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民族的服饰自来以多样并存而著称,但在多样性的背后,又隐含着可以初略归类的基础,这样的基础不管是从服装色调上,还是从剪裁的样式,乃至于穿着的习惯,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反映适应环境,师法自然的和谐之美。接下来我们将以贵州境内的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服装为例,看他们是如何做到既能充分满足穿戴者的身心需求,又能有助于发挥各民族的文化凝聚力。
衣着的颜色居然可以成为他称的命名依据之一
清人田雯的《黔书》对贵州各民族的他称做了一个系统的归纳,其中最有趣的结论是:衣着的颜色往往成为各民族他称的命名依据。当时所知的苗族的五大支系就分别被称为"红苗""黑苗""花苗""青苗"和"白苗",而且这样的他称与所指代的对象尚好的服装的颜色又趋于一致。除了苗族之外,布依族中有"青仲"支系,也是因为尚好穿青衣而得名。仡佬族中有也有"红仡佬"和"花仡佬"两个他称。田雯还说,各民族头饰的差异也是他称得名的依据之一。仡佬族中就有"剪发仡佬"这样一个他称。
常识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好美之心,每一个人的衣着和装饰都要受到时尚的驱动。要让一个民族,或者一个支系的全体成员穿同一种颜色的衣服,梳理同一样式的发型,似乎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以服装的颜色尚好做为他称命名的依据,也确实叫今天的人难以理解。但如果考虑到不同民族自然面对的生态环境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不同的民族为了与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经长期积累后,终究会导致服装和首饰表现出某些共性特征来,那么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也就可以获得合理的解释了。不同地区服装和首饰趋同,其实是适应环境,师法自然的产物。而适应环境的结果,又会模塑出因环境而异的审美情趣。
适应环境,师法自然的服装色调
生活在铜仁地区的苗族,在历史上被称为"红苗",取名的依据在于,这一地区的苗族妇女人人喜欢穿鲜红色的短裙。生活在黔东南地区的苗族在历史上被称为"黑苗",命名的依据也是因为这里的苗族居民,人人都穿着深黑色的衣服。而生活在黔中和黔西的苗族,在历史上被称为"花苗",命名的依据也是因为他们都喜欢穿着五彩斑斓的花衣。其他的"白苗"和"青苗"也是基于同样的依据去命名。
需要解答的问题在于,为何不同地区的苗族,要集体穿着不同颜色的服装?要解答这个难题,就必须反观他们所生活的自然和生态背景。
铜仁地区的苗族之所以崇尚穿红色裙子,主要是因为当地盛产茜草,除了这种植物性的红色染料,当地还出产明矾,可以用作染色的媒染剂。正是自然与生物资源的简单易得,当地苗族崇尚红色,才得以稳定的延续。黔中和黔西的苗族习惯于穿着五彩斑斓的花衣。同样是贴近自然所使然,因为他们都生息在开阔的疏树草坡生态系统,周围的环境本身就明亮而色彩斑斓,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正好与环境协调一致。
黔东南地区的苗族喜欢穿黑衣,至少有三重理由:一是他们生活的环境是茂密的亚热带丛林各民族舞蹈服装 衣着的颜色居然可以成为他称的命名依据之一,穿上黑色的衣裙,可以和生息环境保持一致,特别是在狩猎采集的过程中,有利于隐蔽。二是将衣服染成的黑色颜料,在当地易于获取,早年所用的原料是五倍子,将五倍子捣碎后浸水,取其汁,将布料浸透,然后晾干,再埋进淤泥中,就可以将布料染成鲜亮的黑色。三是丛林生计环境十分潮湿,在林间生息,服装容易被打湿,为了应对这一环境,这里的苗族居民,还要对衣服实施上浆,方法是用牛血或猪血浸泡布料,晾至半干后,再折叠起来,放到光滑的石板上各民族舞蹈服装,用木棒反复地捶打,务实布料变得平滑光洁。同时又使布料更其黝黑,但最终的目的却在于,衣服不会被水浸湿,甚至可以兼做雨衣使用。
上述三种理由导致服装尚黑的原因各民族舞蹈服装,其实都与适应于所处环境,环境又能够提供必备的制作原料紧密关联。正是效仿自然的结果,才使当地的苗族居民萌生了以黑为美的共同意识,并健全和完善了一整套染黑的技术和工艺。
服装的形制也是出于适应环境的需要,而成其稳定延续的习惯。苗族的生息区,地表崎岖不平,而且荆棘丛生,为了出于行走的方便,穿短褶群和宽裆的短裤应当是一种适应自然的经验总结。布依族的生息地,地表相对平坦,行走中的险阻不大,因而布依族妇女习惯穿长褶裙也不会碍事。彝族的生息地相对寒冷,天气变幻无常,服装外加披毛毡,就成了最佳的环境适应方式。各民族服装的形制,同样是仿效自然与所处环境的产物。
各民族的制衣原料也是就地取材,贴近自然的产品。贵州的自然与生态系统地域差异很大,各地所产的制衣原料各不相同。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各民族,传统制衣原料也会随之而异。
