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尊三足圆鼎——西周时期的大鼎
在1979年的陕西咸阳市淳化县,发生了一件惊动考古界的大事情。一个叫做徐文芳的农民,就在自己家中修建窑洞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三件青铜器。因为三秦之地,遍地是宝,当地人的文物意识也比较强,立即向当地政府报告。
后来考古工作者就在原址找到了一个墓葬,可惜年代久远,早期就被盗过,只有11件陪葬品,其中就包括这三件青铜器。在这三件青铜器之中,让人眼前一亮,久久难以忘怀的就是一尊三足圆鼎。
要知道,在文物之中,青铜器以悠久的历史,精美的造型,恢弘的气势而受到重视。青铜器之中,又以鼎最为重要。在古代,鼎本来是用来储存和烹煮食物的器皿,后来变成礼器。它代表着等级制度,不同的人,能够使用的青铜鼎的数量、大小以及纹饰都有限制。
这尊大鼎商子龙鼎,能让见多识广的文博专家眼前一亮的原因有好几个。
第一是它体型庞大,自然比不上最大的后母戊鼎,也比不上铸客铜鼎。但是,它高为122厘米,口径为83厘米,重为226千克。从青铜鼎的风格以及墓葬中其它随葬品的记录来看,它是西周时期的。那么,专家将国内外已知大鼎排了个序,认定它是西周时期最大最重的圆鼎。关于这个记录,我们等下还要提到的。
第二是因为这个鼎有个明显不同的地方,从图片可以看出,它的腹部外壁之上,有三个半圆形大耳,显得气势如虹。只不过,这种布局,无论是商朝还是周朝的铜鼎之中,都没有发现过。这三个大耳的用途,让专家曾经争论得面红耳赤。
但是无论是认为它是使用价值,还是美观装饰商子龙鼎,都无法说服对方。我们只能以耳鋬为它们命名。这三个耳鋬是用兽面装饰,耳内有比较复杂的夔龙纹,显得做工精巧细致,用心独到。
第三是这尊鼎实在是太精致细腻了。它的表面布满了大量的夔龙纹,在它的双耳外侧,就有一对夔龙跃跃欲试,仿佛在竞食一般。在口的下沿,分布着六条夔龙纹,它们仅有一足,显然是与主人的身份地位相配套的。更令人叫绝的是,这六对夔龙纹,两两相对,既拱卫了一个牛头造型的高浮雕,又组成了三张饕餮面。
牛头是祭祀的重要牲畜,饕餮又是代表贪吃无厌的神话动物。两者都是青铜器中常见的花纹与题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于这样的重宝,专家们第一件事就是细细寻找它上面的铭文。一方面是为了给国宝定名,另一方面铭文往往记录了当时的历史和主人的身份以及青铜鼎的来历。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么大的鼎,做工如此精致,竟然没有铭文。
这是非常罕见的情况,最后文博工作者只好根据它出土的地名,将其命名为淳化大鼎。
本来淳化大鼎保留着我们上文提到的西周最大最重圆鼎的记录。然而,在2006年,流失在海外的商子龙鼎被购买回国。这尊鼎虽然命名为“商子龙鼎”,但不少人认为是商末周初的,甚至认为是西周初年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它自从上世纪20年代出土后就辗转流落到日本,一直藏在私人收藏者手中,所以对它的数据,文博界也并不是太了解。
但在2006年时商子龙鼎,它竟然奇迹般出现在香港市场,主人是一位中国人。专家们经过多次真诚的谈判,终于以较低的价格将它买回。之所以说这么多商子龙鼎一尊三足圆鼎——西周时期的大鼎,是因为它归国后,各种数据都得到权威的公布,它的重量恰好为230千克,比本文主角淳化大鼎重了4千克。在失去一项记录的同时一尊三足圆鼎——西周时期的大鼎,有专家诙谐表示,当年它出土时,少刷掉8斤泥土,就可以继续“霸占”这个记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