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六书疏证》成书考论
2015 年 2 月 2015 年第 1 期( 总第 146 期 ) 晋图学刊 L J F eb ., 20 15 No. 1, 2015( Issue No. 146) ·古籍研究 · 马叙伦《 说文解字六书疏证》 成书考论 吉顺平 ( 甘肃农业大学 图书馆 , 甘肃 兰州 ) 摘要 : 《 说文解字六书疏证》 为马叙伦“ 《 说文》 学” 巨著 , 但对其撰写、 成书及 出版诸 问题 , 学界 多有歧 见。通过考证可知 ,此书构撰始于民国元年尝说文解字, 经过“ 初创稿” 和“ 复创稿 ” 的探 索后 , 马氏重新调整体例 , 并于 1917 年开始今本撰写。抗战期 间, 以“报 国之术 , 不限同途” 为念埋首著述 ,于 1939 年写毕正文廿八卷尝说文解字, 经四 载雠校 , 1933 年 巨著告成。后 以小楷 写定全稿 , 1957 年科 学出版社影印线装 以行 。 关键词 : 民国; 马叙伦 ; 《 说文解字六书疏证》; 编撰 ; 文献学 中图分类号 : G25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4 —1680( 2015)01— 0067 — 0 4 马叙伦生于清末 , 新旧兼学 , 除致 力于经史 、 诸 子 、 教育 、 书法之外 , 学术上终以文字训诂而名世 , 著 述颇丰。
其呕心沥血三十年所撰《 说文解字六 书疏 证》 (下简称《 疏证》 ) 一书, 学者评价甚高, 认为此书 是“《 说文》 学” 发展史上的殿军之作 ] , 深受学人之 重视 。然而 , 学界对这样一部 巨著在初创 、 编撰及成 书时间及过程的认识上 , 众说纷纭 ,故不辞浅陋, 结 合前人研究 ,将其成书过程及相关 问题作一梳理 。 1《 疏证》 的初创及复创稿 马氏自言“ 欲尝借许 书以明中国文字有其极规 则之构造方法《说文解字六书疏证》成书考论, 而一洗中国文字难识之谤, 僭为《 说 文解字六书疏证》 ” 。然《 疏证》 之作, 却颇多曲 折 , 在今本 ( 民国三十二年定本 ) 以前 , 曾有两个尝 试稿 ,但均因不善而停撰。 1. 1 《 疏证》 的初创 时间 关于《 疏证》 的初创时间尝说文解字, 现在大家所依据者主 要为《 疏证》 扉 页马叙伦 1955 年 8 月 的亲笔题 言: “ 余为《 说文解字六书疏证》 创始于公元一千九百十 年 , 毕业于一千九百廿八年⋯ ⋯ ” _3 J 。然而 , 作者 更早在其他文献中皆言《 疏证》 始于 民国元年 ( 1912 年) 。《 疏证》 卷首“ 凡例” 中说 :本书作始于建国元年, 初名《 六书分纂》 , 解散 《 说文解字》 原 书次第, 而 以表 式分类纂 注, 已成三 卷。
后以体例 不尽 安善 , 复创一稿 , 大致如今 书, 但 每文不提行 , 易名《 疏证》 , 仅成一卷。犹 以为未善 , 乃改成今 书, 而以初稿赠 国立北平 图书馆 。其 实不 独体例为殊 , 即内容亦颇异矣。 ” 一 明确指 出本 书始作 于 民 国元 年 , 初稿 命 名 日 《 六书分纂》 , 后又“ 复创一稿” , 皆以不善而搁笔。 最后才改撰今书 , 体例内容与前颇为不 同。 此外, 尚有三条证据表明, 《 疏证》 创始于民国 元年 : 第一 , 马叙伦在 1939 年夏写给蔡元培 、 朱家骅 的信 中云: “ 伦 自元二之间 , 草创《 说文解字六书疏 证》 ⋯ ⋯ ” _4 J 。第二 , 《 读金器刻词 自序》 ( 作 于 1940 年 12 月) 云 : “ 余 治吾 国文字形义之学 三十年。始 奉许慎《 说文解字》 为律令 , 遵服弗敢违 。于金石 甲 骨之文字, 以为伪物多而开拓不精, 不敢信也。及壬 子癸丑之间, 草创《 说文解字六书疏证》 , 稍稍引援 金 甲文字 , 并及吴 大潋 、 罗振玉之说 , 以质于章太炎 先生。 ” _‘‘壬子癸丑之间” 与“ 元二之 间” 一致 。
第 三 , 《 我在 六十岁 以前》( 1947 年 写毕 ) 中亦 明言 : “ 我从元年起 , 就决心做学术上的工作 , 便研究中国 的文字 , 要写一部《 说文解字六书分纂》 ——后来 改 了‘ 体例 ’ , 叫做《 说文解字六书疏证》 ” _ 4 J 。因此 可 以确定 , 《 疏证 》 之作创始于 民国元年 ( 1912) , 时马 老在浙江第一师范学堂教书 J ,有时 间和精力的保 证。题言所谓 1911 年者《说文解字六书疏证》成书考论, 当为后来误记 。 1. 2初创稿与复创稿的尝试 马老于 1912 开始构撰 《 六 书分 纂》 , 初拟定名 《 说文解字六书表》 , 后改为《 六书分纂》 。在 国立北 京医学专 门学校教书之余 J , 于 1914 —1915 年间完 成《 六书分纂》 三卷 而搁笔。此稿本今藏 国家 图书 馆, 为红格手稿本, 首页为说明, 后依次为空白页、 章 太炎之书( 此 时杨晨和吴士鉴 的书信 当还未写 , 吴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