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范文第1篇,赶紧收藏起来吧!!
汉语拼音读音范文第1篇
1. 两拼法
只有声母和韵母的,采用两拼连读法。这种方法的要领是“前音(指声母)轻短后音(指韵母)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如:b- ào bào,h-āng hāng。
2. 三拼连读法
对有声母、介音和韵母三段的音节,采用三拼连读法。这种方法的要领是“声短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如:x(声母)-i(介母)-an(韵母)xiàn(现)。
三拼音节也运用“两拼法”来进行拼音。即把声母和介音看成一个整体,直接和后面的韵母进行拼音,例如:bi-āo biāo(标),hu-áng huáng(黄),hu-an huan(欢)。
3. 直呼音节法
直呼音节法就是对一个音节不再进行拼读,直拉读出字音的方法。直呼音节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1)支架法
要领是“声母支好架,声韵同时发”。也就是先摆好发声母的口形,紧接着用声母的本音连读带调韵母,一口气呼出音节。
(2)暗拼急读法
是初学直呼时,向“支架法”过渡的办法。就是看到一个音节,先看准音节的声、韵、调,但不念出来,而是经过心里拼准后,再快速直接读出音节。
(3)整体认读法
这种方法是像认记“整体认读音节”一样,像认读汉字一样,直接认读一个个音节。
拓展阅读:汉语拼音字母书写笔顺歌诀
ɑ 先写多半圆,竖弯写右边。
b 长竖出二线,右下写半圆。
c 一笔写成多半圆,上下紧挨二三线。
d 中格先写左半圆,右边长竖出二线。
e 中格正中写横线汉语拼音是什么?,接笔再写多半圆。
f 左竖弯,出二线,短横写在二线边。
ɡ 先写左半圆,竖弯下三线。
h 长竖出二线,弯竖写右边。
i 短竖写中间,一点出二线。
j 左竖弯,下三线,上格正中写圆点。
k 长竖出二线,斜左斜右写中间。
l 长竖出二线,写直才好看。
m 短竖写中间,弯竖弯竖写右边。
n 短竖写中间,弯竖写右边。
o 从左到右写圆圈,上下紧挨二三线。
p 长竖下三线,中格写上右半圆。
q 中格先写左半圆,右边长竖下三线。
r 短竖写中间,右上一小弯。
s 8字写一半,上下挨着线。
t 竖右弯,出二线,短横写在二线边。
u 中格写竖弯,短竖写右边。
ü u字写中间,两点出二线。
w 斜下斜上写两遍,上下紧挨二三线。
x 左斜右斜叉中间,上下紧挨二三线。
汉语拼音读音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汉语拼音 直读法 音节
汉语拼音直读法是一种直接读出汉语拼音音节的方法。汉语拼音有90%的音节是由“声”、“韵”组合而成的。两类音素如何做到一气呵成一个完整的音节呢?“连着声母的发音动作读韵母”。潘自由先生如此总结,实施汉语拼音直读法教学,教师要研究和掌握直读法教学一系列重要策略,以便规范地开展教学。
一、从分析音节入手,找出直读规律
怎样才能使学生掌握汉语拼音的直读方法,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运用。教学声母时,先是从分析音节入手,从零件到整体,再从整体到零件,使学生一开始就知道声母与韵母及音节的不同概念,找出直读规律。在教学声母“b”时,教材不但出现声母“b”,还相应出现插图和基础音节“bo”。学生练读“bo”后,先告诉学生这个基础音节是由两部分组成:声母“b”,单韵母“o”,组成音节“bo”,这个音节就是广播的“播bo”的读音,学生在练读中逐渐体会出声母的本音及呼读音,掌握基础音节“bo”的读音要领,然后使学生知道声母、韵母各是音节的一单韵母部分。当学生掌握基础音节“bo”后,举一反三,进行换韵类推练习。将“bo”的单韵母“o”去掉,换成“a”组成音节“ba”,再分别换成“i”组成“bi”,换成“u”组成“bu”标上声调进行不同读音的音节练习,引导学生在练读中找出规律:声母用本音与响亮的韵母合成音节,便一口呼出来。
二、多读多练,熟能生巧
强调汉语拼音“直读法”的训练与运用,“直读法”光靠老师讲是学不会的,是听不懂的,老师讲“法”要与孩子练“法”结合紧密,随练而讲,孩子才能“听懂”。严格地说不是“听懂”,而是悟出其中的奥妙和道理,一旦悟成,便一通百通。多练是成悟的关键,让儿童在练中意会。
在直读音节中,教师的领读最好少一些,不要让学生机械地模仿,而是让学生的视觉符号经过大脑的识别转化成口头语言。为了使学生的直读音节能力尽快地形成,除了完成每节课的基本教学任务外,还要充分利用音节表“横行”、“竖行”排列有序的特点练读。当学生初步独立认读时,就及时地指导他们利用音节卡片,打乱音节顺序地认读。在学生较熟练地直读音节后,再指导他们练读音节词,纯拼音句。在这些练习时,放手让学生自己认读,从而训练学生见形知音的能力。
三、重视音节直读法示范教学
汉语拼音直读法中的声母、韵母教学,特别要采用示范教学。即教师示范发音、学生模仿,在模仿中记清声母和韵母各的不同,并在音节学习中强化这种识记。引导学生通过听,听发出的不同音;通过看,发现发音的口型和发音器官的不同;通过比较发音练习,建立自己的感知。
老师为学生提供音节直读示范,使儿童得以正确的模仿。倾听老师的示范讲解,老师一边做示范发音,一边告知学生:基础音节中含有某个单韵母的发音(如pi中有i的发音),基础音节发音时,应该先做一个发音动作(如pi汉语拼音范文第1篇,赶紧收藏起来吧!!,发音时得先做一个嘴巴闭一闭的动作,这个动作就是“b”这个字母要求我们做的。),然后一打开嘴巴就读单韵母,这样整个音节就一口气读出来。
