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维希福贝达:2017年布拉迪斯拉发插画大奖获得者

世界传说 光明神话2金手指_大传说中勇者的传说插画_神话传说插画配色

文|周鸣之

媒体撰稿人、儿童艺术项目策划人

一楼展区部分插画作品导读

进入主会场,我们先从最左侧的这幅狭长而精致的作品开始,这是今年的封面作品,来自荷兰插画家路德维希•福贝达。

《封面》(荷兰)路德维希•福贝达

按照惯例,每年博洛尼亚插画展作品集的封面插画家,是由来自于隔年举办一次的“国际安徒生插画大奖”和“布拉迪斯拉发国际插画双年展大奖”的得主轮值。本届封面插画家路德维希•福贝达就是2017年布拉迪斯拉发插画大奖获得者。

路德维希•福贝达出生于1990年,他的插画作品复杂和细致,充满细节。对于这幅封面作品,福贝达坦陈,他最初的设想是画一幅童年的风景,孩子在风景中游荡,而那时,我们周围都还是未知之地。

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幅作品中,我们看到却是如水墨画一般展开的风景,没有人造的景观,自有一种遗世独立的荒芜。各种蔓生的植物构成了一个人类头像。而与环境的精致、冷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个小孩正搭着梯子向头像的眼眶中窥探,绚丽的色彩如音符一般喷涌而出,画面也因此多了惊喜,松快了起来。究竟是有怎样神奇的风景吸引着孩子的目光,还是“看”这个行赋予了世界别样的色彩?我们不得而知。但正如画中的这个观看者的形象,一个半透明的写意的身影,它的抽象与不确定让它更像一个符号,邀请同为观看者的我们代入自我,去畅想各种可能性。同时,孩子几乎透明的剪影,又仿佛在提醒我们,这种“好奇的观看”本身是一种何等脆弱、转瞬即逝的经验。

《封面》局部(荷兰)路德维希•福贝达

如果说,路德维希•福贝达的作品的细腻带有一种成人世界的感怀与忧伤,那下面我们这组作品,则显示了细腻之美的另一种力量。这组作品来自本次插画展最年轻的一位作者:约瑟芬·托普兰斯基。托普兰斯基1998年生,作品入选时刚满20岁。

《水下世界》(法)约瑟芬·托普兰斯基

这组名为《水下世界》的作品没有晦涩的主题,没有复杂的叙事,也没有夸张的形体。但它给人传递的美神话传说插画配色,如同海洋世界的美一样直率而震撼。

在这组插画中,插画师视角穿插于画面之中,主导着我们的观察线索。在第一幅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海底全景。穿着潜水服的主人公,在海底行走,如小小的细沙一般,如梦似幻。第二幅作品,则将我们带回到潜水员的面部特写。我们面对的是既是潜水员惊叹的表情,也是自己惊叹的水中镜像。第三幅作品,我们不自觉的跟随者主人公抬头望着头顶的海洋,悬浮在空中的水母好像构成了另一个天空。第四幅作品,人物已经不再出现,我们则代入其中,亲身去探寻海底世界的神奇。

这幅作品是麻胶版画,是版画创作中的一种。麻胶版的正面为有一定硬度的橡胶,背面是有经纬线的麻质材料。制作技巧与木刻版画类似,只是麻胶版更易于刻制,但通常不适合制作风格过于精细的作品。我们会发现,在近年来的插画展中,版画重新成为插画家的新宠,而本次插画展中版画的比重也相当之高,我们也会在之后的导览中陆续欣赏到这些作品。

下面我们来看一组颇有讽喻色彩的插画作品《好母鸡》。

神话传说插画配色_大传说中勇者的传说插画_世界传说 光明神话2金手指

《好母鸡》(意大利)丹尼尔•帕雷斯基

这是一个简单易懂的故事,一个老妇养了一只母鸡,她与母鸡日夜相对,形影不分。似乎在某种意义上,这只母鸡对老妇而言,俨然是好宠物、好家人、好朋友。这么亲切贴心的母鸡,自然是一只好的母鸡。然而到了第五幅作品,已不见母鸡的身影,画面中唯有老妇和盘中冷炙。老妇一副饱足的样子,而墙上则挂着母鸡的照片,这些似乎都在暗示着母鸡已经化为老妇的腹中美餐。这样的翻转让人哑然失笑。

好的定义是什么?家人的好是亲情与陪伴,朋友的好是志同道合,食物的好则是能够提供风味和营养,那母鸡的好是什么?

