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毛骨悚然的历史感悟——《匈奴简史》
“读史使人明智。”这个道理我现在才懂。但现在学习历史,我又有了更多的感悟。其中最大的感悟是:历史除了使人明智外,还会使人变得精明、巧于世故。这里所说的精明与世故,既有中性成分,也有贬义的危险成分。
具体点说,历史中充满了文争武斗与政治阴谋。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是自古以来的明理。我的认识是,不论胜王败寇,把他们放诸宏观的历史长河中去考量的话,可以用两个字来总结:即“人性”。历朝历代中,不论个人抑或国家,每当面临抉择时,几乎都选择了一条“利益最大化”的路子。而在具体实践的时候,就有了阴谋与流血,这其中不存在丝毫正义,一切都唯“利益”是从。这时大辽神话传说,国家难免抛弃正义与民心;个人也难免会做出有违良知与道德的选择。一场抉择与争斗下来,剩下的很可能就是好人成了坏人。
所以,我也会有种读史使人毛骨悚然的体验。
前些日子读过一部《匈奴简史》,精彩的历史故事引人入胜,尤其是匈奴帝国与大汉王朝长久争斗的故事。其中不乏名将贤臣的身影,另外,我被匈奴族彪悍的民风与好斗的血性所触动。
英雄的故事不论任何时候,都会引发人们的极大兴趣。当我阅读苏伶所著的《契丹简史》时,对英雄人物的崇拜心理又占了上风。读契丹史前,我对契丹两字印象最深的是,金庸老先生笔下的大英雄——萧峰,他是一个契丹人,为此引起宋朝人的民族排斥。也正是通过此书,我才了解到萧姓是辽国两大姓氏之一,另一个便是辽国国姓“耶律”。除外,大家最熟知的还有大辽萧太后,她在辽史中地位极其尊崇特殊,类似于唐朝的女皇“武则天”。自然,有很多关于她的影视作品与传闻。
《匈奴简史》与《契丹简史》两者相比,虽然匈奴族在单于更替时,也存在部落间的明争暗斗,但国家之间的较量始终是最突出的图景;而在辽朝两百多年的国家史中,相较于与南邦之间的国战,辽国内部的争斗则要激烈地多。所以,《匈奴简史》以邦国间的战争图景为主轴,而《契丹简史》中辽国帝位更替中的宗族内斗则更突出。
据说,契丹族的始源有一段十分美丽的神话传说。在中国东北境内有两条河流:潢河(今西拉沐沦河)与土河(老哈河)。它们从群山间流淌出来,划破大地。两河最终交汇于木叶山下,孕育出丰美的草原来。传说古时有一位神仙骑着白马,与一位骑青牛的天女邂逅于两河交汇的木叶山下大辽神话传说,二人一见钟情,从此结为夫妻,定居生活。他们生了八个儿子,也就是形成后来契丹族八部的起源。这个美丽的传说就是青牛与白马的故事,契丹人每逢出征或祭祀活动,都会祭拜他们的“祖宗”。
谈辽史,最重要的英雄人物是契丹的创建者——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阿保机儿时就机敏过人,长大后文治武功,凭借雄才伟略,成为契丹族的首领。他于公元916年建立国家,国号“契丹”。此后,东征西讨,攻灭室韦、奚族等部族,又平定渤海国,改其名为“东丹国”,使其沦为契丹的附庸国。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于公元926年驾崩后,本该由他的大儿子,也就是皇太子耶律倍继位。但耶律阿保机有个铁血皇后述律平,她溺爱二儿子耶律德光,于是联合朝臣立耶律德光为帝,史称辽太宗。辽太宗在位期间,中原政权跌宕不稳,石敬瑭以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请求耶律德光帮助他消灭后唐政权。辽国捡了个大便宜,耶律德光便协助自己的“干儿子”石敬瑭建立后晋。其后,为了巩固政权、统治燕云地区的汉人,辽太宗于公元938年改国号为“辽”。
耶律德光在南征途中病逝,群臣为了削弱皇太后述律平与其子耶律李胡统治辽国的倾国危机,临时拥立耶律倍的儿子耶律阮为帝。因此引发了耶律阮与其祖母之间两虎相争的局面,这件事幸得忠臣耶律屋质的居中调停,他对皇太后述律平晓之以国家大义,方才平息此事。
辽世宗耶律阮继位之后,以图巩固政权,将祖母述律平与叔父耶律李胡幽禁起来,还削弱了各种威胁力量。他变得日益骄奢傲慢,不把南邦放在眼里,屡次发动侵略战争。不幸的是,有一个叫做耶律察割的皇室成员时刻觊觎他的皇位,终于在一次南征时,联合其他族内势力,刺杀了耶律阮。
在位没几年的辽世宗驾崩后,臣属们又担心辽国内部引发诸侯争位的混乱局面,于是在征途中立即立耶律德光的儿子耶律璟继承皇位,耶律察割小范围的叛乱也被迅速平定。可叹辽穆宗耶律璟生性嗜杀、好酒如命读史使人毛骨悚然的历史感悟——《匈奴简史》,被国人称为“睡王”。他在位期间,政事荒废,国家动荡不定,无奈四处镇压反叛势力,国力遭受了极大损耗。更加不幸的是,他被自己的仆人给杀死了。