学生自己对自己的示范,这种示范可在平常的训练中进行,学生从许多次自我示范中获得感觉、获得心得。当然,在直读音节的自我示范中,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对短音节词一眼就能看出来,也能一口只呼出来,但对课文中出现的含有介音的长音节词的速度就慢了。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先分出其中的声介合母与后随韵母,然后将两部分快速连读,就能读出音节,以教师的示范加上学生的自我示范,便可轻松掌握。例如:“kuang”这个音节,先让学生看前面的声介合母“ku”,再看后面的后鼻韵母“ang”,这样声介合母与韵母快速连续,学生就能较快地掌握有介音的长音节词。
四、巧用“换韵”
汉语拼音读音范文第3篇
1991年,上海实验学校以计算机文字输入方法促进小学生汉语拼音和汉字的学习。世纪之交又有安徽金石希望小学以“电脑双拼识字”启动的“电脑识读写”实验。2001年,深圳南山实验学校的教师用“拼音自动变换汉字”的方法引导孩子们读书识字,效果显著。2007年,相关方法在中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程合作学习”项目学校试点,西部六七岁的孩子很快就能够借助计算机写作、起步阅读整本的儿童文学作品。
这种计算机应用与汉语拼音学习整合的方法,突破了传统语文教学对儿童语言发展潜能和书面表达冲动的制约。“拼音变换法”在转化为读写学习的工具中,不但化解了汉语儿童因为识字慢、阅读少、作文难导致语文能力形成晚、发展慢的“世纪难题”汉语拼音范文第1篇,赶紧收藏起来吧!!,还缓释了汉语拼音本身学习的难点。
源自课程实践的这一“意外”,观照了周有光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在对整字、编码和拼音变换的多种输入方法研究基础上提出的观点:唯一快速而自然的、大众化的输入方法是“拼音变换法”。
“拼音变换法”价值、特点等多向解读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有学者研究指出,电脑拼写形式与汉字的双向转换,可以有效缩短汉语学习的时间。这个已为实践证明有效的“转换”,它的价值是什么?
郑飞艺:基础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在解决汉语儿童语文能力起步晚、发展慢的问题上,计算机支持的“拼音变换法”应用于语文学习,实质上起到了一个“支点”的作用。
有了这个“支点”,一是化解了汉语拼音的学习难点。
一般来说,小学生入学学习语文,先要集中学习汉语拼音。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要求学生能够借助汉语拼音帮助“阅读”,甚至在低年级的写话中“用音节代替没学过的汉字”,这样一来,等于要求小学生能够直呼音节、默写音节,就把“音节”当作汉字来学习了。至于要学生短时间内把汉语拼音学得滚瓜烂熟,能熟练地认读和默写,实际上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接着出现的麻烦是,当孩子对拼音的掌握达到“滚瓜烂熟”再来阅读注音文本时,往往会忽视字形,直接命名拼音,分散了对字形的注意,拼音反倒起着阻碍建立汉字形音联系的作用。研究说明,语言能力越弱的儿童,阅读注音读物时,这种负面效应越明显。
用计算机学习汉语拼音,这一难题迎刃而解。借助“声韵调分析”法,单字节的键盘与双字节的汉字非常容易实现自动对接。通过短时间的拼读训练和键盘操作,小朋友就可以借输入汉字的音,变换出汉字的形——直接“写”汉字。拼读得越熟练,输入速度越快,使用汉字的能力就越强,汉语拼音掌握得也就越好。
这样的做中、用中学汉语拼音,学习过程不再枯燥无味。而且,小学生以往学习拼音中常遇到的前后鼻音、平翘舌音等问题在敲敲打打中甚至可以“无师自通”。在这种学习中,汉语拼音自然而然地定位在了学习汉字和普通话的工具上。
另一个是,借助这个“支点”,听、说、读、写、识字等语文学习活动就可以实现高度整合,相互促进,从而化解识字、写字对学龄初期儿童语言发展的制约。也就是说,尽管处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对很多常用汉字还无法做到精准地辨识,但只要他们会说普通话,会拼读词语,就可以使用计算机写出成串的语句来。这就比用音节替代不能写出的汉字的学习方式,更利于孩子在表达中识字学词,发展语言。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计算机与汉语拼音学习的融合,在解决汉语拼音学习难点的同时,跨越了早期学习语文的难点,扬长避短,为儿童的语言实践扩展开空间。
张鹏:还可以再往深层认识它的效应。从优化、改善课程组织形态的角度看,低年级语文课程的设计,可以不必只是循着一个个汉字的读写、到词语、再到篇章的渐进的学习线路。起步阶段汉语拼音是什么?,就可以让学生一边大量在阅读中识字,在识字中阅读,一边借助计算机尝试写作自由表达的实践。使儿童在使用汉字中,增强识字、学词、学文的能力,在使用语言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打通“自上而下”的语言运用与“自下而上”的字、词、句的语文知识学习,缩小从“语”到“文”的学习时程。也绕开了儿童语言发展中,掌握语言的外部方面与掌握语言的意义方面“路子是相反的”这个症结——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儿童的语言经验越丰富,他们对语言外部方面的把握可能会越好。