什么是好?这是一个语义学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哲学问题。同样有趣的是,插画家所选择的创作风格。这一组作品色彩鲜明,有着儿童叙事插画特有的愉快之感,这种风格削弱了故事的阴暗面。这种让故事看起来是明朗、快乐、无害的叙述方式,却更突出了故事的讽刺之感。

下面我们来看三组作品,这三组作品的叙事性之外,还带有鲜明的装饰艺术的美学风格。

下面这幅《乌鸦》来自韩国的插画家安京美。

《乌鸦》(韩国)安京美

安京美的作品曾两度入选博洛尼亚插画展。与她2015年入选作品给人的童稚纯真的印象不同,此次的入选《乌鸦》有一种静谧、成熟的美感,以及一种关于时间、存在的哲学思考。画面的色调由深深浅浅的灰白构成,在剥离了色彩的同时,也抽离了情绪。作品中的乌鸦形象大多是维多利亚时代的穿着打扮,头戴圆礼帽,身穿黑大褂,系领结、拄拐杖,严肃精致、一丝不苟,仿佛是从时空之河的另一头穿越而来。画面中常常出现一些带有作者个人风格的象征元素。雨、塔楼、暗河、飞鱼、黑色与白色。相较于这些元素所带来的变化,乌鸦的形象则一以贯之的眺望远方,这种遗世而独立的形象更加深了时间停滞之感。画面中的乌鸦毫无疑问是视觉的焦点,通过乌鸦的精致和稳定,带给我们一种超越时间的深邃与优雅。

《塞尔帕·平托,寻找失落非洲的梦想家》 (葡萄牙)菲利普·阿巴佩奇

《乌鸦》旁边的这幅作品是来自葡萄牙的插画家菲利普·阿巴佩奇的作品,作品名为《塞尔帕·平托,寻找失落非洲的梦想家》。

作品名中所提到的塞尔帕·平托是十九世纪的葡萄牙探险家,曾多次率武装探险队深入南非并建立殖民。这组作品也具有强烈的装饰风格,大色块的使用黄色、褐色、蓝色来勾勒非洲的粗犷、原始与野性。同时粗犷的线条笔触,色彩的表现使画面呈现出一种类似版画的风格路德维希福贝达:2017年布拉迪斯拉发插画大奖获得者,这正呼应着19世纪的传播方式,令人不由得跟随着插画家所营造的时代幻影进入到一个早已逝去的时空。

博洛尼亚插画展的参赛作品类别分为虚构类和非虚构类,虚构类通常是幻想故事、童话故事或短篇书籍,非虚构类则常常是具有教育意义的、有利于各个领域知识学习的作品,可以是科学、历史、美术、音乐、传记等不同领域。通常每年的插画展中虚构类作品总是占据大头,而我们刚才看到的《塞尔帕·平托》便是一组非虚构类作品。

下面我们来到这组《都市野生动物》的插画面前。

《都市野生动物》 (意大利)大卫·鲍尔

这组作品主题鲜明,平易浅显,充满了怀旧情调和一种让人会心一笑的幽默感。与前面几幅作品的手绘风格不同,这组作品完全是使用数码技术创作而成。这首先意味着作为一幅插画,它不再存在一张画在纸上的原始作品。

