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繁体字是有统一的标准的,你知道吗?
台湾的繁体字是有统一的标准的,现在基本以台湾当局最早于1982年颁布的《常用国字标准字表》和《次常用国字标准字表》为标准写法(以下或简称“台标”),或者可以叫“正体写法”。其实我不太喜欢这个称呼,因为以大陆官方的眼光来看,大部分简化字的写法才是堂堂正正的“正体写法”。而香港虽然也有标准字形(以下或简称“港标”),但由于之前是英国殖民地的缘故,它直到现在被施行得都不是很坚决,标准字形表最后都注上了“知识分子、文化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可据工作需要对字形适当调整,本表只作参考”。插一句,香港最通用的印刷电显字体是“华康细明体”(宋体又称“明体”),也包含大部分简体字,其中绞丝旁是要印成“糸”,而“文”字部左侧横划与捺划交集处是要有个右点的。大陆其实也有自己的“标准传统汉字”(以下或简称“陆标”),与香港与台湾的标准都有差距,举个例子,其中“裡”是要写成“裏”的。台湾标准字形的颁布,相比于简化字最终方案的颁布(1956年)是比较晚近的,被一些人称为“KMT维护‘中华文统’的最后一次努力”。当时台湾当局教育部门还委托台湾“中华电视台”(即“华视”)拍摄播出了《每日一字》这一档制作精良且很严肃的汉字科普节目。台标中比较引人注意的特征是月字旁与“提肉旁”(⺼)的區分和“眾”字的写法(之前“眾”字更通行的民间写法是和日本写法类似的“衆”)。客观来说,台标字形相比陆标甚至港标都要“从古”得多一些,除了“提肉旁”和“眾”字以外,“次”(写成“二+欠”)、“贗”等字都要比陆标港标更要接近古代的“正体”(以《康熙字典》等古代官方字书的标准论),但也给人感觉特别强迫症。
而很多知友提出过“以《康熙字典》作为两岸三地通行繁体字标准”的建议。这个建议大致来看问题不大,但还是有一些的。首先康熙字典中一般以最繁复,最麻烦的写法作为“正字”,如“胷”、“屬”等,这是不太符合现代人的需要的。而且,康熙字典代表了清王朝的“官方标准”,直接采用有可能在舆论界产生不好的影响。不过,繁体字“标准如何确立”其实算是一个比较细枝末节的问题。更加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使客观上较为繁复的繁体字平衡现代人“书写方便”、“印刷省油墨”、“看着省眼”的需求和“尊从传统习惯”、“保留传统字形”、“传承中国文化”的需求。依我看来,这个问题各个标准的繁体字和大陆实行的简体字都是没有完全地解决的。
“正体字”在我国古代指官方认定的“标准汉字”,现代大陆官方已经很少用这个称呼,且大陆官方语境下的“正体字”就是标准的简化汉字。台湾官方是将自己的“标准国字”称为“正体字”的,但其实很多台标“国字”是不太符合我国古代的“正体”标准的。如“黄”字台标“由”不出头写作“田”字形,与《康熙字典》、《说文解字》等古代字书都是不符的。而“青”字的写法也没有尊从《康熙字典》中的写法“靑”。“為”在古代其实是俗体字,“爲”才是“正体”。其实,汉字演化到今天,字形光大的纲目就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体、楷体、行体、草体等,还有多如牛毛的小的分类如瘦金体、欧体、魏碑体、明体等,很多字的字形早已经换了一拨又一拨,因此尊哪种字体为“正体”我认为都是一种不甚妥当的称呼方式。
二.简体字(简化汉字)
简化汉字我们作为大陆人是比较熟悉的,这里就长话短说。简化汉字的标准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制定的《常用汉字表》,它比较好地解决了“书写方便”、“印刷省油墨”、“看着省眼”的需求,但对我刚才提到的后三个问题则没有很好地解决。当然,这更多地只是我的一种“客官叙述”,我并不是说简体字就在主观上“不好”。只是它大概在很多字上简化得有些过“了”,比如说“贝”、“发”、“体”等,因此相比于繁体字看起来“残缺不全”,被怒称为“残体字”。当然“简体字是残体字”的观点,emmm……我不说是“喷子”观点吧,但至少是不太中肯的。《简化字方案》在大部分字的简化上做得还是很不错的,比如“网”、“刘”、“孙”、“虾”等。这听起来有些骑墙,但我认为两点的确都是事实。但是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书写方便”的需求以及开始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所以“简繁体字孰优孰劣”这个问题,属于那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而每个人的答案又往往带有很大的情绪性,不那么“Value Free”(即“价值中立”),且实际上超级复杂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留到文章最后谈。
三.异体字与俗体字
嗯……异体字和俗体字,这触及到我不大熟悉的领域了,先引用两段官方定义吧:
异体字:和规定的正体字同音异义而写法不同的字,如“攷”是“考”的异体字,“隄”是“堤”的异体字。
俗体字:指字体不合规范的汉字,如“菓”(果)、“唸”(唸)、“塟”(葬)等,也叫俗字。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版
注意“异体”和“俗体”是两个有大量交集的独立概念,而并不是包含关系的概念。如“虫”在古代是俗体字但在现代大陆地区却不是异体字;而“胷”在现代是异体字而在古代却不是俗体字,而是“正体字”。很多异体字在现实中,不论是大陆还是港台康熙字典赫字的含义,都是广泛使用的,如书法常使用的“龝”字(作“秋”意)和港台地区也常使用的“阖家欢乐”(标准繁体应作“閤家欢乐”)。