这样的课程理念和方法,修正了以往设计存在的根本问题,即错把语言规律当成小学生言语发展的规律,使课程、教材和教学普遍存在的严重低估儿童语言水平的状况得到改变。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用计算机学习汉语拼音与原有学习方法的不同在哪里?或者说,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郑飞艺:首先,应当真正把汉语拼音的功能定位在正音、识字和汉字输入工具的层面。应该明确拼音并不是与汉字一样的学习“目的物”,不应该要求小孩子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在短时间掌握它。
其次,汉语拼音的学习目标应该分步实现:最初的阶段仅限于认识和学习拼读。在后续的应用计算机学习中,逐渐达到巩固和熟练。也就是说,初始只要求“会”(拼读),不要求“熟”,达到能认读汉语拼音,会全拼输入就行。
再次,教学中应努力创设应用汉语拼音的情境,通过持续的用计算机打写,发挥其工具的功能。实现拼音、汉字与语言表达的一举三得。
张鹏:基于这种课程理念以及相应的策略,就能够最大限度地扩展汉语拼音的工具效能,在带来听、说、读、写能力协同发展的同时,也使小学生语文经验在起步阶段向其生活、向外部世界的扩张成为可能。
汉语拼音读音范文第4篇
关键词:英语语音;汉语拼音;拼读;音形对应
中国小学生在入学前,先学会听说一些简单的汉语词语和句子,有的甚至能够出口成章,这给了我们教授学生学习英语重要启示:先教会学生听说一些简单的词句,这样学生在正式学习英语时就会更加有效。这也是为什么学生在学完一年英语的口语与书写教程后,才开始学习英语语音的重要原因。
幼儿学习英语主要是能听懂会说一些简单的单词和会话,很少涉及书写。在一、二年级学完汉语拼音,到了三年级,才开始正式听、说、读、写简单的词句,直到四年级才开始大量正式学习英语语音。为什么这样呢?其一,学生有了一定的单词和句子作为学习英语语音的实际素材,便于学习;其二,学生在学完汉语拼音后,不易将英语语音和汉语拼音这两套发音系统混淆;其三,学生在积累了大量汉语和一些英语词句后,仅凭借机械模仿单词发音来扩充更多单词,速度和效果都不好,必须借助英语语音这只翅膀,才能让英语学习飞得更高、更远。
汉语根据汉语拼音来拼读汉字,英语则按照语音来拼读单词,学会了汉语拼音就能拼读汉字,掌握了语音和语音规则就能拼读单词了。英语语音之于单词,就如同汉语拼音之于汉字。正如小学生学习汉语拼音是为了帮助认读汉字,学生学习英语语音亦是为了帮助拼读、记忆和拼写单词。
当然,也有人对此提出异议,认为不学习英语语音也能学好英语。作者不敢苟同此类观点。作者对学生做了实验调查,他们是第I组:未学习英语语音的30名学生汉语拼音是什么?,第II组:系统学习英语语音的30名学生。首先,让两组分别拼读一个陌生单词,第I组凭借自己语感拼读正确的有3名,拼错的有22名,放弃拼读的有5名,正确率为10%。第II组凭借语感、语音知识和语音与单词字母组合对应规律,拼读正确的有28名,读错的有2名,正确率高达93.3%。由此可见,系统学习英语语音可以帮助学生正确拼读陌生单词。
汉语拼音读音范文第5篇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肯定地说:汉语拼音的功能是不可磨灭的,我们可以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可以借助汉语拼音阅读,甚至是写话。可以说,汉语拼音伴随着汉语学习的始终。因为汉语拼音的这些重要作用,在2000年10月31日经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第二章第十八条有这样的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解读里,对于汉语拼音的应用范围罗列了九条:第一条,《汉语拼音方案》在普通话教学、教科书和工具书注音以及帮助自学方面是不可缺少的工具。聋哑学生利用汉语拼音学习手语,少数民族学生通过汉语拼音学习汉语和汉字。第二条,在新闻出版方面的应用。我国出版的书刊都按规定加注了汉语拼音书名、刊名,多数字典、词典以至大百科全书的正文是按照汉语拼音字母的顺序排列的,许多儿童读物用纯拼音或拼音与汉字对照编印,有些报刊利用汉语拼音给难字注音。第三条,在编序和检索方面的应用。利用汉语拼音给图书档案等资料、病历、地名卡、户籍卡、花名册等编序,非常便于检索应用。第七条,汉语拼音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字改革的共同基础。第八条,在国际交流方面的应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汉字汉语的国际标准,成为外国人学习汉语汉字和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工具。第九条,在信息处理方面的应用。大多数进行汉字处理的人愿意使用汉语拼音输入法。而且提出学校特别是小学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汉语拼音教学,在识字、读书、写作、工具书和计算机等方面的教学中加强汉语拼音的应用,使学生从小就熟练掌握汉语拼音这一用途十分广泛并且受用终生的工具。