被问及对电脑技术抱有怎样的观点时,插画家们通常都会分为不同的阵营。尽管绘图软件正变得越来越强大,效果也令人眼花缭乱,但也有人批评数码技术使得插画逐渐失去手绘的意趣,而变得越来越像工业产品。但归根结底,数码技术仅仅只是工具,关键还在于插画家如何使用。

在这组《都市野生动物》中,作者毫无掩饰的使用数码技术的特征去表现都市生活的工业化肌理,但在每一张都市图景的平板与单调背后,却都隐藏着一种动物,仿佛这些动物才是支配我们生活的神秘力量。正是这种隐藏着的生命野性与扁平的数码技术之间形成了有趣的画面张力。

下面我们将看到的三组作品,帮助我们理解儿童插画与儿童读者之间的关系。

神话传说插画配色_世界传说 光明神话2金手指_大传说中勇者的传说插画

快点儿 (加拿大)朱利安·钟

我们先来看第一幅作品,这幅黑白作品叫做《快点儿》,来自加拿大的插画家朱利安·钟的作品。这组插画来自于一本为低龄儿童的绘本。这幅图仅用黑白两色来描绘一群奔跑的动物。

我们通常会认为插画是给儿童看的,仿佛图画比文字更直接,更容易理解。即便是非常年幼的孩子,也能毫不费力的理解图画想要表达的信息。

这里隐藏了两种偏见,第一,我们所看到的图像是对现实的再现。第二种偏见则是,我们解读这些图像是天生具备的能力。

当我们用老练的较真的眼睛去观察时,自然会发现图中的动物与现实相去太远。例如斑马身上的斑纹竟与草地如出一辙,长颈鹿的脖子不合常理的翻折,大象的鼻子里怎么会喷出花瓣,以及为什么所有的动物都有着相同的滴溜溜的圆眼睛?

所以,我们对图像的认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约定俗成的范例。一个孩子在阅读图画书时,其实是在接受一系列约定俗成的视觉经验的过程。没有看到过真的斑马之前,孩子可能会通过图中的斑马建立起斑马身上有黑白条纹的视觉经验。同时,孩子所接收到的视觉信息还包括,这些黑白线条、色块可以表现更多的东西,黑白可能是动物原本的颜色,也可能只是代表深色神话传说插画配色,或是仅仅用以勾勒动物的轮廓,与背景做出区分。

接着孩子还会发现什么呢?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问题来进行引导。为什么你会感觉到动物在奔跑?他们是往哪个方向跑?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情绪?你通过什么发现了这种情绪?孩子通过这些图像其实是在学习一种对现实事物的再现方式。这种约定俗称的再现就构成了插画的语法。在图像符号与现实的联系之中,儿童逐渐发现艺术抽象、艺术夸张与现实之间的关联。当夸张变形不再造成识别上的难度时,它便能进一步引发一种幽默感。

罗马城 (意大利)比阿特丽斯·西奥奇

这组优美的画作叫做《罗马城》来自意大利的比阿特丽斯·西奥奇。顾名思义,她所描绘的就是罗马这座古老美丽的城市,和罗马城中的日常生活。

西奥奇笔下的罗马城有一种独特的味道,轻松、愉快,充满温情。他所描绘的罗马风景,不同于摄影作品、照片中的标准透视效果,它并不承诺自己所表现的是现实世界的客观信息。相反她邀请你从特定的角度,向画框里望进去。我们时而是站在孩子背后略高处的大人,时而是悠闲的人群,从高处俯瞰纳沃纳广场,或是在万籁俱寂中仍在街头流连忘返的人们,看着盈盈发光的帕欧拉喷泉。

我们来看第一幅插画,小女孩在栏杆处向天空吹着肥皂泡的画面,奠定了整组插画的基调。肥皂泡的绚丽、脆弱、以及童年感为画面蒙上了一种白日梦的色彩。同样,插画家笔下的罗马也分享着这种纯真无邪的美,它拒绝老练标准的透视效果。略微倾斜的建筑,仿佛出自孩童生涩的写生画笔。但就是这种生动的美让我们眼中的罗马城仿佛也停留在了作者的童年追忆之中。

