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建筑的五大类型,你知道几个?
古建筑中的较有特色的民居建筑——一颗印
前面我们提到过,我国的古建筑的民居建筑主要有五大类型,其中云南的民居古建筑“一颗印”与北方的四合院有很多的相似处,是我国南方比较常见的建筑形式。这一次,我们继续来了解这一即将消失的传统古建筑。
“一颗印”规模较大的为“三间四耳倒八尺”古代民居建筑特点,其形制是:正房三间,厢房当地称耳房,为左右各二间我国古建筑的五大类型,你知道几个?,合为四间,临街开大门处的倒座房,进深为八尺,称为倒八尺。各间都是二层楼房,正房与耳房相接处置楼梯,称为“楼梯巷”,各房围成一天井。
在乡间,各房间的用途是:正房的明间做“客堂”,左右为卧室,其中左耳靠正房的一间做灶房,靠倒八尺处常作牲畜栏圈。倒八尺的外墙开双扇大门,大门的内檐柱间设屏门,人们由屏门两侧出入。楼上正房明间为“祖堂”,其余房屋住人或做储藏用。楼上有廊可环天井走通,全宅通风采光全靠天井。城市内的一颗印常将灶房、厕所等另置别院,而耳房可做客房、书房等用途。小型的“一颗印”只有“三间四耳”,或“三间二耳”,或三间带楼梯巷,而无倒八尺,即相当于三合院。
“一颗印”这种布局紧凑的四合院农舍,适合于云南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我国古建筑的五大类型,你知道几个?,以及不拘宗法关系的家庭伦理关系。
在旧时,昆明的城乡无论汉族还是其他少数民族百姓都喜爱建盖经济、实惠的“一颗印”式民居。“一颗印”民居建筑的特点是:由正房、厢房、倒座组成四合院,瓦顶、土墙,平面和外观呈方形,方方正正好似一颗印章,故称为“一颗印”。“一颗印”民居为一楼一底楼房,正房三间,底层一明间两次间,前有单层廊(称抱厦),构成重檐屋顶。左右两侧为一楼一底吊厦式厢房,厢房的底层一般各有两间,称为“四耳”。
一颗印式民居的基本规则为“三间两耳倒八尺”。平面近乎正方形,正房三间两层,两厢为耳房,组成四合院,中间为一小天井,门廊又称倒座,进深为八尺,所以叫“倒八尺”,整体方形如印章,故称“一颗印”式。“一颗印”民居的大门开在正房对面的中轴线上,设倒座或门廊,一般进深为八尺,有楼,无侧门或后门,有的在大门入口处设木屏风一道,由四扇活动的格扇组合而成,平时关闭,人从两侧绕行。每适喜庆节日便打开屏风,迎客人门,使倒座、天井、堂屋融为一个宽敞的大空间。“一颗印”民居主房屋顶稍高,双坡硬山式。厢房屋顶为不对称的硬山式,分长短坡,长坡向内院古代民居建筑特点,在外墙外作一个小转折成短坡向墙外。院内各层屋面均不互相交接,正房屋面高,厢房上层屋面正好插入正房的上下两层屋面间隙中,厢房下层屋面在正房下层屋面之下,无斜沟,减少了梅雨的麻烦。外墙封闭古代民居建筑特点,仅在二楼开有一两个小窗,前围墙较高,常达厢房上层檐口。农村的“一颗印”民居,为了适应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方便农民在堂屋和游春上干杂活;堂屋一般不安装格子门,这样堂屋便和游春浑然一体了。而城里的“一颗印”民居,堂屋一般都安装有格子门。
这样的房屋建筑形式在当今的钢筋水泥的的建筑群中已经比较少见了,作为古建筑民居的建筑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