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孝文化自先秦时期便早已存在,孝文化的发展早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精神的血脉之中,如果说中华文化中最为突出的特点,那么也是非孝文化莫属了。
在《中国人之孝道概念分析》中杨国枢先生曾说:“传统的中国不仅是以农立国,还是以孝立国。”
学界对孝的起源时间有着不同的看法,但不可否认的是唐代的历史文化,孝文化起源很早,贯穿了中华文明的历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和重要文化精神。
之所以研究唐代时期的孝文化是因为唐代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鼎盛的时期,又是封建社会承前启后的一个时期,唐文化辉煌而灿烂,而其中的孝文化更是一个典范。
通过对唐的孝文化探究,从一个时代文化的发展脉络去发现,有助于对传统孝文化的理解更进一步的加深。
唐代皇帝重视对孝文化的继承
1.皇族起到带头作用
唐代政治制度相对完善,而文化政策也是相对开明和兼收并蓄的唐代的历史文化,因为对孝道文化的发展也是产生了极大的作用。
唐代承袭汉代时期以孝治天下的传统,而只有以皇帝为首的皇族起到模范的带头作用,天下的人民才会真正的信服并且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孝经·天子章》曾言:“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 。”
唐代统治者用孝来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他们认为“孝”是人身上最为重要的闪光点,孝决定了家庭之间关系的和睦,家庭之间稳定了,那么国家也就稳定了,历代唐朝的皇帝,都曾多次下令提倡孝道。
众所周知,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杀了隐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又逼迫唐高祖李渊退位,这一系列举动违背了孝道的大义,因而成为李世民无法抹去的污点,太宗在世时,君臣都竭力避免谈论此话题,而在唐高祖李渊和太宗李世民之间,两者关系并不融洽,却也极力维持着父慈子孝的形象。
同样的例子还有唐高宗李治在还是晋王时期,因为长孙皇后的去世,思念母亲曾多次哭到无力需要下人搀扶,太宗也正是看到了李治的孝,从而开始正视并考验李治是否真的有资格作为一个皇帝去培养。
因为在太宗看来,前太子李承乾被废为庶人已经是无可争议的,可毕竟作为自己的亲骨肉,太宗还是希望李承乾能好好活下去,而若是嫡子李泰即位,以李泰的个性,绝对会对李承乾和李治出手。
而性格相对软弱,却以孝闻名的嫡子李治则不同,一旦李治即位,一定会保证他的几位哥哥和其他皇子能够平安地活下去,而不会造成太宗去世后皇子争夺地位而造成流血的事件发生。
2.皇帝为宣扬孝道而做出的努力
唐代皇帝将谥号中关于孝的定义作了完整的规范。《唐会要》卷七十九《谥法上·孝》条云:“秉德不回曰孝唐代皇帝重视对孝文化的继承1-皇族起到带头作用,慈惠爱亲曰孝,协时肇享曰孝,五宗安之日孝,从命不忿曰孝,几谏不倦曰孝,善事父母曰孝,亲睦其党曰孝,慈爱忘劳曰孝,博于备物日孝,尊仁安义日孝。”
唐代几乎每一位皇帝的谥号中也都带有孝的谥号,历代皇帝如此提倡孝文化,才会有唐代孝文化能够得到极大发展的局面。
而除了在谥号中规范孝的定义外,唐代皇帝还极为重视《孝经》,历代皇帝都会听大臣或者高僧讲解《孝经》,有的皇帝也会将自身对于《孝经》的感悟记录在《孝经》之上。
《旧唐书》卷37《孔颖达传》曾记载:“贞观十四年,太宗幸国学观释奠,命孔颖达讲《孝经》,既毕,颖达上《释奠颂》,手诏褒美。”
而在历史上,唐玄宗曾数次带人亲自为《孝经》作注,而其中的作用就是利用皇帝的身份将《孝经》的地位进行抬高,用来使民众信服,发挥其教化百姓的作用,鼓励民众孝顺父母,为国尽忠,能够起到一定稳固统治的作用。
其次就是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上,对于《孝经》作注的版本很多,为了能保障《孝经》上的注解能够有效地服务于皇权的统治以及维护中央集权,皇帝就需要以自己的名义去编撰一个“正统”的《孝经》注解。
其次,为了保障孝文化在上下各个阶层的有效实施,皇帝还会亲自褒奖那些在孝道上闻名的人和事。
历代皇帝在登基之初昭告天下的时候,都会推出一道宣扬孝道的诏书,如《太宗继位赦》:“其有至孝纯著,达下乡党,征旨关庭,厚加褒擢。”正是由于历代皇帝的不懈宣扬,才会在民间百姓之中形成如此浓厚的孝文化氛围。
而对于孝文化的表彰也分为数种。包含:表其门闾,赐物免役,刻碑立传,天子慰问等等方式,正是由于不遗余力地宣言,才有了孝文化不断发展,而这些政策,也一直被后世封建王朝不断模仿并加以延伸。