世界传说 光明神话2金手指_大传说中勇者的传说插画_神话传说插画配色

《弗雷德与吉娜的故事》(西班牙)谢苏斯·迭斯内道思

这组作品来自西班牙插画家谢苏斯·迭斯内道思的《弗雷德与吉娜的故事》。

通常,我们看到插画图书,常常是图文结合的。文字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我们对图画的理解。文字会对图中模棱两可的行为作出准确的说明,同时也会让我们去注意到画面中,本身并不引人瞩目的事物。但是在博洛尼亚插画展中,我们会发现故事的语境、文字都被隐去,我们能看到的仅仅是插画本身。虽然无法对故事作出准确的解释和解读,但是却让我们从画面本身的信息去揣测故事的语境,也是很有意思的体验。

《弗雷德与吉娜的故事》背景是在一个现代摩登城市中,然而人物却是一群看起来奇形怪状的家伙,他们有着类似人类的形貌、活动,装束上也衣冠楚楚,还有社会等级之分。但仔细看,却会发现,这些人物身上保留着许多昆虫的特征。结合画面中比建筑物还高大的树木来看,作者描绘的是都市树丛之间一个昆虫社会。

这组插画与我们之前看过作品不同,它不但充满了繁多的人物和丰富故事性的细节,而且画家刻意隐藏起自己老练的笔触,选择了一种近乎儿童涂鸦的笔触来进行创作。细长的不成比例的肢体,既让人联想起昆虫的特征,同时也保存了儿童画笔触的意趣。但插画家老练的构图,则让读者很快就领会到,这是个与我们现实社会分享同样规则,却神奇怪异的故事世界。

神话传说插画配色_大传说中勇者的传说插画_世界传说 光明神话2金手指

《讲故事的云雀》(巴西)玛丽亚·思黛拉·福彻斯·巴比埃斯

这组插画作品来自巴西插画家玛丽亚·思黛拉·福彻斯·巴比埃斯,取材于巴西民间传说,名为《讲故事的云雀》。作品用马克笔绘制,看似如儿童的信手涂鸦,然而当我们从整体去欣赏作品时,便能够体会到作者选取这种创作风格时的用意。

正如所有的民间故事惯于用很久很久以前开头一样,这句开头的用意是在提醒我们故事是发生在远离现实、不与特定时代相联系的遥远时空。同时暗示着故事或夸张或荒诞,不受现实逻辑的约束。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幅作品也可以用相似的意图来进行阐释,黑色的马克笔线条仅粗略地勾勒出人物、地点的轮廓,而不进一步描绘人物的形象、服装、房屋的装饰,这使得画面最大程度的剥离了文化、社会和历史印记,从而营造出一种氛围:即故事不属于任何具体时代,它是人类社会中用以传递美德、信念、道德说教的高度形式化的传说。

下面这两组作品,让我们的关注儿童内心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关联。

神话传说插画配色_世界传说 光明神话2金手指_大传说中勇者的传说插画

《我就是我》(韩国)黄宋欣

《我就是我》是韩国插画家黄宋欣的作品。如何启蒙孩子的自我意识,如何帮助孩子找到自我定位,是儿童绘本中常常会探讨的话题。这些关乎自我的问题会持续出现在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我是什么样的人?我与别人有什么样的区别?我喜欢我自己吗?别人如何看待我?我们在黄宋欣的创作中,便可以看到对此类问题的思考。

《我就是我》使用了数码媒材加拼贴的方式进行创作。所以当我们走近去观察画面时,我们会发现这些矩阵式排列的一系列小圆圈,除了形状、色彩的差异,还有质感上的差别,这为观赏这些看似整齐一致的小圆圈带来了许多的乐趣。这同时暗合了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共性与差异,值得我们细细品察。

