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 ”是指天与人的关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强调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相通和统一。这是中华文明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给人类社会的最伟大贡献,对中国古代的医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主要论述《黄帝内经》“天人合一” 思想的主要医学内涵,就是“天人相同、相通、相应、相泰”几个方面,在“天人同构”“天人同象”“天人同气”“天人同应”“天人同泰”的主要表现,以及给养生、治病提供的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指导。
“天人合一”是指天与人的关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强调天道与人道 、自然与人为的相通和统一。这是中华文明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给人类社会的最伟大贡献,对中国古代的医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为我们深刻理解《黄帝内经》的“天人合一”观 , 提供了重要指导。成书于西汉时期的《黄帝内经》,有162 篇、14 万多字,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 ,它主要的医学内涵就是“天人相同、相通、相应、相泰”几个方面,这些内涵构成了中医的基础理论。《黄帝内经》主张在观察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时,不仅要看到人的肌体本身,还应看到人与天即自然界的有机联系,把天道、地道、人道相互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观察,强调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来指导临床辨证论治,体现了传统中医“法天则地,合以天光”的鲜明特色。具体而言,《黄帝内经》的“天人合一”由“天人同构”“天人同象”“天人同气”“天人相应”“天人互泰”五个方面组成,分别本现了“天人合一”观的空间结构、空间形象、物质基础、时间与空间的互动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五个层面的内容。
一、 关于“天人同构”
“天人同构”是“天人合一”的空间结构层面。如《淮南子》中的“天人同构”思想,以“气”为同构的始基,形成了天人同律、相参的思想,为中国古代养生、临床等,提供了理论指导。《淮南子·天文训》曰:“蚑行喙息,莫贵于人,孔窍肢体,皆通于天。天有九重,人亦有九窍;天有四时以制十二月,人亦有四肢以使十二节;天有十二月以制三百六十日,人亦有十二肢以使三百六十节。”《淮南子·精神训》曰:“头之圆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天有四时、五行、九解、三百六十六日,人亦有四支、五藏、九窍、三百六十六节。天有风雨寒暑,人亦有取与喜怒。故胆为云《黄帝内经》“天人合一”思想的主要医学内涵,肺为气,肝为风,肾为雨,脾为雷,以与天地相参也,而心为之主。是故耳目者,日月也;血气者,风雨也。日中有蹲乌,而月中有蟾蜍。日月失其行,薄蚀无光; 风雨非其时,毁折生灾;五星失其行,州国受殃。”《淮南子·本经训》曰:“天地宇宙,一人之身也;六合之内,一人之制也。是故明于性者,天地不能胁也;审于符者,怪物不能惑也。故圣人者,由近知远,而万殊为一;古之人同气于天地,与一世而优游。”
《黄帝内经》的“天人同构”,汲取了《 淮南子》的思想,认为人是天地造化之物,是一种物质状态,同固态、液态、气态、粒子态等一样,是需要元神注入的生命态。《黄帝内经》认为人的身体结构体现了天地的结构,它经常将天地结构比喻成人体结构,或将人体结构比喻成天地结构。《灵枢·邪客》说:天圆地方天人合一属于道家思想吗,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 。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胭。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昼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黄帝内经》把人体形态结构与天地万物一一对应起来,人体的结构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相对应的东西,人体仿佛是天地的缩影。这就是强调人的存在与自然存在是统一的 。人身小宇宙,宇宙大人身。人身“小宇宙”要与天地这个“大宇宙”相观照与对应。
二、关于 “天人同象”
人的各种空间结构全息同化于天地的空间结构,这个空间结构在《易经》和古历法中叫作“象”,现代科学称之为“模型”。所谓“象”,指的是经验的形象化和系统化。“象”的特征是动态的、全息的。这里的天人同象或同类,是中医取象比类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将生命过程及其运动方式与自然规律进行类比。《淮南子》确提出“人与天地相参”的论点,以阴阳同气相感的理论来论述天人同象思想,为中医基础理论发展提供新思路。《淮南子》记载了两种五行——五脏配属关系,对五脏与五窍、五脏与情志进行归类,探讨了五行相生、相胜关系,提出了五行“生长壮老已”理论,深刻探讨了五行五藏关系的灵活性天人合一属于道家思想吗,并以五行学说为中心,构建了一个囊括天地人的五行宇宙图式。
