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中国先秦文化的扭曲错乱是什么样的?

本文约4200字

阅读需要10min

一、前言

天道思想中,万物之于天下,只有位置,没有等级。

有不少人认为中国的封建思想,习惯性的将人分为三六九等,并且以此为理由,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进行大肆的抨击。

这都是不深刻理解中国先秦文化所导致的误解,也是后世对先秦文化的扭曲误用导致的评判错乱。

二、道儒法的源流

大道裂而百家出,这是了解中华先秦文化的一个基本前提。

不理解这个前提,就无法理解先秦诸子百家为什么突然就在较较短的时间内突然集中性地涌现出来这一现象。所有伟大的思想,并不是拍脑袋凭空产生的,一定是在实践与总结理论的反复中,逐渐形成的。

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比较相似的,就是民国时期,各种是想学派,各种救国的政党思想,都在这一时期集中的涌现,但是我们回过头发现,这些诸多救国思想,极少有自己的原创,几乎都是开眼看世界后的模仿和借鉴。

所以说,百家争鸣,各家原创的非常少,都是在思想源流上有所承袭关系。

三皇至五帝,五帝至三王,这些都是华夏民族相对来讲比较遥远的历史。

这些历史有一些特点:第一,器物文明的发展相对较慢,生活节奏非常之慢,活动范围极其有限;第二,治国的文献典籍,也就是《道德经》中讲的天下神器的传承相对后世来说非常的稳健;第三,因为天下神器的传承比较稳健,所以每一个执政时期,或者是每一个统治朝代都非常悠久,或者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每一个统治时期的国祚都非常之长。

后世在夏商周时期,文献典籍有过集体大转移的现象,这其实说明在传承上已经不那么稳健了,在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天下神器被战乱冲散了,就好比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在战争年代解散了,各个不同的学院分散到了不同的地方,相互之间各自成说,相互争鸣,这就是百家争鸣的本质和根源。

在上古时期,天下的治理手段主要是用道,也就是《黄帝内经》中讲的上古天真之人的生活方式,也就是《道德经》中讲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样子。

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作《黄帝内经》等。衣冠服饰,音律典籍这些都是礼乐文明的重要载体。到了黄帝时期,才慢慢辅助以儒,这个时期是天人未分,道儒并用。

而到了唐尧至皋陶时期,才会有相对明显的司法,皋陶架构了中国最早的司法制度体系,例如五刑、五教。

皋陶强调“法治”与“德政”的结合,形成“皋陶文化”,成为后世儒家和法家思想产生的重要精神渊薮之一。所以,皋陶也被后世尊为“中国司法始祖”。

所以从整个早期的华夏历史来看,从三皇到五帝,再到三王,是从道儒法依次展开的。

而从后世的华夏历史来看,也是从三皇之学的集大成者之后,出现周公之学的集大成孔子,再出现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依次也是道,儒,法这样的源流展开的。

也就是说,天下秩序,开始是天道守不住,才出现人道的儒,儒也守不住,才不得已用法。《道德经》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这一点也是完全可以和历史印证上的。

所以儒的源头在道,法的源头也在道。这一点从孔子师从老子,以及孔子追求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道德经》讲的“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在义理是高度一致的。

此外,韩非自己写的《解老》、《喻老》,以及《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说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

此外,韩非师从儒学大师荀子,荀子隆礼而重法,主张德刑并用,是儒家学者中最为重法者。这种观点与后来的法家对于法律功能的看法不无二致。

司马迁以老子“深远”,说其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并将其与申、韩同传,也勾勒出道、法两家嬗变传承之关系。

因此,道为儒、法之本,儒、法为道之末,这是道儒法不可不知的源流关系。

三、华夏文明的天道思想

要想理解透彻道家的天道思想,必须回归自然,深入研究自然。

下面就从生命学科的角度来谈一谈天道和人伦秩序。

宇宙中的日月星辰运转有其秩序,太阳东升西落,月亮有阴晴月缺,地球有四季轮转,这都是宇宙和天地级别的秩序。

地球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与生态系统紧密相关的几个关键词就是相互、动态、稳定、循环。这也是包括人在内的天下万物生死循环的秩序。

也就是说,大到宇宙,小到地球上的生物圈,食物链,万事万物,包括每个物种,都是有其在整个宇宙秩序中的位置的。注意,是秩序和位置,不是等级。

道家思想其实就是关于宇宙天地,以及天下万物秩序运转规律的思想,只是用词没有那么现代化,分支化,细碎化。同样,研究这种天下万物运行秩序的目的,就是使万物各安其位,各得其所,是天道秩序更好地维持和运转。

什么叫悖逆天道秩序呢?就是天下万物不在各归其位,各得其所,天上的鸟儿像往海里游,水里的鱼儿想在天上飞,这就是天道秩序的崩塌。

而儒家思想,其实就是将人,从天下自然界中独立出来,不再像道家思想一样去研究人与天地的自然秩序,而是重点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秩序,政治秩序。

这种秩序的构建,不是平地起雷,而是深深的参照道家的天下万物的天伦秩序,而建立起来的一套人伦秩序。

例如,自然界中所处的食物链层级越高,数量越稀少,所以人的政治秩序也基本是金字塔型的。太阳照耀天地万物,天子照耀天下百姓。这也讲的是秩序和位置,而不是侧重的等级,等级只是一个外表,是为了服务于秩序的,这一点在法家的韩非那里体现的尤为明显。

儒家认为,道为儒之本,儒为道之末,天下万物皆有其秩序,人也一样。

为什么要维护人伦秩序,儒家认为,因为有秩序才有稳定,才有和谐,万物才能致中和,才能生生不息。

天地万物都有其秩序,人为万物之一,所以也应该有其秩序,而且道家和儒家思想理论的区别,人伦秩序理所当然的参照并归属天下万物秩序的一部分,这是理解儒家思想关于人伦秩序的核心所在!