此外,我们几乎在每一张构图中都会发现,作者都设立了某一个形象与其他人物或场景的对峙。或是独自占据画面一隅,或是脱离于规则的矩阵之外,这似乎在传递这样的信息:让人疑惑的自我常常是自我孤立、孤独的源头,每个人所坚持的自我中又与他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神话传说插画配色_世界传说 光明神话2金手指_大传说中勇者的传说插画

(韩国)黄恩雅

这组插画的作者黄恩雅,同样是来自韩国插画家。

这幅妙趣横生的插画聚焦于童年怪兽。每个小孩童年可能都有这样的记忆,睡前听多了鬼怪的故事,便觉得黑夜中仿佛暗藏着无数的精怪,吓得不敢睡觉。只是在这组插画中的梦魇一点都不吓人,反而极具顽皮属性。孩子身穿粉色的小睡衣,盖着粉色小被子,虽然孩子的形象小小的,在视觉重量上只占据很小的一部分,但鲜艳的颜色让她成为画面的绝对中心,也让每个人都能清晰的认识到,外在的一切都只是存在于孩子的意识之中。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幅作品的创作技法,使用的是印刷。它原本是80年代中期,日本理想公司生产的一种小型印刷机。工作原理接近丝网印刷,每次只能印一个颜色,想要叠加另外一种颜色需要更换相应的油墨滚筒并再次印刷。因此,当彩色印刷机普及之后,便被逐渐淘汰。但是的专色油墨能够呈现出鲜艳的色泽,所以使得它近年来成为很多平面设计师的新宠,它的哑光的油墨感让许多人爱不释手。

世界传说 光明神话2金手指_大传说中勇者的传说插画_神话传说插画配色

《红杉家族》法国让·马拉德

下面这幅作品叫做《红杉家族》,作者是一位非常年轻的法国插画师让·马拉德。《红杉家族》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小说讲述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家族兴衰,是南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

但《红杉家族》与《百年孤独》的联系,与其说是故事性上的借鉴,不如说是主题性上的共鸣。它仿佛是回到人类繁衍的最初,在人类社会与自然尚未分野时,一个家族生生不息、繁衍不休的故事。画面呈现的是一个清透、绚丽、奇幻的空间。像手一样伸展的树冠,肢体像树枝一样的生物,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而森林中行走着的身影,透明的形体、动物性的特征、安宁恭顺的表情则让人联想起欧洲神话中的森林精灵。

每年,博洛尼亚童书展都会与意大利法布拉艺术学院一同颁发法布拉艺术学院奖。该奖会颁给尚未有作品面世的30岁以下插画师。获奖者可免费参加该学院开设的插画硕士学位课程,并参与硕士课程合作出版社所委托的图书项目。而马拉德就是2018法布拉艺术学院奖的得主。

下面看到的这两幅作品都有着有趣的儿童画的特质。《制造天气》来自于日本的插画师光内亘利,《一百颗种子飞走了》则来自于葡萄牙插画家河野雅苒。

神话传说插画配色_大传说中勇者的传说插画_世界传说 光明神话2金手指

《制造天气》(日本)光内亘利

大传说中勇者的传说插画_神话传说插画配色_世界传说 光明神话2金手指

《一百颗种子飞走了》(葡萄牙)河野雅苒

这两幅作品的画面都大胆的使用粗率的轮廓线条、鲜艳的色块、简单的构图,以及儿童所喜欢的题材。而且,画面的叙事效果也十分贴合儿童的思维想象和儿童生活。《制造天气》中探讨的是,天气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原来有位带翅膀的天使在日夜工作;而星星居然是气球带上天的。而《一百颗种子飞走了》,则是简单让孩子开动想象力,联想种子经历了怎样的旅行,遇到了怎样的人和动物?对于孩子来说,重要的并不是他们如何来解释世界,而是他们对所见的事物保有好奇心,进一步动用自己的经验、想象去探索的过程。

