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仙湖传》:从神奇传说到美食美景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姚云霞 世人认识抚仙湖,更多的是它的绝美风光、自然秉赋,那你呢?提到抚仙湖,你想到的是什么?

是湖底惊现千年古城的传说?还是《徐霞客游记》中“滇山惟多土,故多壅流而成海,而流多浑浊,唯抚仙湖最清”的诗句?是抚仙湖铜锅鱼的绝妙滋味?还是李健演唱《抚仙湖》时《抚仙湖传》:从神奇传说到美食美景,那温柔缱绻的歌声:“抚仙湖水在荡漾,只是没人再惆怅......”

关于抚仙湖的记录并不鲜见,但碎片式的信息并不能满足喜爱抚仙湖的人们的猎奇心理。而《抚仙湖传》的面世,则揭开了抚仙湖的神秘面纱,从历史地理到人文环境,从民族文化到社会经济,从神奇传说到美食美景......让读者详尽了解珠江源头第一大湖的文化底色,从多个角度领略这颗高原璀璨明珠的风采。作者眼中,抚仙湖是一个深藏着太多故事和传奇的绝世独立的大美湖泊。通过这本书,作者想向大家传递湖泊与人类文明的关系,以及湖泊的生态环保观。同时,敬畏自然、敬畏历史抚仙湖的历史人文,也是此书最想传达的价值。

书籍出版不久,就收获2022年第一季10大滇版好书推荐、第十届书香昆明.生物多样性十大好书等赞誉。为什么会有这些赞誉,我们从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剑雄在《山水中国·湖泊系列》的序言中找到答案。他说:“湖泊的历史既是自然史、科技史,也是人类史、文化史,不仅需要专家学者的研究,也应该让广大民众了解。湖泊的故事,既是科学,也是文学;既有知识,也有情趣。但迄今为止,还缺乏既符合科学原理、能反映专业研究成果,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又受普通读者欢迎的雅俗共赏的读物......这些书的作者,都是水科学家、生态学家、水利或环保专家、地方史专家、文化学者、高级记者、工程师或水利工程管理者,他们不仅有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或调查考察资料,而且对所撰述的湖泊有长期的观察经验和深入细致的了解。通过他们生动的文笔、平实的话语、清晰的概念、精确的数据,将这些湖泊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相信必定能受到读者的喜爱。”

近日,记者采访了《抚仙湖传》的作者:云南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学者陈波、原资深媒体人龚庆萍,听听他们如何解读这部作品?如何创作出这样一本好看、好吃的书?

姚云霞/摄

访谈实录

昆明信息港:请介绍一下《山水中国·湖泊系列》丛书。

抚仙湖_抚仙湖的历史人文_抚仙湖门票

《抚仙湖传》作者:湖泊是大地的眼睛,湖泊文明是生态多样性的生动注释。按照省委宣传部和云南出版集团的部署,由郑晓云、陈波、任维东、靳怀春、刘雁飞等诸位共同策划,云南教育出版社《山水中国·湖泊系列》丛书于2021年10月面世。2022年7月第二次出版印刷。

《山水中国·湖泊系列》丛书的宗旨是:记录湖泊历史变迁的进程,记录人与湖泊互动的过程,讲述人与湖泊的故事,深刻阐述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规律。让中国人了解湖泊、认识湖泊,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湖泊、认识中国的湖泊。

丛书是以文化史的方式解读某一湖泊自然和人文互动关系的系统性读物。围绕湖泊的自然与人文变迁的历史,展示湖区的经济、社会、民族、文化等内容。挖掘、显现一个湖泊的特点、湖泊与周边社会文化互动发展的过程、独特的人文和自然魅力、文化构建的启示等。《山水中国·湖泊系列》丛书是我国首套湖泊传,共十册,其中,涉及云南滇池、洱海、抚仙湖为丛书中的三本。《滇池传》作者为湖北大学特聘教授郑晓云,《洱海传》作者这光明日报云南记者站站长、高级记者任维东,《抚仙湖传》作者为云南地方研究专家、作家陈波先生,原资深媒体人龚庆萍女士。

姚云霞/摄

昆明信息港:如何定位《抚仙湖传》?在两位作者心中,抚仙湖是个怎样的地方?

