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题)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第一节集体性 一、集体性的含义 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集体流传、反映集体的愿望、集中集体的智慧、融汇 集体的艺术 才能,为集体享用和传承的特殊文学。集体性是其明显的特征之一。 民间文学的创作活动(包括流传中的再创作)通常是在集体中进行并完成的。 这种集体 状况下的创作活动,创作与流传具有一体化的特点,即多数作品一经创作便 进入活的流传状 态,它们的流传过程同时也就是广大民众参与作品再创作的过程。 这样劳动人民是民间文学的 集体创作者,同时也是它们的修改者、传播者;是民间文 学的讲述者或演唱者,同时也是它的 最基本的听众。民间文学总是牢牢刻在人民的 记忆中,活在人民的口头上,伴随着人民的集 体生活,为人民这个伟大的集体所珍爱 和保存。也正由于此,民间文学中沉淀着很多集体的 东西。 正如一首侗歌所唱的: “唱歌不是人发颠, 也是前朝古人传; 河水淘沙渐渐深。”再如一首歌谣所概括的: 陀话瞎话,无根无把; 一个传俩,两个传性; 我嘴生叶,他嘴里开花; 传到末尾,忘了老家。 【《苹果姑娘后记》,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 二、集体性的表现民间文学的集体性表现在创作上,主要有一下儿种悄况: 集体场合中的集体创作劳动人民往往在一定的场合,如集体生产或集体生活场合,进行你一句我一句 的集体创 由个别人创编出雏形,再由集体完善集体分工的形式,有人先编出了故事梗概,有人给它添枝加叶,还有人把它改成 韵文的 唱词,乂有人给它配上曲调,这样就构成了民间传说、故事、说唱、小戏等作 品。

【例子】 《一个故事的产生》也是如此。【查阅《楚风》1983 民间文学'„更多的、也更经常的,却是在她已经成为'初坯'之后,在不断的传唱或讲述的 过程中,受到无数的唱述者的加工、琢磨。在这种加工、琢磨中,不但 渗入那些唱述者的思 想、感情、想象和艺术才能,也包括那些听众所反映的意见和 情趣在内。”【钟敬文:《新的 驿程》,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年,第31 个人创作,集体流传群众中的某个人或把前人的口头艺术继承下来,或把群众中断片的素材及许 多口头作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综合,形成完整的作品,传给群众,流传开去。 湖北崇 阳民间叙事诗《双合莲》,就是作品主人公的一位长辈郑三爹根据发生在自 己身边的真实故 事编唱出来的。壮族甚至有专门为个人“故事”编写长诗的歌手歌 师。这种例子也很多。 民间文学作品在流传过程中所表现的集体性就更为明显突出。它们的流传过 程同时也就 是广大民众参与作品再创作的过程。民间文学中的不少优秀作品,像四 大传说、三大史诗、 《刘三姐传说》等都是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不断吸收和积累 民众的创作财富而逐渐完善定 型为文学经典的。 三、集体性的形成与发展 民间文学的集体性早在远古时期就已形成。

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经济和文化都 处于低级 阶段,人类必须结成一定群体才能生存下来。恩格斯曾评价说,“这个时代 的人们,不管在我 们看来多么值得赞叹,他们彼此并没有什么差别,用马克思的话说, 他们还没有脱掉自然发生 的共同性的脐带”。无论是渔猎、农耕、战争还是宗教祭 祀、娱乐活动,都是或大或小的氏族、 部落群体参与的集体活动。共同的生活内容 和感情需求决定了当时人们在进行原始艺术创作 时只能采取集体创作的形式。这是 一种原始的集体性创作,是一种纯粹的集体性创作。 民间文学的集体性在阶级社会里乂有了新的特点。主要是出现了擅长口头文 学创作与演 唱的因素。这种个人创作因素的增长,表现在集体中的个别人不同程度 地脱离了群众的劳动 生产,成为人民当中职业的或半职业的口头创作家或演唱家。 但是这类艺人是在集体创作的艺 术母乳滋养下成长的,吸取了群众集体性的艺术经 验,集中了集体的艺术才能,是一种新的集 体性形式。此期民间文学的集体性与民间 艺人的独特性是有机的统一体。 进入到社会主义巨大变革阶段,劳动人民开始广泛地接受文化教育,其中的一 部分也学 会了用文字进行书面创作。它们标志着社会主义时期作家书面创作的群众 性的不断扩大,并 不意味着民间文学集体性的缩小。