在《黄帝内经》天地人系统中,人与天相通的总原则是:同气相求,同类相应。顺则为利,逆则为害。《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 善言气者,必彰于物; 善言应者,同天地之化; 善言化言变者,通神明之理。《黄帝内经》藏象理论,就是通过生命活动之“象”的变化和取象比类的方法,说明五藏之间以及与其他生命活动方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规律的理论。藏象理论是《黄帝内经》最为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素问·金匮真言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等篇中的五行归类,是根于事物内在的运动方式、状态或显象的同一性。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其应四时,上为岁星……其臭臊。”这是将在“天”的方位、季节、气候、星宿、生成数,在“地”的品类、五谷、五畜、五音、五色、五味、五臭,在“人”的五藏、五声、五志、病变、病位等进行五行归类,这样就可以通过类别之间“象”的普遍联系《黄帝内经》“天人合一”思想的主要医学内涵,来识别同类的运动方式及其相互作用规律。这告诉我们:人体内部与人体外部都是按照“阴阳五行”这一基本法则统一、整合起来的。通过已知的自然现象,推知隐藏的内藏功能,如借助对天动地静的认识,以象天动的胃、大肠、小肠、三焦、胆、膀胱为六腑,主泻而不藏;以象地静的心、肝、脾、肺、肾为藏,主藏而不泻。人的身体就像一个小宇宙。《灵枢·通天》还以阴阳为原则将人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五类,这种将先天阴阳之“气”作为人性的基础,为五态之人的养生、发病与治疗,提供了理论指导。
“数”是形象和象征符号的关系化,以及在时空位置上的排列化、应用化和实用化,是以取象比类的方式描述时间方式和运动关系。《黄帝内经》的藏象理论就是以五元序列来表现,以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排列与概括与五方、五体、五官、五脉、五志、五病、五味等形体、生理、病理各因素及它们之间的类属、生克制化关系。就拿望诊来说,《黄帝内经》认为望诊的重点是望神、色。四时各有主色,五脏各自有主色。如将青色与春季、肝、目, 黄色与长夏、脾、口,赤色与夏季、心、舌,白色与秋季、肺、鼻,黑色与冬季、肾、耳相联系。这样在五色、五季、五脏、五官之间形成一个对应关系。又比如,《黄帝内经》论述人体呼吸,完全与太阳的运行联系起来,将呼吸与天地相通、气脉与寒暑昼夜相变化联系起来。《灵枢·五十营》将人体气血运行与 28 宿直接挂钩,认为太阳一昼夜环行28宿一周,人体气血运行人体50周,如此太阳每行一宿,血气行身1.8周,人一呼一吸为一息,气行6寸,270息,气行16丈2尺,即行人体之一周。
三、 关于“天人同气”
“气”是上天赋予人生存的一种能量,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人体之气流行全身各脏腑、经络,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先秦道家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庄子·知北游》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淮南子》吸收了黄老道家“援气入道”思想,将“道生万物”贯穿到了人的身体层面,把人的“气、形和神”统一起来。《淮南子·精神训》曰:“天地运而相通,万物总而为一。”《淮南子·泰族训》认为,万物相连,天与人有以相通,人上承天之精神,地之形骸,怀天心而抱地气。人身之精气和自然界中的精气是同一种东西。人体生命和宇宙自然也就是靠“气”,构成了一个整体。
《黄帝内经》也认为,“气”是包括人体生命在内的万事万物的本原。在天地未形成之前,这种运动不息的物质之气,便充满着整个太虚。《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太虚廖廓 、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 这几句话揭示了天体演化以及生命发展等自然法则。《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太虚大气托举大地是由于太虚大气形成了天地,按不同性质将太虚大气分为两大类,即阴气和阳气,并由阴阳二气形成了天地。所谓“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阳化气,阴成形”“ 清阳为天,浊阴为地” 等。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人赖自然而生存,并受自然的制约。《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按照气在人体的不同部位和不同功能,可以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素问·生气通天论》论述了人之气与天之气的一致性:“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还说:“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平旦、日中、日西、日暮,是太阳视运动的不同位置、不同时间。人体中的阳气也会随之变化,白天阳气活跃于外,晚上阳气收敛于内,养生治病,必须注意这个基本法则。
日月五星等天体不停地运动,还会产生五运六气的推进演化,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黄帝内经》在运气七篇大论中,论述了五运六气变化演进对动植物的影响。五运,即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的统称。运者,轮转运动,循环不已。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五运又有大运、主运、客运之分,它们的变化都是以当年纪年的天干及其阴阳属性为准则的。五行临御五方,应合五时,就产生了寒、暑、燥、湿、风五时气候更迭的主气, 反映出一年中气候寒、热、温、凉的变化。六气,亦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的变化,也就是天的阴阳之气变化,有三阴三阳。三阴为厥阴、少阴、太阴;三阳为少阳、阳明、太阳。六气是气候变化的本元,三阴三阳是六气的标象。标本相合,就是风化厥阴,热化少阴(君火),湿化太阴,火化少阳(相火),燥化阳明,寒化太阳。六气,时至而至,便是天地间的正气,如非其时而至,就成为邪气了,也就是说,当作用于大地与人体的“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在“过与不及”时,就变成了“六淫之气”。五运六气中的主运、客运、主气、客气的时间段的划分都是以二十四节气为坐标的。如主运,其概念为把一年平均分为五时,分别主持各时的五行之气。推算方法为始于木运,终于水运,恒定不变。每运主七十三日零五刻,合三百六十五日零二十五刻。初运木运,起于大寒节气。二运火运,起于春分节后十三日。三运土运,起于芒种后十日。四运金运,起于处暑后七日。五运水运,起于立冬后四日;另如主气,其概念为将一 年平均分为六个阶段,依厥阴、少阴、少阳、太阴、阳明、太阳的次序分别由六气主持,时间固定,年年不变。五运六气实质上是强调天人同气的动态变化。
四、 关于“天人相应”
