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和创新的思想激发新时代文学进步的动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应当如何响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塑造鲜活立体的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创造更多更丰富的符合当下审美要求和时代要求的优质精神食粮?面对这些问题,新时代文学首先要认识到其肩负的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使命,以传承和创新的思想激发新时代文学进步的动力。

“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文学创作既需要从当代生活中挖掘底蕴,也要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血脉。中华民族留下了悠久的历史与传统,是文学创作的文化宝库,更是激励华夏儿女走好新长征路的精神力量,新时代文学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能量才能坚定对创作的自信、对作品的自信、对文化的自信。

进入21世纪以来,中西方文化的碰撞越来越激烈,这种冲击与动摇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生命力。“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中国文学发展,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新时代的文学是传承与创新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文学,创新是对传承的进化,传承需要与创新结合来适应新时代不断变化的文化需求。因此,新时代的文艺创作必须平衡好创新与传承的关系,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创新需要找寻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价值所在以传承和创新的思想激发新时代文学进步的动力,并利用当下新的传播手法与策略,与新时代的社会发展、文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在创新中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两者互为支撑、互为动力。只有正确理解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新时代文学的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希望大家勇于创新创造,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这给文艺工作者指明了方向,要把创新融入文艺创作的整个过程,才能保证新时代新文艺的生命力。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坚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取更多的文化营养,取其精华激活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生机与活力,让自己的文学创作饱含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体现出新时代的斑斓色彩。要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结合,充分借鉴外来的优秀文化与文明成果,从中挖掘出可为我用的文化精神。要改进传承形式、传播方式,将优秀的文化遗产数据化、数字化,着力推动传统文化的教育普及,用自己的文学作品讲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让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万户千家。

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要求文学创作者同时要注重人民性、民族性与时代性,如此才能更好地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万千人民群众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直面考验、鹰击长空,展现出伟大的发展力与创造力。文化创造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实践是传承和创新的原动力,其在文学作品中自然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主体地位。故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像习近平总书记经常提到的路遥、柳青等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那样,投身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笔墨讴歌伟大的新时代、赞颂伟大的人民群众,让文学成为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的号角,描绘鲜活、丰满的人民形象,书写新时代的新史诗。同时,坚持从人民群众当下的生产生活实践入手,获取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灵感,使创作出的文学作品能够反映新时代人民的心声与呼声,体现出新时代文学创作的社会性。从民族性这一角度来讲,文学创作要从中华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把其中的积极元素融入创作之中,从各民族的文化厚土中汲取养分,注重自然、地理、历史、民间文化等各个知识层面的学习,不断丰富拓展文学作品的内容和精神。

新时代文学的传承与创新还需要用好融媒体时代的机遇与便利。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既增加了文学作品的传播方式,又改变了很多文学工作者的写作方式,甚至重塑了文学创作的环境。例如,作为新兴的文学创作类型,网络文学借助融媒体的力量,在军事、玄幻、言情等文学领域充分展现着创新的魅力,拥有庞大的读者队伍。新时代的文学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新旧媒体融合的必要性,积极主动地融入融媒体传播格局之中,树立融媒体思维。新时代的文学媒体工作者,也应该建立传统文学作品的转化机制与体系,帮助创作者将其创作的文学作品与影视剧、网络游戏、多媒体视听等形式结合起来共同发展,使文学的创造力发展为文化和文艺的创造力,从而形成文艺作品全新的价值链,构建更具活力、更为多元的文艺新格局。同时,也要借助媒介融合创造文学创新的新平台,做到以新技术打破传统范式,创新文学载体、创新呈现方式、创新交流方法,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传承和创新的思想激发新时代文学进步的动力,激发新时代文学新的旺盛生命力,促进文学的发展。要用好融媒体时代的机遇与便利,拓宽文艺传播的平台与渠道,使新时代的文艺在更广阔的空间实现创新。

新时代文学的创新还应探索自媒体与文学创作的共生互动。自媒体凭借方便、快捷、门槛低等特点,已经成为社会公众表达自我的重要渠道与平台,海量的自媒体以贴近生活、平易近人的朴素表达形式展现普罗大众的微观生活,往往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引发社会热议,并拥有了众多的受众。如火爆海内外的美食博主李子柒就用自己的短视频作品充分展示了中华乡村文化生活,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典型。再如,为数不少的高校、文学报刊创办了专业性的文学订阅号,众多作家、文艺工作者推出了个人自媒体账号,与读者交流、推荐新作,形成了新时代文学创作与现实生活的交流,使文学工作者与受众、文学作品与市场形成了互动的共生体。新时代的文学工作者要抓住自媒体时代的机遇,在坚守文学本质的基础上,充分用好自媒体的传播优势,有选择地创新,以更符合新时代发展规律的方式推动文学的传承与创新。

新时代是前所未遇的时代,是社会变革最为深刻的时代,也是实践创新最为宏大的时代。这种伟大的社会变革与创新给予了文学创作者强大的动力与广阔的空间。新时代的新征程上,文学工作者们要敢于、善于接受新生事物、新的知识中国文学发展,发现社会新的变化,适应新的传播方式推动文学创新发展。要学会在总结并传承历史文化、挖掘规律性知识的同时,大胆地吸收文艺创作前沿性的成果中国文学发展,及时创新文学创作的思路,发现传统文化资源的独特之处,以新的内容、新的构思、新的题材和新的表现手法去完成创作。

(作者系宁波财经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