《抚仙湖传》作者:《抚仙湖传》是一个湖泊的传记。以抚仙湖的地理自然形成史、湖畔人类发展史的历史和湖泊的成长为主线,以湖泊重大的变化、文化发展脉络、人类和湖泊互动的历史事件等来划分历史阶段,展示每一个阶段独特闪光的自然和人文事件、风情风物,讲好湖泊的故事。同时,也是对抚仙湖区域2000多年来历史的一次系统性梳理,完整地呈现了抚仙湖的历史和挖掘出湖畔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和故事。

当以人类80年或90年的生命长度,去仰望一个有着300万年历史的湖泊时;当人类用自已的生命长度,去仰望有着2000多年记载的俞元古城时,必须以大历史的眼光去审视它,就会惊讶地发现澄江、江川、华宁三县,在民国时的行政区域、清代的行政区域、明代的行政区域均是不同。追溯历史而上,这一区域的历史变迁,远远比我们有限的认识要复杂得多。摒弃现行行政区域的思维定势,从历史记载的方位,用大历史的维度来看这个闻名滇中的湖泊时,更能在历史中看清不同时代的人和湖,以及湖泊与朝代更迭的故事,湖退人进、人退湖进的故事。本书尝试着以一个湖泊为坐标,摒弃现有的行政区域,从5.4亿年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到现在为止的时间轴,梳理抚仙湖的湖泊史和这一区域的人类、社会发展史,向读者介绍这个我们熟悉而陌生的湖泊。

对抚仙湖的定义抚仙湖的历史人文,这一个深藏着太多故事和传奇的绝世独立的大美湖泊。

抚仙湖_抚仙湖的历史人文_抚仙湖门票

姚云霞/摄

昆明信息港:这本书涵盖了抚仙湖以及周边的历史地理、人文环境、民族文化、社会经济、美食美景等内容,创作中,如何梳理这些海量的、盘根错节的信息?耗费精力最多的部分是什么?

《抚仙湖传》作者:当接到写抚仙湖湖泊史的任务,感觉对抚仙湖既熟悉又陌生,毕竟这片湖水与滇池隔山相邻,抚仙湖的禄充、尖山、铜锅鱼是昆明人夏天记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真正细究起抚仙湖的历史和故事,对它却一无所知。在三个月的时间里,阅读30本书籍文献、100多万字论文、资料,6次田野调查。走近这个高原的湖泊,抽丝剥茧地了解它的历史,才发现抚仙湖是如此厚重,在300万年的岁月中《抚仙湖传》:从神奇传说到美食美景,积淀下了丰富的自然史、人类发展史、人文历史,成就了抚仙湖独特的湖泊史。我们沿着历史的细节一点一点梳理、破译和回溯这个湖泊的历史,才发现它竟然承载着如此深厚的历史和故事。

这本书是以时间轴为主线,以历史长卷徐徐展开的方式来连接起抚仙湖畔的历史和故事。全书分为十六个章,分别为抚仙湖:万顷琉璃、一山观四湖、5.4亿年前的生命大爆发、云南的河姆渡、古滇国的腹地、南中大姓蜀汉辅臣、通海城路、抚仙湖边澄江府、孤山一片云、湖畔新财富故事等十六章48小节组成,约12万字。这些章节从湖泊的自然形成、地理特征,到新、旧石器时代、到古滇国、蜀汉、南诏、大理国、元、明、清、近代、当代、21世纪历史的脉络串边起湖畔的人文历史、民族文化、社会经济、美食美景。这样的结构逻辑清晰,更易为读者接受。

在创作中,最耗费精力的是这一区域史料的缺失。云南2000年的历史,是一部中国民族建构的史诗;抚仙湖畔2000年的人文历史,构成了云南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西南夷的古滇国腹地开始,2000多年来,各个政权、族群在抚仙湖畔角力,政权更迭之中,关于这一区域的史料或毁或遗失在历史的深处。寻找抚仙湖的历史拼图,并且求证历史拼图的准确性,这个过程最为艰难。在目前的文献资料中,对抚仙湖系统性介绍的书籍是缺失的,我们只能从各种资料中收集盘根错节的资料、运用考古成果、田野调查、资料查找完成这部湖泊史的写作。

生命当中,唯有美好和美食不可辜负。在一本湖泊传中,美食和美景是我们要向读者介绍的内容。书要好看,也要好吃,所以纳入了抚仙湖的美食标签:铜锅鱼、铜锅饭。

姚云霞/摄

昆明信息港:创作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抚仙湖传》作者:第一个困难是时间。从接到任务到交十多万字书稿,要求在3个月内完成。时间紧、任务重,要迅速熟悉这段历史的细节对两位作者来说,难度不小。

抚仙湖_抚仙湖门票_抚仙湖的历史人文

第二个困难是部分史料的求证。抚仙湖这一区域是中国通往中南半岛的交通枢纽,也是西南丝路的交通要道,它的战略位置决定了这里是云南古代政治军事最为动荡的区域,多次地缘政治在此上演,权力争逐、铁马金戈,朝代更迭、史料焚毁。而大部分的史料是元、明、清地方史构建,现存的文献对抚仙湖的记述并不完整,甚至有自相矛盾的地方,我们只能从地方史和其他散落的史料中尽力寻找、筛选、求证、完善。

昆明信息港:在这部作品中,认为最精彩的地方在哪里?

《抚仙湖传》作者:在查找史料的过程中,我们将学界的一些观点进行了阐述。如庄跷是否王滇观点,古滇国腹地、俞元县治址?水下古城之谜是真的吗?梳理明三大才子均与抚仙湖有关的故事。这些都是本书的精彩之处。

昆明信息港:这部作品希望传递什么样的价值?

