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和谐思想的逻辑主线即思维理路作

儒家和谐思想作为积淀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和凝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今天仍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思想资源。儒家和谐思想丰富而深刻,当代学者从不同角度作了研究和总结,本文试从儒家和谐思想诸多方面所贯穿的逻辑主线即思维理路作一初步梳理,并从中寻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有益启示。在道德内化问题上,儒家所倡导的“修身养性”、“正心修身”正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儒家基于“行道又得于心者”及“为仁由己”的认识,强调通过格物、诚意、正心、修身的方式,来增进理性、陶冶情感、磨练意志、完善人格,以实现明德于心、“正心”、“诚意”,并强调“所谓诚其意者:儒家和谐思想的逻辑主线即思维理路作,毋自欺也”[11],表明道德内化不再是主体被动地接受外在性规范的过程,而是一个通过主体自身的内在要求与外部影响交互作用,使外在的规范融合于主体意识,并转化为内在人格要素的过程。只有完成道德内化,才能实现由纯粹的他律性向他律与自律合一的转变。为此,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社会制度的合理安排,而且也要注重社会成员精神价值的提升和良好心态的养成,把社会成员的身心和谐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重视道德践履,培养成己成人的社会责任感。

道德修养作为一种教人为善的手段,不仅要通过道德内化培养人们的自省精神和自律意识,而且还要引导人们进行积极的道德践履,因为如果已有的道德知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向不能应用于现实的道德生活,不能有效地协调现实的道德关系,那就只能停留在精神层面,还不能客观化、物质化,那么,这种道德修养就不具有现实的意义。只有将道德修养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不断坚持下去:儒家和谐思想的逻辑主线即思维理路作,形成道德行为习惯,才会有实际的价值,才会发挥应有的社会作用。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道德践履的重要性。在这一点上,儒家的“明德行仁”、“修己安人”、“成己成人”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儒家在强调“正心修身”、“明德成仁”的基础上,十分重视“行仁”即道德践履的重要性儒家思想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在儒家看来,成己是为了成人,“明德”是为了“行仁”,行仁的目的则是为了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乃至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的群己关系,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体现了这样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诉求。在道德践履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儒家倡导的“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崇尚信义”、“重义轻利”、“追求公平”、“仁民爱物”以及“为政以德”等思想都应成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宝贵思想资源。

重视礼仪规范,培养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文明礼仪一向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不知何时,文明礼让的风尚正在一些人身上淡化。诸如乘车不排队、过马路不遵守红绿灯、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随处可见,甚至连我们一直崇尚的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也在一些人那里变得模糊,某些不守礼仪的行为甚至影响了中国人的国际形象,一些国家用中文标示的诸如“请勿吸烟”、“请勿喧哗”、“请勿插队”等警示语,让身为中国人的我们感到十分尴尬。现实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在这方面,儒家的礼治思想虽然有专制和不平等的落后成分,但其中所包含的崇礼尚礼的精神却值得我们很好地借鉴。正如孔子所言:“不学礼,无以立”[4],是立身之根本。“礼”因“德”而生,“德”因“礼”而存。一个人处世为人,当知礼行礼,因为礼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准则,是道德规范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遵守礼仪,可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融洽气氛、增进和谐。以礼相待,礼让为先,才能减少磨擦、冲突,才能维持合理的社会秩序。因此,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文明礼仪教育,使每个人在言谈话语、举止行为、待人接物等方面都能遵照一定的礼仪规范,成为人与社会和谐的自觉推动者。

重视生态教育,培养敬天爱物的生态情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全社会都在积极行动。然而,纵观人们在生态方面的所作所为,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是生态责任意识淡薄、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知行背离”现象严重等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当然很多,但最主要的是生态教育力度不够,人们还缺乏对自然生态发自内心的道德情感,因而在实践上还缺乏生态保护的自觉性。为此,我们要大力加强生态保护的普及教育,通过教育,一是提高人们对自然生态的感知认知水平,即充分认识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一体性及自然自身化育万物的生态规律;二是在对自然生态深切感知认知的基础上,培养一种对自然生态的深厚道德情感,即敬天爱物的生态道德情怀。在这方面,儒家的生态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孔子的“知天畏命”、荀子的“循道不贰”等思想表明,在认识自然及其规律的基础上而产生的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是人们生态自觉的思想根源;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孟子的“仁民爱物”、董仲舒的“鸟兽昆虫莫不爱”等思想,则是在对自然生态深切感知基础上而生发的浓厚的生态道德情怀;有了这种发自内心的生态道德情怀,才会有惜物节用的生态行为取向,这就是“弋不射宿”、“惠而不费”、“不违农时”儒家思想与和谐社会的关系,“谨其时禁”、“不夭其生,不绝其长”等生态资源节用思想,而秉持这种惜物节用的思想去“参天地之化育”,就能够成就自然自身的生态完美性,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在吸收和借鉴儒家和谐思想的过程中,还应深刻理解其和谐思想的实质,即“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辩证态度。我们所要建立的和谐社会,不是否定差异、抹杀个性的盲目苟同的社会,而是包容差异、鼓励个性的不同因素相济相成的社会,只有坚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才能既化解矛盾,又充满活力,在动态发展中不断达成新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