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课讲到殷商金文,避不开所谓“司母戊”
古文字课讲到殷商金文,避不开所谓“司母戊”这个世界上最大最重的出土青铜鼎,每至于此,往往有学生提问:究竟是“司母戊”还是“后母戊”?因为这在古文字专业内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了,所以我总是把问题抛回:“你怎么看?”回答通常是:“现在好像多说‘后母戊’。”上网查一查,同学所言不虚古文字课讲到殷商金文,避不开所谓“司母戊”,有网络图片为证:
客观来说,“司母戊”还是“后母戊”,网上呈现的还是两种声音。大概由于“后母戊”算是新说吧,因此更容易得到人们信从。
这个成为争议焦点的字原形作
,它究竟是“司”还是“后”?应该追究一下相关学者们是怎么论证的。不妨看看两种观点的代表性论说。
释“后”者主要理由是卜辞中
的形义与传世文献的相关记载可以对应:卜辞中
的身份与《礼记·曲礼》所言“天子之妃曰后”是吻合的,《曲礼》曰:“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是说后地位在所有王配中最高,卜辞所见
地位尊于一般王配,与此相符。从文字形体上看,也与《说文》所言“司……从反后”相合。因此,将卜辞中作人称用的
隶定为“后”说文解字 殷,读作王后之“后”,被认定为是较为合宜的。
释“司”者的主要依据则是甲骨文、金文文字系统内部“
”及相关字符的形音义相互关系:在甲骨文中,商代王或其他贵族配偶中,其尊者可称“
”(又简写作“
”),以及从“
”或“
”得声的“
(
)” “
(
)”。但这一女性称谓之字又可以用“
(
)”与“
”的组合“
(
)”,或者以“
(即“以”字)”“
(
)”组合的“
(
)”等字来表达。也就是其中表示读音的“司”或其初文“
”,又可以替换为“
”或“
”。而从古音来看说文解字 殷,“
” “
”只与“司”音近,因此在古文字中,“
”“
”与“司”作为表音偏旁多可相互替换,而它们的读音与“后”的读音差得很远。因此“
母戊”中的“
”不可能是“后”字,而只能是“司”。
限于篇幅,我们无法全面呈现论者之说,但是其主要论证依据上文已经给出,由此观者不难判断其可信程度如何。毫无疑问,同时代同类型文献的内部依据,相较隔代异类文献的外部依据,无疑是更可令人信服的。这也是大多数学者认同释“司”的原因所在。所以目前最新的殷商文字工具书,如《新甲骨文编》《新金文编》都采用释“司”的意见。
但是,令人疑惑的是,为什么已经得到解决的释读问题,在很多人的眼中依然未解。更让人百思难解的是,其实按照上文释“司”的解读(“司(
)”与“
(
)”同字),所谓“司母戊”,根本就不是三个字,而是“
戊”两字,这就跟殷商金文中多见的“祖戊”“父戊”“子戊”是相同的辞例:前一个字是青铜祭器所祭祀者的身份名,后一个字是被祭者的庙号。至于所谓“司母戊”中的“
”的偏旁排列方式,对比“龏姒觚”中的“
”(见下文图),便可发现它只是一般的上下结构。至于“戊”嵌入“
”的左下角,对比“妇好铭”的“帚(妇)”字嵌入“好(女旁对称复形)”字上部中间,也会发现这就是殷商金文的构形特点。
然而,“
戊”这一更加精准的释读似乎更不为人所普遍知晓,所以目前人们指称这个最大最出名的青铜器,一般不是“司母戊”就是“后母戊”,“
戊”之称却极为罕见。一个在中国最出名的青铜器,居然连称名都搞不定,古文字学被戴上“冷门绝学”的帽子,也确实事出有因了。由此现象,生出两点感想而不吐不快。
其一,关于“司母戊”还是“后母戊”这个问题,在360搜索引擎上一搜,便可得到48 200个结果。可见其并非是一个冷门问题。那么在专业内基本达成共识的情况下,为什么网上还是一片释读乱象呢?网络时代,提供了知识传播最为便捷的手段,但却带来了“碎片化”阅读的信息接受误区。知识易得说文解字 殷,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信息爆炸。信息一经爆炸,便造就了海量阅读的环境,而人们的时间精力并没有同步膨胀,因而人们制作信息碎片,便大有市场需求。人类各个领域的知识积累到今天这样的程度,系统的深度阅读是专业传承的基本途径,碎片化阅读带来的危害,已经引起有识之士的深度忧虑。古文字的释读,涉及大量专业外人群陌生的知识系统和论证方式,这本来是更需要系统深入阅读来完成知识接受的古文字课讲到殷商金文,避不开所谓“司母戊”,但是学习的高门槛横亘在前,却又会“很成功地”把人们推向省力省心的碎片化阅读阵营。于是,半懂不懂,不懂装懂,对错不分,人云亦云,便成为古文字网络信息发布的常态,导致“司母戊”还是“后母戊”之类并无价值的争论长久持续。由此可见,如果任由“碎片化”阅读倾向发展,数字化有沦为新一代愚民工具的危险。
其二,平心而论,当下并不乏汉字知识乃至古文字知识的普及读物,但是恕我直言,其中存在的问题是大量的,知识的过时甚至错误都不鲜见。而其原因,主要是没有真正做到所谓“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关于这一点,明眼人都清楚,不必赘言。那么,为什么没有金刚钻偏要揽瓷器活儿?诸多因素使然,我们就不去刨根问底了,只是希望相关作者乃至出版者不要为了一点现实利益而抛弃了对母语文字应有的敬畏之心。而在另外一面,为什么在古文字普及这个知识传播领域中不能实现以良币驱除劣币的状况?古文字界的不作为难辞其咎。为什么古文字学者不太乐意去做专业普及的工作?也是诸多因素使然,我们同样不打算深入追究到底有哪些因素消弭了学者们专业普及的热情,只是想提醒一句:让社会大众了解古文字研究最新成果终究是古文字专业从业者的社会责任,无可推脱。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22年第1期《说文解字》栏目。
2022年第1期
电子刊
我刊邮发代号4-641,欢迎至各地邮局订阅。也可拨打我社邮购部电话订购。您还可以通过微信扫码订阅。(注意:电子刊只能在手机端阅读,购买后无法退款)
点开大图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