汉字的繁体字是很多的,可以在计算机上基本都能显示的90087个有编码的汉字,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所谓“异体字”,也是平常比较少用的生僻字。但是中国书法的艺术创作中会运用数目极多的异体字,如之前提到的“龝”,还有“龢”(作“和”意)、“蕐”(同“华”)、“氷”(同“冰”)、“䖏”(同“处”)等。当然,异体字和俗体字的地位,从古至今的地位都是比较边缘化的,在书法除外的主流文化中几乎是比较“细枝末节”的。因为在我国古代的皇帝集权下,即便一个俗体十分通行,如若官方不把它“扶正”,它也就无从取代正体的地位,除非实在用得太普遍了。
四.古写
古写,顾名思义,即字的古代的写法,且多指现在已经不采用了的古代写法。如“骨”字的古写就是把上面的方框里的“横折”写成“人”(如下图柳公权楷书所示意,来源:汉典书法/)。古写相对于简繁正俗来说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概念康熙字典赫字的含义,广义来说,只要是“古代的写法”都可以叫做“古写”。所以大部分异体字也可以被称作“古写”,而二简字就几乎全部不是“古写”。“古写”我了解得也不多,也就不多讲了。
柳公权书法“骨”字(来源:汉典书法)五.关于“简繁孰优孰劣”这个价值判断的一点个人看法
本篇小文的重点来了,为了让大家看得明白,我先表述下我的观点吧。我认为使当今小学教学恢复繁体字是不太对劲的行为,对于还不怎么识字的小学生来说,这无疑会增加他们的课业负担。但在初高中乃至大学本科的人文学科专业加增“繁体字教育课程”,我认为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毕竟“有繁体字的简体字”,即“非传承字”,也就两千余个左右,学习它们对于青年人根本不是负担。而且完全可以在繁体字学习的方面搞得不那么紧张,考试时可以让学生在卷头勾选“简体字作答”或“繁体字作答”,尽量做到人性化。毕竟虽然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学习繁体字”等同于“往无尽炼狱里再加一把火”,但对于敏而好学的学生来说,繁体字实在不算什么难掌握的东西,还能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学习满足感与自豪感,何乐而不为?
至于印刷、出版与屏幕显示嘛……首先现在的印刷业也是极其自动化的了,“简体字版”换成“繁体字版”或许会耗较大的成本。不过也罢,只把一些主要的书发行繁体字版便好了。甚至可以先只把于中国古代写成的书发行繁体字版,然后再进一步扩展到近现代中文原版书,再扩展到外文翻译书。毕竟对于外文写成翻译成中文的书,用简繁体字差异不大嘛。而屏幕显示就更好办了,适合用繁体显示的文本,如文言议论文、诗词歌赋、话本小说,现代人工智能这么发达,甚至是可以做到“一键转换繁体字”的,当然还要经过一定的校对才能得以发表,因为简繁对应关系有时是十分混乱的,如“炼钢”、“煉鋼”、“鍊鋼”台湾的繁体字是有统一的标准的,你知道吗?,“项链”、“項鍊”、“項鏈”,如果我告诉你这其中的繁体写法都是对的,你是不是要抓狂?没关系康熙字典赫字的含义,只要在“简繁交替”时致力做到人性化,你是不愁找不到需要的简体字版文本的。
嗯……当然这其中最有问题的就是“简繁交替”所带来的出版业混乱,以及其导致的“社会用字混乱”。当然我认为后者其实是个伪命题,汉字在历史中是一直在经历“讹变”这个现象的。如“骗人”最早是写成“諞人”的(此用法方言中还有),后来才与“骗腿上马”的“骗”字成了一个字。当然前者是真正的问题,因为中国人自古以来对于“正体”、“正字”有着不懈的追求,认为一切事物都要有“标准形态”与“标准方法”。所以很多出版业人士将会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无穷的崩溃感。“这个是标准字体吗?”;“这个这么写对吗?”;“港澳这么写,那大陆能不能这么写呢?”如果简繁交替真的发生,这些问题将几乎是伴随他们一生的“梦魇”。而且,简繁体字还涉及到很多更为有争议的两岸三地文化纷争。这些都是“适度恢复繁体”所面临的大困难、大缺陷台湾的繁体字是有统一的标准的,你知道吗?,所以,综上所述,这件事即便在现在基本可行,也是几乎不会在可预见的未来真实发生的。
其实,汉字在历史上一直在演变。上一次巨大的字形改变,由篆书发展到隶书的“隶变”,在当时也是遭到了很多儒生的诟病的。隶书隶书,本意基本是附属于篆书之书,下等官吏用得多,自然不受大儒待见。可又怎么样呢?他们声音喊得再大,大得过历史的规律吗?在文字纯手写时代,“简单好写”就是第一需求。宋朝之后“正体”汉字演化得不多,那是因为雕版印刷缓解了这个需求。而仔细想想,汉字不写成繁体,真就阻碍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吗?至少也没那么严重吧,无非是字形上有些“爱无心”、“亲不见”、“导无道”的小问题(这种说法都是能够解释得通的,如爱亲人怎么能只浮于表面的“见”呢,不是应该真正用内心去关爱亲人吗?)。只有外国人在学写中文时才需要死抠字形呢,我们是中文的第一语言文字使用者,少年时已经基本掌握汉字字形了,也看得懂繁体字文章,经过一定的自学也能掌握繁体字,在字形上纠结那么多干什么?从更加有营养,更加有趣味的“文化内核”、“思想底蕴”的角度去理解汉字,不是更好吗?综上所述,我认为即便人性化地“恢复繁体”没什么太大问题,也还是最好别搞了,就为了几个字的字形搞得全中国出版业一团乱麻,图个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