相反,在原来口头创作基础上发 展下来的民间文学,集体性 仍然起着明显的主导作用;最近三十年的实践证明,这种 集体性越来越显示了它的广泛意义。 例如新的民间笑话、民谣等。 第二节口头性 口头性的含义及表现民间文学乂通常被人称作“人民口头创作”或“口头文学”。民间文学用口 头语言创作、以 口头语言流传的特征就是民间文学的'„口头性”。 与作家文学书面创作不同,民间文学不需要依靠文字作中介。民间文学创作流 传的过程, 本身就是创作者与听众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他们同时分享者创作的乐趣。 民间文学作品也可以用文字记录,书面保存。纳西族古老的史诗被记载在东巴 族许多叙事诗借助于贝叶经书流传下来;壮族用古方块壮字记录了大量民间歌谣、故事、民间 长诗;湖南江永等地妇女也创造了一种“女书”(每日一题)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记载和表现女性 心声和生活的歌谣、故事,等 等。但这并不是说它们已经不具有口头性的特征。 口头性的形成及发展民间文学口头性的形成主要有两个重要因素:社会历史的因素和口头语言本 身的因素。前者促使了劳动人民与口头创作的结合,后者则是口头性存在的决 定性因素。 远古社会,口头创作是当时文学创作惟一的形式。即使到了文字出现以后,广 大劳动人 民被剥夺了享受文化教育、使用文字的权利。

口头语言仍然是他们从事文 学活动的惟一方式。 即使到了现在文化教育普及的今天,以口头语言为媒介的民间 文学仍然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 口头语言本身是一种最灵便的表达工具,既便于传,乂便于记,紧紧依附在人民 生活的 各个方面,牢牢刻在人民的记忆里,生动地活在人民的各种演唱、讲述活动 中。古人把人民 口头上的歌谣称作“风”,在一定意义上正是对口头性的某种概 括。所以,人民进行口头创作是 和口头语言表达的优越性分不开的。 第三节变异性 一、变异性的含义及表现 与作家书面文学的稳定性相比,民间文学口头创作传播时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 之中,只 要活在民众的口耳间,就永远没有定稿。民间文学这种不断变化的特征叫变 异性。 民间文学的变异性大量地经常地表现在作品的语言、内容、情节、主题、形 象、结构等 要素上。 变异性首先表现在语言变化上。例如生活在黃河岸边的人们常用“千走万走, 不如黃河 两岸”这句俗话来表达对家乡的依恋和赞美。这句话进入淮河流域就成了 “千走万走,不如淮河 两岸”。到了长江流域就成了 “千走万走,不如长江两岸”。 内容、主题、情节上的变化:1、 从最早关于织女、牵牛两星相爱的传说,到现在这个天上织女和人间放牛郎相爱的 完整故事,多少世纪以来儿经变化,到了六朝时期才有了一年一度的七夕相 会情节的记载;到 了唐以后,才把这个故事与《两兄弟》故事中个哥俩分家狗耕田的 情节结合在一起,形成了 人神恋爱的故事。

(表现了深刻的反封建意义的主题) 民间情歇到政治狀谣:骑虎不怕虎上山,骑龙不怕龙下潭;决心采花不怕死,死在花下变牡丹。 骑虎不怕虎上山,骑龙不怕龙下潭;决心革命不怕死,死为人民心也甘。 4、孟姜女的故事。 据顾颉刚的等人考证,该作品在民间流传了两千年,传播地区儿乎遍及全国各 地。早在 两千五白年前就有它的雏形一一叙述杞梁妻拒绝齐侯郊吊的事;到了战国 和西汉前期,乂加上 了杞梁妻"善哭”的内容;西汉后期至东汉,故事的中心由'„善 哭”进而发展为哭倒城墙;西晋、后 魏时《民间文学》,城墙具体化为“杞都城”、“莒城”;北 齐以后,才与长城挂钩,演变为杞梁被迫服苦役修 长城而死,筑尸于城墙中,孟姜女千 里寻夫哭倒长城的故事;明代以后,加上孟姜女与秦始皇展 开面对面斗争,投湖而死 的情节。【参见顾颉刚、钟敬文等著《孟姜女故事论文集》,中国民 间文艺岀版 社,1984 年版】《孟姜女的传说》的雏形与后来的发展形态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 这是其在不断地传唱或讲述的过程中,受到无数的唱述者的加工、雕琢的结果。思想主题的变化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这种变化反映了时代精神、社会历史进 程、以及人 民深刻的思想愿望。 变异性的幅度在不同的民间文学作品身上表现不同。

