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一“擦亮”了清名桥沿河街区等五大历史文化街区
白墙黛瓦、小桥流水、枕河而居是江南水乡的缩影,从南长街步入清名桥沿河街区,移步换景中不仅能体会到如此惬意的水乡生活,更能品味出“运河绝版地、江南水弄堂”的独特。自2008年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名镇)保护的决定》以来逐一“擦亮”了清名桥沿河街区等五大历史文化街区,全市上下本着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逐一“擦亮”了清名桥沿河街区等五大历史文化街区(名镇),鲜活地展现着无锡地区居民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和独特的地方文化传统。
11月27日,市人大常委会对历史文化街区(名镇)保护利用情况进行专题视察,实地视察了清名桥、荣巷等历史文化街区,推动近年来市人大相关地方性法规和决议决定的贯彻落实。截至目前,五大历史文化街区(名镇)52.29公顷的核心区保护修复工作已基本完成,历史风貌得到显著改观,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受到了业内专家和社会大众的一致认可,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经济效益也初步显现,其中,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惠山老街分别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荡口古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这些丰硕成果令视察人员倍感振奋。
保护利用必然要经济投入,资金平衡是一个绕不过去的现实问题。总面积44公顷的清名桥街区在开街两年多的时间里,成功兼顾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规划初期该街区预留出12万平方米的文化招商面积,吸引了书吧、画廊等450余家文化创意企业入驻,年营业额已逾50亿元,基本实现资金运转平衡,初步探索出一条“文商旅”综合发展路径。“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的成功,再一次证明了顶层设计的重要性。”市人大代表施展建议,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建设应当成立一个统一的市级领导机构,加强顶层设计,做好协调服务,对不同街区的核心区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文旅融合路径研究,提前策划文化业态、旅游休闲、商业服务、产业形态、运作模式等,形成“一街一策”的错位竞争格局,最大限度避免同质化竞争和过度商业化开发。
重视保护历史文脉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彰显魅力的城市名片。荣巷历史文化街区深烙着中国民族工商业先驱留下的足迹,在修复中,该街区精心策划、建设荣毅仁纪念馆,把荣毅仁在北京生活期间的四合院整体搬迁到家乡,展现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脉络。市人大代表保海燕津津有味地阅读着纪念馆中的每一项陈列介绍,她建议将这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继承的重要基地,每年组织中小学生前来参观学习,展示无锡特有的地域文化个性,同时通过代代相传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文旅融合路径研究,将这种“无锡精神”有机更新并传承延续。
保护利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还应成为全市经济转型发展的助推器。市人大代表秦榛蓁在考察五大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古镇后,被丰富的业态、各色的文化所吸引,可他也发现“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要素的统筹配套还有所欠缺,他建议,保护利用历史文化街区,要不断改善周边群众生活居住的配套环境,这样既有利于聚集人气,还能提升街区整体形象,可以成功将其打造为功能完善、游客向往、充满活动的旅游胜地。
视察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姚建华强调,要站在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建设文化特色彰显的魅力无锡的高度逐一“擦亮”了清名桥沿河街区等五大历史文化街区,充分认识历史文化街区(名镇)的保护利用对于增强文化创造活力、提升城市软实力、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健全完善顶层决策机构和运作机制,扎实推进保护利用工作。要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继承与发展、进度与质量、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四个关系,坚持“保护为主、加强管理、合理利用”原则,按照“风貌统一、功能差异、品牌特色、社会运作”思路,把最能反映无锡特色、最具历史价值、有助于无锡发展的东西挖掘出来、继承下去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文旅融合路径研究,兼顾经济效益、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本账,打造真正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修复保护精品,努力把历史文化街区(名镇)保护利用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郭寅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