地基、石柱、台阶、门窗等;牡蛎为闽南地区盛产的一种海鲜,牡蛎壳、常被应用在一些闽南乡村传统民居的墙壁上,在泉州蟳埔村应用最为广泛,牡蛎壳加入泥浆、稻草等材质能做到防潮、防雨、挡风,具有厚重、淳朴、凹凸有致的肌理美;陶瓷多见于水车堵、飞檐、山墙的装饰之中,坚硬光滑、耐酸防腐蚀、色泽艳丽。
以上材质均可应用于当代产品设计之中,但需根据材质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物质载体。例如红砖、红瓦可用来制作一些摆件或家居用品;青石可经打磨制作灯具、家电等产品配件;陶瓷应用广泛,可用于茶具、餐具及其他日用品设计之中;牡蛎壳是一种较为特别的材质,可运用于室内装饰、灯具设计、工艺品等设计中。
总之,闽南文化源自多种文化的交融,闽南建筑装饰诞生于无数居民的智慧结晶。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走访闽南特色建筑,包括泉州关帝庙、天后宫,厦门新垵村等地区,总结了闽南建筑装饰材料、造型、纹样的特点,并进行分析形成初步结论,发现其可运用于当代产品设计中的形态,如燕尾脊、山墙、山花、漏明墙等;材质如陶瓷、红砖、红瓦、牡蛎壳等以及独特的色彩搭配等设计元素。同时剖析隐藏在建筑装饰背后的文化内涵、精神意蕴,使当代产品设计通过造型、色彩和材质的交融,诉说地域故事,激发情感共鸣,传承闽南文化。
■■■ 应用闽南建筑装饰图案纹样的当代产品设计
(作者单位系泉州信息工程学院。该项目为: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闽南建筑装饰在现代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泉州蟳埔村牡蛎墙建筑
参考文献:
[1]张志雄,地域文化元素在景观小品设计中的应用——以闽南文化为例[J]. 长沙大学学报, 2019, (04)。
[2]陆元鼎,民居史论与文化[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3]王长庆、王绍森、陈宏,从“传统”出发——浅析闽南当代城市建筑中的地域文化[J]. 中国房地产, 2019, (20)。
[4]丁雯、陈清,闽南传统建筑燕尾脊形成及装饰研究[J]. 美术大观, 2018, (05)。
[5]曾智焕,闽南红砖厝式样及雕刻艺术[J]. 雕塑, 2019, (04)。
[6]王永志,闽南、粤东、台湾庙宇屋顶装饰文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