下面这部作品叫做《小红帽》。

大传说中勇者的传说插画_世界传说 光明神话2金手指_神话传说插画配色

《小红帽》 (韩国)李顺玉

小红帽是插画展中的常客,几乎每年都会有以《小红帽》为题材的作品出现。本次插画展也有两组名为《小红帽》的作品。但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组作品与众不同的是,它是一组非虚构作品。所以这组作品的主题也并非在描述小红帽的故事,而是在讲述一套关于色彩的符号学。

画面由灰色与红色组成。红色既代表荣耀,又代表惩罚;红色既是纯真,又代表贪婪;红色可以是双颊的红晕,也可以是恼人的雀斑。总之,色彩所传达的社会特征、文化特征、心理学特征是作者着重要表现的主题。

下面我们看到的是两组作品,是来自中国台湾的插画家的创作。

世界传说 光明神话2金手指_神话传说插画配色_大传说中勇者的传说插画

《车票去哪儿了》(中国台湾)刘旭恭

《车票去哪儿了》中明艳的色彩和精彩的构图令人瞩目。司机为了追回被风吹走的车票,开启了一段异常艰辛的追逐。但是车票又有什么重要的呢?为什么司机要如此不离不弃?其实小小的车票是插画家自己的信念寄托,当你的目标不为别人理解时,你是否仍有勇气勇往直前?我们随着小汽车的轨迹,一路经过小镇公路,环海公路,驶过重重险阻的雪原和峻岭。最后,追回车票已不那么重要,因为风景已经都在路上。

神话传说插画配色_大传说中勇者的传说插画_世界传说 光明神话2金手指

《台湾印象》 (中国台湾)林廉恩

台湾印象,画如其名,是以台湾的风景、街头的风土人情为插画主题。在材料上插画家采用了街头随处可得的废纸,例如报纸、纸箱、纸袋、广告宣传等等,用拼贴的方式重现插画作者从小到大熟悉的风景。多种材料的拼贴使得画面丰富有趣,而手撕的边缘让画面显得极具有人情味,富有动感。整体而言,画面呈现出一种破碎的美感,正如我们眼中的城市故土,仿佛一直是熟悉的样子,但换个角度每每又呈现出不同的样貌。

下面的两组作品,我们将关注一下作者的创作手法。

世界传说 光明神话2金手指_大传说中勇者的传说插画_神话传说插画配色

《鲸鱼妈妈》(瑞士)莎拉·格拉·拉斯柯尼

这幅鲸鱼妈妈的作品采取的是金属板蚀刻的创作手法。蚀刻版画是一种版画的作画方法,先在金属板上雕刻,然后用强酸腐蚀神话传说插画配色,制成凹版,再用油墨印刷成版画。现代也有用其他材料和其他化学腐蚀剂的方法。做蚀刻版画的金属板一般用铜、锌或钢板,先涂上一层蜡。画家用针作画,也可以用到刻出线条。此时,刻画的部分上的蜡已被去除,此时将金属板放到酸液中浸泡。被去除蜡的部分就被腐蚀凹进去,最后将蜡洗去,一幅雕版就完成了。一张版可以印制几百张版画,直到版面磨损。我们在这组插画作品的画面中,能看到雕版本身的纹理。这种雕版的颗粒感完美的呈现了大海的色泽,仿佛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从而避免画面的单调。

《孩子们》(西班牙)米伦·艾斯安·劳拉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组描绘城市街头即景的插画作品来自西班牙的插画家米伦·艾斯安·劳拉的《孩子们》,比较特别的是,它选择使用的是传统的坦培拉技法进行创作。

坦培拉又名蛋彩画,是一种古老的绘画技法,是用蛋黄或蛋清调和颜料绘成的画,多画在表面敷有石膏的画板上。当蛋彩运用在壁画上则称为湿壁画,它有不易剥落,不易龟裂,色彩鲜明而保持长久的特点。蛋彩画盛行于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为画家重要的绘画技巧。我们许多所熟悉的文艺复兴时代的作品就是由蛋彩画创作而成,包括波提切利的《春》,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等等。

