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安门到底是由谁设计的?谁要知道!
众所周知,近现代以来,中国的建筑技术水平层层攀高,已经与世界顶尖科技接轨,中国建筑师、设计师也常常脑洞大开,鬼斧神工,但是中国最出名的建筑还当属那镇国的天安门,如今北京的天安门已经成为了中国的建筑象征之一,许多国家元首来中国首先要参观的就是那宏伟气魄的天安门了。
北京天安门的由来
北京天安门的地理位置不偏不倚,刚好坐落于北京中轴线之上,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城台一般作皇亲国戚观赏使用,城楼则能够让士兵们站岗放哨,战争时可守城而攻其不备,和平时可作皇宫而恢弘气派,现如今的天安门城楼正中门洞上方悬挂着巨幅画像,两边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巨幅标语。
天安门的历史悠久,要追溯到元朝至元元年,元世祖当时诏令以燕京作为京都修建了中轴线上的大都城,这便是天安门的最早期,也可谓初具形态,但是明朝大将徐达攻克元大都之后,天安门又数次更名修缮,作为明朝皇帝的皇宫使用,北京的天安门既有着悠久绵长的历史背景,也有着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所以天安门就经常成为国内外媒体的焦点引人关注。
北京天安门的设计者是谁
要知道从1988年我国真正对民众开放天安门城楼来讲,以前的天安门时严肃正经的皇宫,只对皇亲国戚开放,当真正有危难之时,经过皇帝亲自批准的军队才可以进入天安门、紫禁城驻守,保护皇帝的安全,一旦危险解除,驻守官兵就必须立即撤出,一秒都不能耽搁。但是,这颇具神秘色彩的天安门城楼到底是由谁设计的呢?
原来北京天安门到底是由谁设计的?谁要知道!,设计天安门的人名叫蒯祥,出生于江苏吴县,他的父亲是皇宫御用工匠师,从小耳濡目染之下,蒯祥就对皇宫建筑设计极为感兴趣,从小时候就展露出了极高的设计天赋,被皇宫里的人都称为"设计鬼才",后来蒯祥的父亲告老还乡之后,蒯祥就担任起皇宫修缮、建造的重任,被任命为"木工首",后来官职升迁被任命为"工部侍郎"。
年轻时的蒯祥虽然展露出很强的设计天赋,有着同龄人所比拟不了的木工手艺,但是仅凭这点并没有被皇帝看重,在皇宫木匠中也不是很起眼,但是蒯祥后来为什么成为了一方大师名匠,被皇帝所看好呢?
在永乐十五年,明成祖朱棣将都城从南京迁往北京,大兴土木,朱棣征召全国能工巧匠为其修筑宫殿,而年轻的蒯祥作为其中的随从人员先期北上,蒯祥觉得自己虽然不满20岁,但是却足以担此大任,所以也报了名想要为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让人吃惊的是,年轻的蒯祥居然通过了层层选拔,皇帝钦点其当选了当时最大面积皇宫的总设计师。
年轻的蒯祥被颁布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负责组织设计和承建当时皇宫正门的"承天门",也就是今天大家所熟知的北京天安门,这项大型工程在总工程师蒯祥的策划和设计下在永乐十九年终于向皇帝交工,承天门的城楼和楼台形状与今日大致相仿,但是规模比较小,这其实就是最早的天安门,原名"承天门",至此,天安门也初具规模。
在建成这皇宫正门之后,文武百官都感觉到恢弘气派,有皇室风范,永乐皇帝也龙颜大悦,赏赐总工程师蒯祥许多财富和家产,从此不满20岁的蒯祥便飞黄腾达了。
蒯祥木匠的高超工艺
据明史及有关建筑专著记载,认为年轻时候的蒯祥就已经在建筑学上的创造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古代建造师并没有什么精密的仪器供其测量和计算,但是蒯祥从小对数字十分机敏,他对尺度的把控十分精准到位有时候不需要测量,光凭这感觉和经验的判断就可以知道用哪些设计、尺寸、材料皇宫是谁建造的,而且建筑完成之后与设计图相比较也是分毫不差。
蒯祥的几何原理也掌握得相当好,木工技巧在建筑艺术上有都有其独到之处。要知道中国古代的建筑大多是木结构,建筑成功与否其关键就在于主柱和横梁之间的合理组合。当时蒯祥不论在用料、施工等方面都精心筹划,主张设计建造的榫铆骨架都结合得十分准确、牢固,让当时的承天门城楼历经风雨,数百年不倒。
蒯祥的动手能力和艺术审美鉴赏也非常厉害,通过他手中做出来的东西都非常精巧,看起来也是生龙活虎,东西质量也比那些木匠老人做出来的东西好上一些。虽然蒯祥年纪轻轻,却也担任了天安门的"总工程师",民间因此称他为"鲁班再世"北京天安门到底是由谁设计的?谁要知道!,皇室听说了"鲁班再世"这个称呼也十分欣赏皇宫是谁建造的,于是便赐给了蒯祥"蒯鲁班"这个名号。
"蒯鲁班"已经是对一个木匠手艺人来说的最高称赞了,但是蒯祥却没有因为赞美而迷失自我,他依然精雕细琢,有着大国工匠之风范,之后又依次承建了许多皇宫建筑,为后代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后来通过学习蒯祥的木匠雕工本领,学习他木工技术的人还成立了一个"香山帮",将蒯祥供奉为祖师爷,日夜烧香供奉。
蒯祥的手艺、技术得到了大家广泛的认可和肯定皇宫是谁建造的,在当时甚至民间流传着但凡一个恢弘气派灭有瑕疵的建筑,没有一个是他不参与的,比如说是乾清宫、坤宁宫等等皇宫大建筑,这些伟大的建筑都是在他的手上设计、建造出来的。
但是后来承天门遭到了一场非常大的火灾,只得重新修建,在重新建的时候将这座建筑改成了一座宫殿的样式,于是它已经开始基本具备了现在天安门的风采。直到清朝,天安门在战争中实在损毁的严重,在第二年就被重建了,在这一次重建中,前前后后整整费了将近六年时间,随后这个建筑也就直接改名成为了天安门。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天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