《抚仙湖传》作者:我们想传递的是湖泊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和湖泊的生态环保观。

湖泊滋养了人类,孕育了人类文明。在湖畔几千年人类文明活动中,人进湖退、湖退人进的过程此起彼伏。如何在发展与保护中让湖泊的绿水青山保持?如何让人类活动减少对自然的干预?敬畏自然、敬畏历史,是此书最想传达的价值。

姚云霞/摄

昆明信息港:书籍出版不久,就收获2022年第一季10大滇版好书推荐、第十届书香昆明.生物多样性十大好书等赞誉,如何看待这些赞誉?

《抚仙湖传》作者:为献礼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在昆明市召开,丛书列入了云南省委宣传部滇版精品出版工程项目。目前出版《滇池传》、《洱海传》、《抚仙湖传》,获第十届书香昆明.生物多样性十大好书、2022年第一季10大滇版好书。

抚仙湖门票_抚仙湖的历史人文_抚仙湖

书的作用是知识的传播,感谢评选方对此系列丛书的推荐,得以让湖泊史更好地传播和被大众知晓、阅读。感谢主编郑晓云教授及云南教育出版社对云南的社会责任,对云南湖泊立传著书的策划。有幸能写一本好书、讲好湖泊与云南的历史是作者的幸运,接到这个任务后,我们有责任让这本书好看、有料、有用。

昆明信息港:如果将这本书作为宣传云南湖泊的书籍,希望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抚仙湖传》作者:作为世界深蓝级湖泊抚仙湖的历史人文,2019年,抚仙湖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但这样一个闻名于世的湖泊,对她的介绍都是碎片化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对游客而言,到一个世界级深蓝湖泊旅游,系统地了解旅游地的自然、历史、人文,是提高游客体验的一个重要环节。两位作者作为云南人,写好抚仙湖即是宣传了云南和抚仙湖,是云南人应有的担当,也是讲好云南故事的最好方式。

姚云霞/摄

昆明信息港:接下来的创作打算?是继续写湖泊系列还是想尝试其他内容的写作?

《抚仙湖传》作者:云南有九大高原湖泊,目前出版了滇池、洱海、抚仙湖三个湖泊传。两位作者作为云南地方史研究爱好者,也希望能有机会继续为云南其他湖泊写史立传,形成一套完整的云南湖泊史。但这需要主管部门对出版社的支持、动议和行动。

在创作打算方面,目前,作者陈波历时三年创作的《中国傣族通史》已提交出版社,正待推进中。

昆明信息港:《山水中国·湖泊系列》丛书,对中国水文化会有怎样的影响?

《抚仙湖传》作者:湖泊是大地的眼晴,认识湖泊文明不仅是对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丰富中华文明的内涵有重要价值,对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基础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书主编郑晓云教授说,水文明是中国学术界目前还没有系统讨论的话题,然而它对理解人类历史、建设生态文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水危机都有重要的意义。湖泊文化是水文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山水中国·湖泊系列》丛书对系统性研究水文明、水文化、水与人类的关系方面补上重要的一环。这套丛书从人类文明的高度,从湖泊的历史记录,对化解当代水危机,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的传播具有积极作用。

姚云霞/摄

书籍简介:

《山水中国·湖泊系列》丛书是由国内相关领域有长期研究的专家倾心撰写的一套有关湖泊历史沧桑和当代风貌、未来前瞻的丛书。丛书既有研究的内涵,更有湖泊知识和文化的呈现,写作文笔生动活泼、图文并茂、装帧印刷集美、可读性强。由云南出版集团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郑晓云主编。第一集推出《滇池传》、《白洋淀传》、《汉城湖传》、《玄武湖传》、《太湖传》、《西湖传》、《洱海传》、《抚仙湖传》、《万绿传传》九种。随后将陆续推出国内重要湖泊的传记。

《抚仙湖传》作者简介:

陈波:昆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昆明市委网信办主任。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后获云南大学文艺美学硕士学位。长期供职于宣传文化系统,熟悉对外宣传、新闻发布、媒体管理、互联网传播、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业务。云南民族大学校外硕士生导师。大益智库/大益东盟旅游文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龚庆萍:原昆明日报记者,从事过时政记者、时政编辑、记者部副主任、总编室副主任。昆明市作家协会会员、昆明网络文学协会理事,现供职于市属国企、新闻发言人。长期从事文学创作、新闻工作,新闻作品曾获中国城市党报好新闻奖、云南省好新闻奖、昆明市好新闻奖等32个奖项;2018年,散文作品《在山上》系列获第四届滇云网络文学大奖。

购买渠道:

《山水中国·湖泊系列》丛书”已上线销售,可通过淘宝、京东购买。

抚仙湖门票_抚仙湖的历史人文_抚仙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