唐代孝文化的教育以及唐代如何养老尊老
1.唐代孝道教育的官学与私学
在唐代,中央政府建立起了汉魏以来最为完备的学校教育制度,唐代学校的教育是以儒家思想和文化为主的多样性教学,建立起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教学体系。
在唐代,官学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在唐代,中央官学分为国子学,太学,弘文馆,崇文院,律学,书学,算学,以及专门教学皇子和官员后代的书院等等。而在地方上,设有州,县,乡等,在唐代,官学居于主导地位,而儒学又是官学中最为重要的。
官学中,崇文院,太学,弘文馆,国子学等都是以儒家经学为主,它们为唐代培养了大批儒家官员。而在地方官学上,则是为中央官学选拔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唐代的官学中,必修的学科便是《孝经》和《论语》。
《孝经》是儒家文化的重要体现,包含了儒家思想中对孝文化最为深刻的解读和阐述,儒家文化也是围绕着孝而不断发展的。
在唐代前期,官学为宣扬孝道和培养人才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中央政府对于地方的管辖逐渐丧失,地方权力开始由地方长官掌握,这也就导致了官学的没落,推动了私学的发展。
私学的兴起是在中唐以后,它们的创办者多为在仕途上无望的儒生以及官员,还有以此为生的儒生,他们对儒家文化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深厚的儒学功底。
在私学有数种分类,其一是在山林中讲学,讲学者大多是地方名士,他们隐居于山林,但并非什么人迹罕至的地方,而是在名山之地,交通便利。名山之地人文气氛浓厚,有利于为儒生讲学以及名士聚集探讨学问。
其二就是民间私塾,是唐人在六七岁时的启蒙教育,大多会请私人教师为其讲述,或是地方名门聘请教师为地方百姓孩童教书。
第三就是寺院讲学,唐代佛学兴盛,有很多关于佛教的节日和庆典,很多官员和儒士都和僧侣有往来,一些寺庙也曾设立义学吸引士子就学,唐代历史上不乏在义学中入仕做官,由此可见义学的教学水平并不差。
孝道是教学的核心唐代皇帝重视对孝文化的继承1-皇族起到带头作用,也是家庭伦理的核心,以官学和私学为首的教学方式为唐代孝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唐代如何尊老养老
自汉代以来,孝治天下成为历代统治者的惯例,唐代皇帝也深知只有最高统治者起到带头作用,那么天下才会争相效仿。
而在尊老养老方面更是做出了很多措施。因为在封建时代唐代的历史文化,一个人的经验和阅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就如同老虎教导幼崽捕猎,经验和阅历有着相当的决定作用。因此,唐代对于老人的地位极为重视。唐代统治者在很多方面提高了老人的政治地位以及社会待遇。
唐代对于到达一定岁数的老人会赐几杖鸠杖,也就是现代老人常用的拐杖,但是在封建时期,几杖鸠杖只有年过九十八十的老者才可以享有,有了这些,便拥有了某些特权,比如进入官府不必下跪,行人需要给老人让道等等。
其次就是三老五更的制度。《白虎通义·乡射》:“下者父事三老,兄事五史者何?欲陈孝弟之德以示天下也”。
三老原本是古代地方的官员,早在战国时期便已产生,由地方上德高望重的长辈来担任,由年岁在五十以上的老者担任,五更则是年老致仕的乡间老人。在唐代,三老五更由皇帝亲自任命,体现了皇帝对于老人的尊重。
再然后就是乡饮酒礼,在每年的冬季举行,源自基层敬老之意,在唐代成为最基本的敬老礼仪。除了这些还有赐物免役,慰问侍丁,以及减轻对老人的刑罚和对致仕官员的优待等等。
结语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上,孝道文化绽放了璀璨的光芒,而其中优秀的方面在今天仍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孝道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难免有很多消极的影响,但面对传统文化我们也应该持着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它,不能完全的否定或是完全的支持。只有将数千年孝文化的优秀成果与时代发展相结合,才会更好的发扬孝文化,并为时代做出突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人之孝道概念分析》
2.《孝经·天子章》
3.《唐会要》卷七十九《谥法上·孝》
4.《太宗继位赦》
5.《白虎通义·乡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