人体的藏象经络与宇宙运行的时间结构相应。《灵枢·岁露》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素问·脏器法时论》明确提出人体生理在四时与一天早晚,与天相应;《黄帝内经》认识到,周日视运动促使人体形成了相应的生理节律;人体节律,就是人体随着天气变化与四时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脏腑状况、脉象、颜面与精神等;人体自然节律是与天文、气象密切相关的,有气运节律、周年节律、月节律、昼夜节律等。比如脉象,《黄帝内经》有“春弦、夏钩、秋毛、冬石”之分,这实质上是天人相应的反映。
太阳在天球运动所引起的光热变化,是形成四时、昼夜阴阳消长的原因,并因此而有寒暑的往来与昼夜的交替;日的运行会带来人体什么相应变化呢? 就是为人体提供的阳气的变化;不同的时辰,人体中的阳气也不同;人体的阳气,就像天空中的太阳一样,具有维持生命机能,保卫机体和抗御外邪的作用。
月的运行会带来人体什么相应的变化呢?就是月相盈亏对人体血气、肌肉、经络、脏器产生周期性影响;《素问·八正神明论》说:“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灵枢·岁露》进一步提出,“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 ……至其月廓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从月相盈亏、月亮对地球的引潮现象,考察了月的运行对人的生理作用、对人发病的影响。《灵枢·岁露》认识到,月满之时,肌肉充,皮肤致,毛发坚,腠理郄,烟垢著。当是之时,虽遇贼风,其入浅不深;至其月廓空,其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腠理开,毛发残,膲理薄,烟垢落。当是之时,遇贼风则其入深,其病人也卒暴。遇到“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的"三虚",发病则“其死暴疾”。这告诫,临床诊治疾病或判断预后时,应该结合天时月相等。针刺的治疗原则是“月生勿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因为 “月生而泻,是谓脏虚;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曰重实;月郭空而治,是谓乱经”。针刺的具体手法“以气方盛也,以月方满也,以日方温也”,针对四时疾病,讲究针刺的穴位、用针大小、针刺深浅、迟速、刺数等。
五星运行会带来人体什么相应变化呢?《黄帝内经》认为,天上的“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运行,直接影响到人的五脏。《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东方青色……其应四时,上为岁星”;“南方赤色……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中央黄色……其应四时,上为镇星”;“北方黑色……其应四时,上为辰星”。《黄帝内经》还认为,岁运和五大行星视运动有关。《素问·气交变大论》认为:岁运太过,则运星北越;运气相得,则各行以道。岁运太过,畏星失色而兼其母;不及,则色兼其所不胜。五大行星的颜色有正常、兼其母和兼其所不胜三种颜色。这三种颜色都与岁运有关,体现了五星运行对人体的影响。为了适应天人相应理论,《黄帝内经》创立了四气调神养生大法及“子午流注”理论,就是要根据一年四时不同,一日一夜12时辰的不同,顺天应时,养好脏腑。
五、 关于“天人互泰”
“天人互泰”是“天人合一”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是指人与天、人与自然彼此保持安定太平、和谐美好的常态关系。《周易·文言传·乾文言》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吉”。这里的“与天地合其德”,即人与自然界要互相适应、相互协调,才能达到“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淮南子》认为,天行有常,天在其生成发展演变中有自身的规律,人的活动必须遵循天道自然的原则,否则就要受到自然的惩罚。《淮南子·要略》要求“和阴阳之气,理日月之光,节开塞之时,列星辰之行,知逆顺之变天人合一属于道家思想吗,避忌讳之殃; 顺时运之应,法五神之常。使人有以仰天承顺,而不乱其常者也”。在天道规律面前,应遵循客观规律,顺天之为;《淮南子》还强调,哪里能遵循天道,哪里就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哪里治理的不好,天就会降下灾异。《黄帝内经》把人体内在脏腑和外在肢体看成一个整体,也把人体生命和宇宙自然看成一个整体,将人体的生理病理与天文地理有序地联系在一起,强调宇宙自然的和谐协调对人体健康有益,人的和谐协调对宇宙自然也有益。人与宇宙自然,应保持和谐协调相处;人体的健康离不开“天”,更不能逆“天”而行。《素问·上古天真论》开篇就明确指出,天时、人事、精神方面应保持协调,要合天时,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合人事,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意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养肾惜精,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要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化规律,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调节好生活秩序以及精神活动。当前,医学正在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生态医学方向转变。天泰人安,铭记大道。“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当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我们要进一步善待宇宙自然,构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宇宙自然万物,友好相处的天朗气清的环境,像广阔的河水那样,滋润着万物,毫无私心,毫无偏意,像伟大的母亲那样,爱护着所有的生命,永葆宇宙自然万物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