构建和维护一种怎样的秩序,又是关键所在,构建一种压迫的、奴役的,殖民的,掠夺的秩序,远不如构建一种“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秩序。构建一种合乎天伦的秩序,远胜于构建一种有违天伦的秩序。

从儒家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来看,这是一种非常超前的人伦政治思想,意思是在儒家思想中,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天下百姓是不可更换的。

所以,先秦的儒家思想不仅没有刻意地维护统治者,贬低百姓,他们奔走呼号为了维护的,是天下的正常秩序,本质上这种正常秩序的最大受益者不是统治者,而是百姓。因为只有良好的秩序,才会更好的保护弱者。

也有不少人认为儒家思想看不起百姓,把管理百姓成为牧民。从宇宙秩序的角度看,这依然是等级服务于秩序的表现,自然界的食物链都会分个高低,统治与被统治,都是由天定的,儒家要做的就是仿照天伦建立维护一套人伦秩序,让万物各安其位,和谐之至。

如果该被吃的不想被吃,该被管理的不想被管理,这样就是失序,失序就意味着崩塌和紊乱,这样天下万物最终的宿命将会一起消陨。

《道德经》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相比道家的冷酷和无私大爱,儒家其实对天下百姓才真的温情脉脉,慈爱有加。

而且儒家思想认为“君使臣以礼道家和儒家思想理论的区别,臣事君以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看到没,都是对等的,不是绝对的压制和服从,你就算是帝王,你如果不以礼相待臣子,臣子是可以不伺候的,这就是先秦儒家思想。

以至于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心腹;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依然是对等的关系,你不好好对我,我也不好好对你,你是国君也不行。

在《韩非子·爱臣》一篇中讲到:“人臣太贵,必易主位;主妾无等,必危嫡子;兄弟不服,必危社稷”。

大臣的地位太尊贵,一定会改变君主的权位;王后和妃子没有了主次等级,一定会危及正妻所生的嫡子;王子之间弟弟不服从兄长,一定会危及国家的安定。

这相比与儒家的对等关系来讲,才更加侧重于等级关系,也就是说,君主相对于臣子,需要绝对的保持权威,地位,后宫的正妻与侧室也需要有所区别,嫡长子和庶出也是需要有差别,这虽然是等级的体现,但是这是法家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

韩非提倡这些思想,主要是要维持君王的权威,地位,这样才不会危及国家政权,国家才不会动荡,才能更好地实现至治之世。

《韩非子》一书中,通篇都没有讲,君王实现这样的等级划分,是为了自己的享乐,为了家天下的私欲。如果讲先秦法家思想理解为为了维护君王的专制和享乐,那就太矮化了脱胎于天道的法家思想了。

恰恰相反的是,《韩非子》一书,在很多篇幅都讲到君王的亡国之兆,例如《韩非子·十过》篇中讲:不致力于处理国家政事而沉溺于靡靡之音,就是使自身走上末路的事情。沉溺于女子的轻歌曼舞南怀瑾老师:中国先秦文化的扭曲错乱是什么样的?,不管国家政事道家和儒家思想理论的区别,就是亡国的灾祸。离开朝廷去边远地方游玩而又不听谏士的规劝,就是危害自身的做法。

例如《韩非子·亡征》篇中讲:君主喜好修建宫殿台榭和池沼,爱好车马服饰和玩赏之物,总是使老百姓疲劳困顿,榨取挥霍老百姓的财物,国家可能会灭亡。轻慢侮辱大臣,对待叔伯和兄弟无礼,使百姓辛劳困苦,杀戮无辜人士,国家可能会灭亡。

韩非是一点也没有惯着君王,而是在极力地要求君王是一个贤明的君主,即教会君王应该做什么,也阐明君王最好不要做什么,这些目的都是为了不使国家灭亡,而是为了使国家治理的更好,老百姓都过太平日子。

所以,我们一定要理解天道思想中的秩序和位置关系,以及脱胎于天道的儒家和法家的对等关系以及等级观念,这些都是为效仿天道秩序服务的,而不是为了划分等级本身。

正是天道文化的原因,我们这个民族没有产生奴隶社会,那些参照西方史观,将中国的社会演进的形态也编造出一个奴隶社会,都是一群愚蠢的人,既不理解华夏先秦文化,也不懂华夏的历史。

中国历史上出现那么多农民起义,只要那里有压迫,只要哪里存在生死存亡的危险边缘,我们这个民族就会揭竿而起,这么坚强不屈的民族,我们怎么会存在奴隶制度呢?

所以,几千年来我们这个民族的秉性,化作我们现在的国歌,第一句就是“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是刻进华夏民族骨髓,浸润到华夏民族精神血脉中的深远记忆。

我们最古老的悠久的文化,都是来自于天道思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餘。

我们的道家的各归其位,各得其所,各司其职也好,我们儒家的礼乐对等观念也好,我们法家的等级观念也罢,都是一种维持秩序的手段南怀瑾老师:中国先秦文化的扭曲错乱是什么样的?,而不是最终的目的,这种秩序维持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天下太平,实现至治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