侗族生息的河谷坝区盛产葛藤,制作葛布自然就成了侗族妇女的专长。构皮是喀斯特石化山区普遍生长的桑科乔木,这种植物的韧皮纤维细长而坚韧,生活在这一地区的苗族居民,从古代以来就长于用构树皮制作衣料。生活在毕节地区的彝族和仡佬族,畜牧生产占据着主要的地位,他们习惯于用羊毛和羊皮制作衣裙,也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情。布依族生息的河谷坝区生产木棉和芭蕉各民族舞蹈服装 衣着的颜色居然可以成为他称的命名依据之一,木棉纤维和芭蕉纤维也就成了他们传统制衣原料。此外火草、九层皮、棕榈等等野生植物,都曾被贵州各民族做衣料使用过。
雍正"改土归流"后,清廷出于刺激经济发展,统一税收的考虑,通过行政手段在贵州各民族地区推广棉麻种植,这才使得纷繁多样的野生动植物纤维,逐步退出了各民族衣料的使用范围。而这一历史事实却提供了鉴定各民族传世服装制作年代的有利依据,纯粹用野生纤维制作的服装,必然出自"改土归流"之前,而纯粹用棉麻制作的衣物,肯定是20世纪初的制成品。如衣物中混入了化学纤维,则肯定是20世纪末的产品。此外,凭借制衣原料的不同,还可以进而认定传世衣物的产地,这对琳琅满目的贵州民族服装收集归类和整理都具有积极意义,因为这些民族服装都是适应环境的产物。
贵州各民族的传统服装承载着文化传播的物证
当前国内外收藏的苗族服装中,出自黔东南者占有相当的比例。这些收藏品中,最受收藏者偏爱的是那些绚丽多彩的刺绣衣物。但如从质料和布料去做详细的分析,几乎无一例外的会从中发现,此类衣物刺绣所用的丝线,全部来源于东南沿海的汉族地区,就连刺绣所用的针也是从汉族地区输入的,更不要说整段的绸料了。要证实这样的来源,并不困难。因为制作此类丝线的原料,都出自汉族地区饲养的家蚕,蚕丝上的鳞片就是明证。吐丝的蚕种,以及丝线的颜色同样也与时代同步。1840年以前,大多数是用天然染料染成,而其后所用的染料则是从西方输入的化学染料。因而可以说,绚丽多彩的苗族服装不仅是苗族审美意识的展示,其中也包含了汉族审美的成分。只不过这样的成分已经被苗族文化消化吸收了。
作为与所处环境相协调的典型,布依族妇女的裙装最值得称道。在遥远的古代,布依族的先民习惯于穿着白色的衣裙,裙子的形制都属于筒裙,目的是为了适应滨水的生活,并能有效地反射强烈的日照。出于排汗的需要,上衣的形制甚短。布依族在贵州高原定居后,生息环境为之一变,面对栖息地的崎岖不平,原先的短裙演化成了长褶裙,短上衣。出于冬季御寒的需要,随之演化成了紧身上衣。定居在打帮河黄果树区域的布依族,他们掌握蓝靛种植和蓝染扎染技术后,服装的颜色尚好随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开始用扎染画布制作衣裙,这样的装饰纹样的特点在于花纹表面呈现为非规律性,但就整套衣裙而言,却表现为斑驳相间,从而使得所穿的衣裙与阳光下的树荫色调保持一致,深色的蓝底和不规则的白色花纹,若处在树荫下,使人与环境融为一体。为了追求纹样的精细化,又陆续发展出了蜡染衣裙,但蜡染衣裙所呈现的总体印象,依然保持扎染衣裙的效果,只有就近观察时,才能品察到纹样制作的精美和细腻传神。
贵州各民族的传统服装形制主要是服务于日常的生产和生活
作为利于生产活动的典型,瑶族男人的白色猎裤最值得玩味。贵州境内的白裤瑶住居于樟江河谷,受地方性焚风气候的影响,一年中的旱季和雨季反差极为鲜明。他们的生息区也成了最好的季节性猎场,每年雨季和旱季交替时,成群的野生动物都要往返于樟江河谷和月亮山之间,因而也成了他们集中狩猎的大好机会。但在这样的喀斯特山区,狩猎是一项艰苦而充满风险的生产活动,因为在这样的地段,既不能围猎,也不能挖掘陷阱,更不能伏击,最为有利的狩猎手段莫过于追猎,也就是赶在野兽之前,占据有利的地势,利用野兽爬山后喘息的机会,射杀猎物。从事这样的生产活动,必然将白裤瑶的男子训练成了翻山越岭,健步如飞的狩猎高手。但在险峻的石灰岩山区奔腾跳跃,如果衣服不合身,不仅会影响行动的敏捷,甚至还可能带来生命的危险。
为了适应这样的特殊需要,才发展起了男子日常穿着的标志性白色短裤。这种白色短裤,是用三段白布直接拼缝完成,缝之前不需做任何意义的剪裁,全凭巧妙的折叠拼缝而成,缝成后各民族舞蹈服装,裤腰瘦小,裤裆肥大,裤脚瘦小,刚好能紧密的束紧膝盖,穿上这样的猎裤后,无论在陡峭的山岩上,如何奔腾跳跃,两腿都能运用自如,无挂无碍。不仅有利地配合了狩猎取得成功,而且最大限度的维护了猎手的安全。今天狩猎虽然淡出了他们的生活,但这种标志性的环境适应成果,却成了瑶族男子英俊勇敢的象征,使瑶族居民从中获得了生存美感。
在黔东南居住的苗族,特别是台江、剑河一带的妇女,其传统服饰的代表就是苗族的百褶裙。拉开时可以长达2米左右,这显然是适应丛林生活的杰作,因为这样的宽度不仅便于攀援高低起伏的山坡,也有利于在深涧中行走时,能很方便的跳跃而绕开地面的障碍物。而扎绑腿既则便于在丛林中行走时可以能避开藤蔓的缠绕和躲避毒虫的叮咬。
); }
精美六一儿童苗族服装演出服女少数民族舞蹈服饰女童民族表演服壮族男唐服 女款黑色 红色上衣黑色裙子 110cm
¥79
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