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巨型绘画的艺术长廊,你去过几个?
人们眼中的布达拉宫,无论是石木交错的建筑方式,还是宫殿本身蕴藏的文化内涵,都有其独特性。布达拉宫总能让到过这里的人留下深刻印象:花岗石墙身、木制屋顶、窗檐的外挑设计、铜瓦鎏金装饰和经筒、宝瓶、摩羯鱼、金翅鸟脊饰……这一切使整座宫殿显得富丽堂皇。大殿内的壁画亦是布达拉宫一道别致的风景。在这条堪称巨型绘画的艺术长廊内,有关于西藏佛教发展史的绘画,有五世达赖生平、文成公主进藏的绘画,有西藏古代建筑的绘画。
一、历史悠久的恢弘建筑
白宫
红宫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时期),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17世纪(五世达赖喇嘛时期)重建后,布达拉宫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住息地和政治文化中心。布达拉宫主体建筑分白宫和红宫,主楼13层,高115.7米,由寝宫、佛殿、灵塔殿、僧舍等建筑组成。白宫横贯布达拉宫两翼,为达赖喇嘛起居地,有各种殿堂长廊,华丽精美,墙上有佛教故事绘画,多出自名家之手。红宫居中,供奉佛像、松赞干布像、文成公主像以及历代达赖喇嘛灵塔,嵌有黄金珍宝,上绘彩色壁画,金碧辉煌。整个建筑群占地10万余平方米,房屋数千间,布局严谨,错落有致,体现了西藏建筑工匠的高超技艺。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宫殿建筑图纸,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坚实敦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巨大的鎏金宝瓶交相辉映,红、白、黄3种色彩对比鲜明,体现了藏族古建筑的特点。布达拉宫是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
二、坚固华丽的结构造型
布达拉宫整体为石木结构,宫殿外墙厚2米~5米,其基础直接埋入岩层。墙身全部用花岗岩砌筑,高达数十米,每隔一段距离,向墙内灌注铁汁进行加固,增强了墙体的抗震能力。
布达拉宫的屋顶和窗檐为木结构,屋角翘起,铜瓦鎏金。闪亮的屋顶采用歇山式和攒尖式设计,具有汉代的建筑风格。屋檐下的墙面装饰是鎏金铜饰,其形象都是佛教法器式八宝。柱身和粱仿上布满了鲜艳的彩画和华丽的雕饰。内部廊道交错,殿堂杂陈,曲曲折折。置身其中,如同步入神秘世界。宫殿的设计和建造根据高原地区阳光照射的特点,墙基宽而坚固,墙基下面有四通八达的地道和通风口。
屋内撑架由柱、斗拱、雀替、梁、椽木等组成。铺地和盖屋顶用阿尔嘎硬土,各大厅和寝室顶部都有天窗布达拉宫巨型绘画的艺术长廊,你去过几个?,便于采光通风。宫内的柱梁上雕刻着各种花纹,墙壁上有2500多平方米的彩色壁画。大殿内的壁画亦是布达拉宫内一道别致的风景。
三、建筑的经典结合
布达拉宫的建筑艺术是数以千计的藏传佛教寺庙与宫殿相结合的建筑类型中最杰出的代表宫殿建筑图纸,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特例。传说这座辉煌的宫殿始建于公元7世纪,当时西藏的吐蕃王松赞干布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在红山上修建了9层楼宫殿1000间,取名布达拉宫。后来,由松赞干布建立的吐蕃王朝灭亡后,大部分宫殿被毁于战火。公元17世纪,五世达赖建立噶丹颇章王朝后,于公元1645年开始重建布达拉宫。以后,历代达赖相继进行扩建。于是,布达拉宫就有了今日的规模。
独特的布达拉宫是神圣的。在今天,每当提起它,人们都会很自然地想到西藏。在人们心中,这座凝结着藏族劳动人民智慧的古建筑群,以辉煌的雄姿和藏传佛教圣地的地位成为藏族的象征。
四、布达拉宫为何稳如磐石?
巍峨壮观的布宫主楼有13层,高170多米。这座用无数石块累积而成的宫殿在风雨中历经千年,仍稳如磐石。如此高的高度,如此大的体量,如此长的时间,布达拉宫究竟是怎么做到稳如泰山的?
