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随身携带POS机的老贾颇有身心俱疲
书画本是文人自娱之物。不过,一旦进入市场,便成了受人追捧的商品。从古自今,文人墨客借“润笔”生财的做法十分普遍贾平凹:随身携带POS机的老贾颇有身心俱疲,甚至早已成为一种“行规”。当今文坛,贾平凹的字可谓一字千金了。2016年底,贾平凹给自己的书法调整了价格:
“书法,四尺十万,四尺斗方或三尺七万,牌匾一字四万。”
此前,贾平凹行楷的标价为四尺九万。这个标价,在同时期陕西名家书法作品中,算是位居前列了。可即便如此,来找贾平凹题字的人还是会排起长队,让老贾颇有些身心俱疲。
贾平凹的字具体火到什么程度,本人至今未能有幸亲眼得见。近日有网友在文章下评论说,贾平凹可是随身携带POS机的。我虽然不懂书法,可终究还是认识几个数字的。书法四尺卖十万,题匾一字值四万,着实让我这个对着电脑码字的穷鬼青椒瞠目结舌。
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贾平凹已经是一位冉冉升起的文坛新秀。当时,有人曾评论说:“20世纪80年代将是贾平凹散文游记称雄的时代。”毕竟,《鸡窝洼人家》、《正月·腊月》、《商州三录》、《黄土高原》、《爱的踪迹》等散文游记不断引起轰动。那段时间,贾平凹除了创作,就是忙着到处拿奖了。
名气大了,关于作者的一切都很容易引人注意。当初棣花镇那个“平娃”,已成了万人追捧的平凹。“平娃”这个名字,很接地气。细心的朋友会发现,贾平凹早年的散文,往往都散发着泥土的芬芳,文中的许多故事,都是围绕着陕西老乡们展开的。其实,这与贾平凹的生长环境有关。许多去过贾平凹旧宅的朋友,都会对此有深刻的感受。
陕西丹凤县棣花镇,泉水充盈,属泡茶佳品。可在半个世纪前,茶叶在这个镇子还是个稀罕物。当地的村民,很少有饮茶的。翻阅贾平凹的《万物有灵》时,读到《茶事》一文,了解了作者与茶的情缘。
童年时的贾平凹,几乎见不到村里人喝茶。大人们在麦场上忙活时,贾平凹便拿着瓦罐去泉里提水。那时候的水质也是好,喝完了拿袖子擦擦嘴,还禁不住要感慨泉水的甘甜。当然,这份甘甜,自然也离不开丰收时的喜悦。
在贾平凹的记忆里,最早听到喝茶,与村里的阿花有关。阿花大了,免不了来提亲的小伙子。从这个山外来的小伙子口中,贾平凹头一次知道外面的人渴了要喝茶。面对“情敌”,不知茶味的贾平凹,着实感到窝火。
他想了一整晚,才琢磨出了如何反击:
“山外的水苦才用茶遮味哩,我们这儿水甜用得着泡茶么?”
可惜的是,还没等当面怼“情敌”,那小伙便已离开了。这事儿,在贾平凹心里,还挺遗憾。直到上了大学,贾平凹离开了家乡的泉贾平凹:随身携带POS机的老贾颇有身心俱疲,开始喝开水。只是,他依然没有喝茶水的习惯。尽管偶然发现父亲在单位时会喝茶,也曾和弟弟喝光了父亲留在家里的剩茶,贾平凹依然显得很执拗——没有饮茶的习惯。
参加工作后,贾平凹有个重要的差事——打开水。小贾帮大家打开水,大家从锁着的抽屉里捏一点茶叶,各自泡着喝,然后再将抽屉锁上。办公室的人们,没有“让茶”的习惯。偶然的,办公室的老赵,见屋里没别人,捏了点茶给小贾泡。
为了还这人情,贾平凹忍痛花两块钱买了筒茶,先让老赵尝了。那时候,贾平凹一个月的工资是39元。喝完那2元一筒的茶叶后,贾平凹就再也离不开茶了,像当初的“情敌”一样,口渴了要喝茶。
关于喝茶,贾平凹还真有一段“难堪”的往事。下乡到某县时,当地宣传部的一个干事,将贾平凹安排在了自己的办公室兼卧室里,并且嘱咐他抽屉里有茶。结果,从当晚开始,贾平凹便恋上了这茶香,一天一夜的时间,茶盒已然见底了。
贾平凹很难为情,但也忘不了那茶香。后来才知道,这茶叶应该是陕青,为陕西南部所产青茶。尝过这陕青,贾平凹再也不喝廉价的花茶了。曾经在办公室打开水的小贾,名气越来越大,自然是各种门类都品过了。
为了饮茶,贾平凹常去安康,在那结交了不少朋友。其中便有专门为贾平凹弄茶的谭宗林。在谭宗林的张罗下,贾平凹也数次参加城里的茶社庆典活动。贾平凹在《茶事》中提到,西安城中的大小茶社,没有他没去过的。
贾平凹名气在外,求其墨宝者自然不在少数。但是,尽管贾平凹的字早已论尺卖,还是愿意主动参加茶社庆典,欣然为茶社题写店名、编撰对联、书写条幅。为此,贾平凹如此自嘲:
“为了茶我愿意这般做,全不顾了斯文和尊严。我和谭先生也跑过西康许多茶厂,人家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平日惜墨如金,任何人来索字都必须要出重金购买,却主动要为茶厂留言……我太嗜茶贪茶。”
正所谓千金易得,好茶难求。贾平凹上赶着四处给茶社题字,简直是白给人写一样,这与自己嗜茶贪茶的习惯脱不了关系。毕竟,茶商反馈回来的茶叶,终究是能满足口腹之欲的。正因如此,贾平凹才会在文中调侃,说自己为了茶顾不得斯文和尊严。如今白色书法纸,贾平凹虽然已有“一字四万”的天价,却还是免不了“为茶折腰”。他在门上贴了字条——“送礼不要送别的,可以送茶。”
贾平凹的散文很真实。正如《茶事》里的故事,尽是真情实感,少年的情愫、青年的囧事、中年的口腹之欲,从不遮遮掩掩。哪怕是有人重金索字,贾平凹也并未讳莫如深。从某种程度上讲,贾平凹在文坛能有今天的地位,与他的真性情有着很大关系。
当然白色书法纸,令许多人感慨的是,正在散文、游记大放异彩的时候,贾平凹却选择了小说。《废都》一出,引发了巨大争议。有人称其为“第二部《红楼梦》”,也有人抨击它是“《金瓶梅》的复制品”。被禁十六年后,解禁后的《废都》依然饱受争议,尽管书中的细节描写已然做了处理。
相对于中、长篇小说,我个人还是更喜欢贾平凹早年的散文。比如,收录于《万物有灵》中的《茶事》,就非常耐读。正因如此,这书虽已通览一遍,有些文章甚至读了数遍,还是不忍将它收纳起来。书中的66篇散文,皆是贾平凹精挑细选,有24篇被选入语文课本,堪称贾平凹早年散文中的精华。
值得一提的是白色书法纸,贾平凹的字千金难求,该书由作者亲自题写书名“万物有灵”,并随书赠送亲笔题画条幅。#文史好物大赏# 面对“剁手节”,我们只买对的不买贵的!#618好物趋势# 活动期间,店家另有10优惠券,点击下面的链接领券购买,仅需29元,好书包邮到家!
万物有灵 贾平凹 《朗读者》董卿含泪推荐 文学散文集
¥39
购买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