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策略探析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修订和美术核心素养的提出,“五育融合”已成为新时代中国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新趋势。小学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思维方式,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人文修养。民间艺术中蕴含着丰富的美术资源和文化内涵,对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民族自豪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民间美术资源;小学美术教学;应用策略
民间美术中蕴藏着独特的地域民族特色和本土艺术精神,对弘扬民族文化、传承非遗精神、创新审美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将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中,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热情,也能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人文素养水平民间美术资源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人文修养,发挥美术课程中的德育功能。与此同时,挖掘本土民间美术资源、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也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术课堂中,提升核心素养的发展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能力。
一、优选民间美术资源,提升学生艺术鉴赏能力
中国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如剪纸、泥塑、 印染、皮影、年画等,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中融入优秀的民间美术作品来开阔学生的眼界, 通过向学生介绍民间美术的创作背景、创作过程和对作 品的分析,逐步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作品的艺术鉴赏能力。
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十课《对称 的美》一课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优秀的剪纸作品来激 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用多媒体展示搜集到的视频和图 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剪纸的知识、创作步骤以及代 表作品和代表人物,如曹佃祥和库淑兰,都是中国知名 的剪纸大师,建立和开创了独具个人艺术特色的剪纸风 格,为中国的民间美术资源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教 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分析和对比两人剪纸风格的不同,进 一步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和眼 界,提高学生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和哲学观念,对学生培养良好的审美鉴赏力有着积极意义。
二、普及民间美术文化,培育学生艺术感悟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单独使用民间美术资源无 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在日常授课内容的基础上, 融入民间美术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知识和工匠精神,对学 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而培养学生保护与传承民间文化的意识和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在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 20 课《珍爱国宝—— 古代陶瓷艺术》一课中民间美术资源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人文修养,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青花瓷的历史文化知识,引导学生品味造型和纹饰之美,感受工 匠在制作瓷器过程中的匠心独运,体会其中的文化情 感,形成对陶瓷艺术的文化记忆,从而增进学生对民间美术的了解和尊重,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艺术的感悟能力, 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热爱国家的情怀,真正实现德育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渗透。
三、参与民间艺术活动,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在小学美术学习过程中,学生既要掌握相关的艺术 理论知识,也要具备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学校和教师 应该不断拓宽民间美术教学的渠道,带领学生走进本地 的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和民间美术实践基地等场所, 邀请民间艺术家走进校园,开展民间美术进课堂等艺术 实践活动,加深对当地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了解,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民间美术活动的创作中,逐步 提高动手能力和制作民间美术工艺品的兴趣。
在学习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 11 课《陶泥的世界》一课时,在教学环节中加入游戏国外民间艺术绘画形式,鼓励学生进行民 间美术的创作比赛,激发学生学习泥塑技法的热情,真正让学生积极地加入创作活动中。同时,也建议学生可 以利用课余时间在网络搜集更多的自己感兴趣的民间美术种类,或在假期去外地参观其他地区的民间艺术场 所,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去探索更多需要我们保护与传承的民间美术文化。
综上所述,将民间美术资源与小学美术教学相结合,既是时代的要求国外民间艺术绘画形式,也对小学生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融入民间美术资源,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人文内涵, 增强民族自豪感,而且能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刘大庆.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2]田浩,李伟 小学教育中的民间美术活态教学研究[J].美术大观,2018(6):124-125.
【工作单位】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明诚学校国外民间艺术绘画形式,山东 德州
——《新课程》总第566期首发
官网网址:
《新课程》杂志
主 管:山西出版传媒集团
主 办:山西三晋报刊传媒集团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4-1324/G4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