蛋彩画往往被运用在薄薄的半透明和全透明的图案中,因为当蛋彩颜料干了之后,就会造成矇眬而柔和的效果。正因为它不能像油画一样反复涂上厚厚的油彩,蛋彩画很少能像油画画出非常深的深色。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组作品的插画家劳拉便十分偏爱蛋彩画这种古老的技法,在她的笔下蓝色神秘迷人,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虽然画的是偏重写实的风景,但蛋彩画朦胧柔和效果路德维希福贝达:2017年布拉迪斯拉发插画大奖获得者,又为现实蒙上了一层孩童想象的色彩。

大传说中勇者的传说插画_神话传说插画配色_世界传说 光明神话2金手指

鸽子(比利时)丽莎·布雷克斯和雅克·迈斯

我们眼前的这组插画作品名为《鸽子》,插画作者是来自比利时的伉俪搭档丽莎·布雷克斯和雅克·迈斯。

插画的名称《鸽子》听起来虽然普通,但是它的配色却暗示了故事中超现实的色彩。插画中仅使用红、黄、棕三种颜色,其他色调的缺失常常暗示我们故事背景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这组插画来自已经出版的同名绘本,讲述的是主人公赛鸽大师一路守护自己的赛鸽,从月球飞回地球家乡的故事。

我们在近几年的插画展的趋势中能够轻易发现,插画早已不再是手绘的专利,插画家们越来越多地利用多样的媒材来为画面增添丰富的质感。下面我们关注一组使用拼贴手法进行创作的插画作品。

世界传说 光明神话2金手指_大传说中勇者的传说插画_神话传说插画配色

《一点儿也不难》(葡萄牙)玛德琳那·马杜索

一般而言纸张和胶水是制作拼贴画最普通的办法。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各种织物、墙纸、照片和其他的材料进行创作。很大程度上拼贴的魅力和趣味来自于对偶然性的利用和尝试。我们常常会看到拼贴画中素材的边缘都有着手撕的痕迹,也有越来越多的作品在纸张上呈现不同质地、色彩的媒材之间碰撞的趣味。许多艺术家专门研究拼贴的表达手段,他们会仔细的将各种图片分别存入各种分类档案中去。

可能有人会感到好奇,如果一幅画所有部件都来自于其他材料的拼贴,那这还是作者的创作吗?我们在《一点也不难》这组作品中能够看到,作者如何只通过拼贴传递给我们他的设计理念。《一点也不难》是一本迷宫书,但她同时利用拼贴为迷宫引入了更多有意思的叙事:丰富的质感、有趣的纹理、需要展开想象里的造型。从画面中你能找到多少动物,每个动物身上又有多少有意思的细节?你看理解了画家的创作意图,是不是一点都不难?通过采取拼贴的创作手法,《一点也不难》这组作品给人带来的是探寻的意趣,尽管这组作品是给低幼儿童的创作绘本,但它带来的乐趣一点都不低幼。

神话传说插画配色_大传说中勇者的传说插画_世界传说 光明神话2金手指

《小鸟最初的歌》 (日本)丰岛舞

小鸟最初的歌,是一组美丽动人的小品。这组作品来自日本的插画家丰岛舞,是一组由版画和手工上色相结合的创作。绚丽的蓝色,加上版画粗粝的纹理质感,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宇宙般的浩淼、静谧之感,时间仿佛在此静止了。而手工上色,选取了类似于瓷器中粉彩的配色与纹理,在绚丽之外给人以粉润柔和之感,在灵动之外又给人以精致的装饰感。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这组作品在视觉引导上的韵律感。画面中舞动的线条,引导观者的视线从左而右,忽高忽低。画中的线条除了方位感,同时也暗示了时间性,从零落的几只小鸟,到最后鸟群形成绚丽的共舞。

好了以上是一楼展厅的作品导览。

更多信息

文中插画作品引用自博洛尼亚插画展中国巡展

世界传说 光明神话2金手指_神话传说插画配色_大传说中勇者的传说插画

江南艺苑 百年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