一般来说,较严肃的体裁, 像神话、 史诗、族源传说等,变化不大;一些短小的韵文作品因其节奏、音律和固定 的框架而稳定性较 强,变异较小;而趣味性的散文叙事作品则变化较大。 二、变异性的形成原因及其对民间文学的影响 口传心授、靠记忆保存,是民间文学作品形成变异性的内在原因。(传承者的心理机 民间文学创作者没有著作权观念,这是形成变异性的另一个内在原因。与作家书面 文学的著作权、出版权不同,民间文学作品在民众中流传时,传播者往往就 是再创作者,这种改 动是不自觉的,是民间文学传播传承的自然规律使然。 族中与“七夕”民俗结合,在苗族中便与“七夕”脱离,与苗族过年节时的踩铜鼓、跳芦笙,以及苗 家风物清水江畔的牛头山联系起来。 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革,是形成变异性的重要客观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 变迁,口头文学作品一代一代相传,人们往往会根据现实社会的情况《民间文学》(每日一题)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不断以 所处时代的生活 内容去补充或改换原作品的内容,以适应新情况的需要。 变异性对民间文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两重性:它一方面显示了民间文学不断变化 的灵活性 和适应性《民间文学》,使作品与人民的生活一道发展,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在不断 变化中吸取养分、 日臻完善,获得永久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可能山于遗忘和误传而 使作品中某些精彩部分失去 原有的光彩,变得残缺不全,其至面LI 全非,造成对民间 文学的损害,这是其局限性。

因此,变异性只是民间文学在创作、流传过程中的特点,不能绝对地理解为一 个有优点。 第四节传承性 一、传承性的含义及其表现 民间文学固然有不断变化的特征,但是同时乂存在着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因素, 这些相对 稳定的因素经民众时代传袭下来,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传统,也就是民间 文学的传承性。 对于传承性特征,存在着不同的理解。过去有学者认为传承性就等于因袭性、 保守性,他 们着眼于民间作品中某些传统观念和古代意识的代代相传,以致于把民间 文学视为封建、迷信、 落后、保守的东西。这种认识是很片面的。 民间文学的传承性既表现在作品的内容上,乂表现在作品的形式上,还表现在 作品的传 递上。 从内容上看,颂扬民族始祖和创世英雄的功勋,赞美劳动人民朴实善良的美徳, 宣扬勤 劳致富的观念,歌颂忠贞不渝的爱情,等等,都是民间文学经世不衰的表现对 象。劳动人民在 长期生活中形成的是非观、道德观以及许多传统心理反映到民间文 学的内容上,形成了一些固 定的情节,像好心人因祸得福、穷光棍巧遇仙女喜结良 缘、动物报恩、勤劳者挖宝致富等,这 些都集中反映了劳动人民同 情弱者、惩恶扬善、追求幸福的理想和愿望,不断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 同民族的 民间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

从艺术形式上看,时代相袭的成分就更多了。根据本民族口头语言的音节、语 调、语法结 构、修辞特点等创造的各式各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形式,人们在进行口 头创作的过程中不断琢 磨、锤炼,代代相传,世世袭用,形成了相对稳定地额格式。 散文类讲故事有头有尾,通常用 “对称式” “三叠式”“连锁式”等,并且常用一些 故事的套语“很久很久以前”之类。而韵文体作品则 多有像“四季歌” “五更 体形式,像“信天游”、“爬山调”、“五句子”、“欢”、“谐”、“花儿”等。而比兴、夸张、谐音、 重章叠句等表现手法更是从古到今沿用不衰。 二、传承性的形成与传承人 传承性的形成受集体性、口头性制约。因为是集体的创作,必然要求民间文学 在内容上 反映人民集体的生活和情感。在形式上,也必然要求适合人民的艺术趣 味。乂因为是口头创作, 不可能像作家那样冥思苦想,反复推敲,往往只能就眼询 景、身边事引发感慨,即兴创编。于 是,适宜于口头创作的种种格式、套路就应运而 生,且日积月累,惯成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