在当前的拼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课程标准及教材的改变使汉语拼音的使用频率发生了变化。
以往的教学大纲对汉语拼音的教学要求是以独立的板块来表述的,而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却将汉语拼音的教学要求放在了识字与写字要求的第五条;有的版本的教材在编排上做了较大的改动,例如,人教版教材在二年级上册已经是全汉字课文,北师大教材在一年级下册几乎全是纯汉字课文,这样的编排,使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尽早地脱离了拼音,又加上新教材倡导采用多种方法识字,于是,韵语(如二年级上册识字1:金秋时节,景色宜人,层林尽染,叠翠流金)、对子歌(如美对丑、爱对恨、真诚对虚假、冷漠对热忱)、三字经(如:我神州,称华夏,山川美,可入画)、谚语(如二年级上册识字5:人心齐,泰山移。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成语(如二年级上册识字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等等这些反映我国古代文化精华的内容被编进了教材,于是,老师和学生就不再把借助拼音识字作为唯一的方法,拼音的使用频率也就有所降低。
二、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有些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落后,影响了学生学习和运用汉语拼音的兴趣。
我们了解到有些教师到目前为止对于拼音的教学依然采用机械记忆的方式,一年级的孩子一入学就像容器一样被注入那么多的抽象符号,使孩子学得很累,以致于丧失了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和信心。
三、有些地区或学校一味拔高拼音教学的要求,影响了汉语拼音向汉字的尽早和自然过渡。
有些地区的老师要求学生在学了汉语拼音以后就用拼音写话,用拼音写日记,这样,在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方面确实尽早体现了,但受先入为主的思维方式的影响,有些学生用惯了汉语拼音,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就不愿意或想不起来用汉字,或者不知道用同一读音里面的哪一个汉字,这种情况就影响了拼音向汉字的过渡。
其实,汉语拼音确实是很好的一种工具,一种识字、规范普通话的工具。是工具就要发挥作用,所以,能不能给拼音插上翅膀,既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又可以将它的作用发挥得到位?我想,以下这几点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1.课程标准中对于拼音教学的要求可以做一点改动。
比如:可以将“能准确地拼读音节”该为“能准确、熟练地拼读音节”。若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结束的时候能够熟练地拼读音节,那么,当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生字障碍的时候,就能够避免因为拼读音节的速度慢而影响阅读的理解和速度。可以将“认识大写字母”该为“熟悉大写字母”,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用音序查字法查字的速度。
2.我们教师必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运用汉语拼音的兴趣。
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们已经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例如:1.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2.营造拼音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学习拼音。3.以活动、游戏为手段,让汉语拼音“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具体方式有:自编儿歌、顺口溜;做手指操、“摘果子”、“夺红旗”等等。4.将学习拼音与学习汉字、学习普通话有机结合,增强汉语拼音的实用性,也能够使枯燥的字母变得形象化,可谓一举多得。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有效的方法,这里不再一一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