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的婚姻礼仪与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方式
周朝男婚女嫁的礼仪都有哪些?对后世的影响有多大?
随着周朝文化的全国普及,很多地区都接受了周朝这种带有明显等级特征和神学特征的婚嫁礼仪。当然,有些习俗与商朝时期还是没有多大改变,只是加入了很多带有地域特色和制度特色的流程。因此,人们才没有过多的激烈反映和抵制的行为。而没有出现这些行为,其实也与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方式有关。
中式婚姻
男婚女嫁一直是很重要的大事,无论是对于家庭还是社会。对于家庭来说,婚姻是家庭人丁兴旺的保障,不管是平民还是贵族,都非常看重婚姻。在经济上,可以使男女两家互通经济和交流,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在文化上,不同地区男女的婚姻也有利于两地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文化的融合;在政治上,婚姻意味着产生一个新的户口,统治者又多了赋税的对象。而对于贵族来说,婚姻则有利于贵族家族之间加深联系,提高和巩固贵族的政治地位。由此可见,婚姻的重要性是多方面的。
婚姻
西周的婚姻礼仪主要承袭自商朝,因为地域特色和制度特色,又有了新的改变,但总体上来看,显得更加的规范和有仪式感。据《仪礼》的记载,当时的婚姻已经在普遍实行“同姓不婚”和“匪媒不得”的原则,并且禁止男女自由结合。其中,“同姓不婚”是为了防止近亲结婚,这是人类社会随着不断的发展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可以保障家庭人丁的健康和繁荣昌盛。
良媒
而“匪媒不得”,则是再说没有媒人保举的结婚,都不可能实现,这是为了禁止男女自行结合,防止出现近亲结婚的惨剧。除此之外中式婚嫁礼仪,也能一定意义上保证结婚对象尽量门当户对中式婚嫁礼仪,这对于男女双方来说都非常重要,可以保障婚姻后的生活不至于有太多变数。
卫风-氓
一般的男婚女嫁,都需要经过六个程序,这也被称为“六礼”,分别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徽、请期、亲迎。
男家求婚的话,必须要派媒人去传言沟通,也就是履行“匪媒不得”的原则。在诗经《卫风·氓》中也有相应描写:“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这就是在说没有保媒的后果。而“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更是在向人哭诉没有良媒之后生活的不幸福。由此可见,嫁娶做媒对婚姻的非常重要。
新娘
若是有了媒人后,也需要女方家庭来对男方家庭或男子进行评价周朝的婚姻礼仪与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方式,如果答应这门婚事,男方需要将大雁作为贽见之礼,也就是纳采。通俗来说就是回应婚事可成,而之所以用大雁来作为信物,笔者认为周朝的婚姻礼仪与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方式,应该是把“女子”比作大雁,表示她以后也可以回到自己的娘家。在女方家庭接受彩礼后,就需要询问对方的姓氏和女子的名字,谓之问名。
接亲
此外,男方还需要在宗庙去占卜,看这一婚事是否吉祥,如果占卜的结果为吉,那就可以接下一步程序,即纳徽,而请期和亲迎也是接下来要走的程序。通俗来说就是确定婚姻的赠礼和婚姻的日期中式婚嫁礼仪,等到婚期的这一天,由男子去女方家庭亲迎。而这一系列完整的程序,一般也只有贵族可以完成,普通民众就简单许多。
现代-传统婚礼
而这些婚嫁的礼仪,一直在不断延续着,就算是到了现代社会,人们也依然保持着很多周朝时就有的礼仪。只不过,随着婚姻的自主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类婚姻已经被社会所淘汰,而被自由恋爱所替代。但是纳吉、纳徽、请期、亲迎这四个程序却仍然被保留下来,来体现婚姻对人生的重要性和神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