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墨画的层次变化及发展趋势(哲学论文)

中国水墨画看道家哲学对美学的影响

中国水墨画看道家哲学对美学的影响是小编为各位哲学的同学准备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

摘 要:中国的水墨画以其独特的单纯性、朴素性、自然性等特征在世界画史上独领风骚。

无论是形式上的独具匠心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还是其深刻的内涵底蕴,都融汇了先秦道家的自然哲学观思想,具体表现在水墨画以自然为本体的哲学观、崇尚自然美、反对人为、以及通过“虚静”、“物化”的方式进行审美观照实现恢复自然的目的等观点。

关键词:水墨画;自然;道家思想

水墨画作为中国画的一种,是指纯用水墨所作之画。

墨的浓淡变化就是色的层次变化,它最显著的特征在于画家对色彩的独特理解――“墨即是色”,就是指色彩缤纷可以用多层次的水墨色度代替之。

北宋沈括《图画歌》云:“江南董源传巨然,淡墨轻岚为一体。”说的就是水墨画。

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_道教音乐的美学思想_道家学派音乐思想

唐宋人画山水多湿笔,出现“水晕墨章”之效,元人始用干笔,墨色更多变化,有“如兼五彩”的艺术效果。

此法相传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清及近代以来续有发展。

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

水墨画在审美创造上力求朴素自然、遗形取神、寄情写意、虚实相生、以静显动、以小见大的审美效果。

而这些恰恰是在道家的自然哲学观的影响下生发出来的,这些特征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古典文论史。

水墨画作为凝聚道家自然观的典型,长期以来在中国绘画史上占着重要地位。

我们无论是在水墨画的审美创作还是审

美观照的过程中都无时不刻的能感受到先秦道家的影子,尤其是其自然哲学观的影响。

一、在水墨画创作的终极目的上体现了“道法自然”的本体论思想。

中国古代画论要求作品蕴含并能体现出自然万物的最高境界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即――道。

这最高境界的“道”到底是什么呢?老子在(《老子》25章)云:“有物混成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而《周易・系辞上传》也说:“生生之谓一。”这里的“一”和“道”具有相同的性质。

无论是“周行而不殆”还是“生生”都说明“道”是按照自己本来的样子不断运动变化的,体现着一种源源不断,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而“自然”就是事物本来的样子。

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_道教音乐的美学思想_道家学派音乐思想

一幅成功的作品是画家们细心体察自然万物后主观情怀的自然流露,这一创作过程恰恰暗合了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中国水墨画的层次变化及发展趋势(哲学论文),道法自然”的观点。

另一方面水墨画对审美对象无色彩的显现会激发人们去想象自然中它应该有的色彩。

这突出体现在水墨画虚实相生的特征上,因为水墨画中的.实体部分能够激起人们按照事物本来应该有的方式或状态去想象,这种有无相生、虚实结合的效果恰恰使小小的一幅画鲜明生动起来,能让欣赏者发挥无限的想象力去感受到整个宇宙万物的源源不断,静默流动的生命之气。

石涛在他的《一画论》中也云:“一画也。

无极也。

天地之道也。”这里“一画”等于“无极”。

等于“天地之道”。

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_道家学派音乐思想_道教音乐的美学思想

石涛也认为作画的最高境界就是要表现出自然万物生生不息的“天地之道”,也就是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所论述的“同自然之妙有”。

二、在水墨画的创作元素――色彩的运用体现了道家“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朴素自然观。

首先。

老子认为“自然”是万物的最佳存在状态。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5章)[1]中国水墨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样式,它与一般的山水画有很大的区别。

道家学派音乐思想_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_道教音乐的美学思想

它是以水墨代替青绿着色。

张彦远说:“夫阴阳陶蒸,万象错布。

玄化无言中国水墨画的层次变化及发展趋势(哲学论文),神功独运。

草木敷荣,不待丹绿之彩。

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

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

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

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历代名画记》卷二)水墨的颜色正合道的朴素之特征,道生万物与墨生五色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水墨画摒弃自然界的五彩之美,而以单纯朴素的墨色渲染出世间万事万物的另一番别致情貌。

其奇异之处.正如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