首先是坚实的地基确保了布宫的安全,方块石头垒起厚厚的地垄墙,不计其数的地垄墙给布达拉宫支起了坚实的基础。
布达拉宫的宫墙更是托住了其巨大的体量,其精妙设计亦让建筑师叫绝。丁长征说,深入岩层的墙基最厚达5米以上。宫墙往上逐渐收缩,到宫顶时墙厚仅1米。上百米的高墙平整如刀削,令人叹为观止。
有历史文献记载称,为确保布达拉宫坚实永固,其部分墙体的夹层内还注入了铁汁。
“墙体使用的‘白玛草’也大大减轻了墙体的重量。”丁长征介绍说,“白玛草”富有韧性,还有隔热、通风、不被虫蛀的特性,被染料染成红色作为墙体的一部分。
五、神圣布达拉宫为何积存垃圾?
在佛教信众的眼里,布达拉宫神圣不可亵渎。而这个神圣的地方,却积存了大量垃圾。上世纪80年代,布达拉宫第一期维修时,因为要清点所有物品,工作人员对布达拉宫进行了彻底清扫。据回忆,载重5吨的卡车总共从这里拉走了十几车垃圾。
布达拉宫内确有不少垃圾,而且这些垃圾大有来头,有的甚至长达数百上千年。这里的垃圾主要分布在地垄里,或留在库房内。
地垄施工时有些废弃的建筑材料残存在其中,由于部分地垄并不具有实用价值,这些垃圾也就未予以清理。还有一部分垃圾是地垄墙体风化的产物:起凝固作用的黏土经历千百年后粉碎留下;还有同样起连接作用的椽子腐朽断裂后掉下来,由此形成了地垄里的垃圾。
库房里的垃圾则缘于当地的生活理念和认识。藏族人认为布宫是佛教的神圣之所,布宫内的东西样样具有神性,因而将垃圾丢出会倒霉。因此,一些垃圾会被堆积在不常用的库房里。时间长了,老鼠等小动物不请自来,垃圾堆成了他们的乐土,自然还会贡献一些排泄物。
布达拉宫里到处都是宝,时间久了谁也记不起这些库房里到底还有什么东西。再加上有些贵重的小物件很容易与垃圾混在一起,这样一来库房里的垃圾更不敢随便倒了。否则一不小心就极有可把一件稀世珍宝给当垃圾扔了。
工作人员的这种担心还真不是多余的。丁长征说布达拉宫巨型绘画的艺术长廊,你去过几个?,在布宫第一次维修清理垃圾时,工作人员不敢大意,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过滤了一次这些“古董”,里边居然发现了珊瑚、绿松石和银币等不少宝物。
六、地垄,布达拉宫与众不同的地基
布宫那些置于金顶之下,色彩绚丽、绘有吉祥图案的斗拱是典型的汉式建筑元素,斗拱是一种标准化的构建形式,仅由四种基本模块便可以拼出千变万化的复杂形式,用于柱子顶端支撑屋顶,起到了分散受力的作用,使建筑结构更加稳固。但在布达拉宫,这些斗拱只用于金顶下方,层层叠叠地堆积起来做装饰,最多的地方垒叠多达13层,具体数量与佛教的时轮法规吻合宫殿建筑图纸,复杂而华丽。这些斗拱总共有两种样式,根据外形被称为象鼻斗拱和猪鼻斗拱,别有一番趣味。
布达拉宫的整个建筑并没有图纸,后来出现的布达拉宫平面图等都是靠后人测量绘制,当时维修部的强巴格桑部长带领工匠一间间测量房间大小的过程中,无意间发现了以前从未看到过的建筑部分,即地垄。
布达拉宫建在北高南低的红山上,为了使布达拉宫基础坚固稳定,增加建筑的底层面积,工匠们先在山坡地基上纵横起墙,上架梁木构成小房,俗称“地垄”。不但宫殿、经堂、学校和僧舍等建筑设有地垄,前后坡的登山道和东西庭院也建有地垄。换句话说,地垄就是布达拉宫的地基,将其大部分建筑架在了一个宽阔的平面上。
七、独特的修缮工艺
根据藏历计算,布达拉宫在特定的时间,从头到尾都会进行相关的修缮。
我们看到的红黄白三色的外观,可不是普通的颜料,这可是别有讲究。布达拉宫管理处宗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