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强的把孔子孟子的解读牵涉进这个文字,我们可能都错了
牵强的把孔子孟子的解读牵涉进这个文字,我们可能都错了。
义的繁体从羊从我,甲骨文写作羛,其本意是指不善之善即为义‘’
羛是由羊和弗组成,羊的本体在这里是指善,弗是指不,即否定或者矫正。即不善之善即为义,可以理解为不追求善的善,或者说义的本义是指我们不为名不为利所作的善就是义,直白的说,不为所求做善事就是义,这和佛家的不起心动念的善有着极其相似的寓意。
譬如今天常说的词语义演,义诊,义务,义卖等都可以从义的本字这里找到答案。
恰如天之无恩而大恩生。
羛字,恰如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之妙。
相类似的字如“武”,武字同样耐人寻味,止戈即为武,拥有罢兵的能力才是武,而不是攻伐杀生妄动干戈。恰如今时的某些大国动不动就妄生事端,其实并不懂得武字的玄妙。
会意字是汉字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的甚至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文字本身就涵盖了哲学和宗教,而有的汉字更是有着至关重要的民族认同!
譬如国字的演变,最早是“或”国学的内涵是,今时可以理解为有能力守护自己的邦国,可以称呼为邦,随着秦朝的统一,国字,表达的意思是邦国统一起来了。明白这个字,我们就容易理解,国家必须是统一的,国家必须是有武力的,明白一个国字,就很容易理解邓公说的主权问题不容谈判,香港必须驻扎我们的军队!国字为什么要有框?因为寸土不可失!
国有美玉为国,在个人看来时汉字发展历程中的曲折、错误的简化。国人喜欢美玉就是国?这和重文抑武的宋朝何其相似?难道是要用一个国字来提醒一个民族国学的内涵是,宋朝就是因为过分重视享受而灭亡的?玉,富裕了人才会有所追求的东西,以玉为重,莫不是要告诉今人,GDP就是国力?
没有武力空谈国力,岂不是笑话?
今天,我们的语文老师,和我们的入门教科书都不能很好的解读这个国字!
中国的很多汉字本身就有着宗教和文化,可能是我们在文化的传承中出现了断档或者误解。
汉字的本身就是中国的传统的文化和思想的一部分,文字的简化过程中,文字渐渐成了符号牵强的把孔子孟子的解读牵涉进这个文字,我们可能都错了,丢失了文字本身的含义。个人对文字演进过程有些歧义,文字的进化、简化、逐渐符号化是为了便于书写,但同时这种进化也让我们丢失了传统文化和思想国学的内涵是,这可能是历史的倒车。
除了这个义字,我们还能找到很多这样文化断档的文字。比如爱,等等,不胜枚举。
--------------------------------------------
2019年12月9日,教育部否定中小学恢复繁体字识读
是以关于这个义字重新做了下补充,个人不反对汉字的简化,但反对汉字不知所以,只为了简化而简化,反对汉字丢失了汉字本义和真义的简化,有些汉字的简化的确是导致了文化和思想的断层!
很多汉字的本身就承担着文化和思想的传承,而不仅仅是一个符号牵强的把孔子孟子的解读牵涉进这个文字,我们可能都错了,不仅仅应该以便于书写为目的,不然很多读书人只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不知其所当然!如果一定要汉字符号化,便于书写,为什么不要大多数人去学习草书或者速写?却偏要大多数人接受汉字的简化?孰轻孰重,孰伤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