国家的走向与其领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辽穆宗驾鹤西去后,他的养子、耶律阮的儿子耶律贤继位,称为辽景宗。耶律贤面对叔父耶律璟留下的烂摊子,发愿要带领辽国走向富强。他在与耶律璟儿子争夺皇位的过程中,拉拢权臣萧思温,并娶了她的女儿萧绰(后来的萧太后),立为皇后。辽景宗幼时受过惊吓,身体孱弱,对发展国家有心无力。美丽聪敏的皇后萧绰便协助甚至有时代替他处理国政,发展大辽。在耶律贤夫妻两人协力同心的励精图治后,辽国实力蒸蒸日上,恢复了太祖时期的强大。在此过程中,皇后萧绰因为政治才华卓越,得到了辽国上下的敬重与支持。
辽景宗时,中原地区经过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政权更迭后,已经进入了北宋时期。宋太祖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北拒辽军时,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后取代了后周恭帝柴宗训,建立北宋。史称“陈桥兵变”。此时,位于辽国西南、北宋西北的西夏也发展壮大。彼此间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宋太祖在位时,一边与辽国、北汉保持着微妙的互动关系,一边南征诸国。相继灭亡了荆南、湖南、后蜀、南汉与南唐等割据政权。976年宋太祖驾崩后,其弟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他继承兄长遗志,又统一了两浙、福建等地,灭亡北汉政权。后来在讨伐辽国时,屡遭失败。
“景宗中兴”为大辽的繁荣强盛打下了基础。辽景宗驾崩后,萧太后(萧绰)立其子耶律隆绪为辽圣宗,自己权摄朝政。辽国进入了萧太后时期,此时大辽人才辈出,如武有名将耶律休哥、耶律斜轸等。对内,萧太后为了加强统治、笼络人才,重用汉人韩德让,任他为南北两院枢密使,位极人臣。不仅如此,萧太后还嫁给了他,利用他的势力削弱景宗时分封的诸王势力。对外,她凭借辽国强大的武力迫使北宋签订了澶渊之盟,岁岁纳贡。不得不说,铁血太后萧绰将大辽推到了建国以来最为强盛的巅峰。
当萧太后将政权归还给儿子辽圣宗耶律隆绪时,辽国已经成为西夏、北宋、大辽三国中最为强盛的一国。除了开国皇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外,辽圣宗耶律隆绪也是一代雄主,他带领辽军开疆扩土,多次南征大宋。
辽兴宗耶律宗真继位后,依仗武力,南征宋朝。当时宋朝皇帝是宋仁宗赵祯,他迫于辽国军事压力,不得已加大了对辽国的岁贡砝码大辽神话传说,史称“重熙增币”。辽兴宗时,政局动荡,大辽已经开始走上了下坡路。在此,还得说一件事,辽兴宗继位之后,他的生母害死了抚养他的养母——皇后萧菩萨哥,又私下谋划改立二儿子耶律重元为皇帝,这样她就可以大权在握,控制朝政。不期阴谋败露,被儿子耶律宗真囚禁在庆陵。在这件事中,弟弟耶律重元始终站在耶律宗真一边。因此,辽兴宗十分关怀自己这个弟弟,对他委以重任。还说自己死后将皇位传给他,正是这个无意的承诺惹出了后来的麻烦,使辽国逐步走向衰落。
耶律宗真驾崩后,他的儿子耶律洪基继承了皇位,称为辽道宗。辽道宗昏庸无道,使得臣民离心离德。因为父亲对叔父的一个子虚乌有的承诺,又惹出了叔父耶律重元的谋反。辽国江河日下,辽道宗在平定耶律重元等人的叛乱时,又重用奸臣耶律乙辛。耶律乙辛在辽史中是大奸臣,他经常迷惑辽道宗,又聚拢私党、残害忠良。他先后迷惑辽道宗,害死了皇后萧观音与皇太子耶律浚。耶律乙辛欺上瞒下,把整个辽国搞的乌烟瘴气,遗祸不浅。后被定罪斩首。
大辽到了天祚帝耶律延禧时读史使人毛骨悚然的历史感悟——《匈奴简史》,已经千疮百孔,成了不折不扣的纸老虎。他同自己的祖父耶律洪基一样,又被奸佞所误,错杀爱妃萧瑟瑟与儿子。
天道是个神秘的事物,正如《三国演义》开始所写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世界上没有一个永久繁荣昌盛的国家。辽国历经二百年,时有雄主降世。但此时奸臣祸国,耶律延禧又是个贪图安逸、贪生怕死的扶不起的阿斗。国家危机四伏、民心失却。更悲剧的是,此时另一个民族仿佛一颗草原新星,正冉冉升起,即位于辽国东边的生女真族。
生女真族在一代雄主完颜阿古打的领导下,不断征服周边弱小部落,实力逐日增强。完颜阿古打于公元1115年建立金国,开始对辽国发动大规模的战争。此时,辽国与金国的实力此消彼长。另外,国力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民心与士气。当完颜阿古打带领女真壮士攻打辽国时,耶律延禧却不知道还击,四处躲藏。纵然后来有耶律淳与一帮忠臣拼力卫国,但辽国终究大势已去,不复昔日的辉煌强大。金军相继占领辽国的东京、上京、中京、南京。天祚帝耶律延禧东躲西藏,最后仍然被金国俘获。至此,延续两百多年的草原帝国大辽,渐渐退隐到历史长河中去了。
辽国灭亡后,还有一支由耶律大石领导的二百多人的辽军,逃亡去了西域。这支力量后来不断壮大,终于汇聚成了西辽。西辽虽然也曾摧毁了强盛的塞尔柱王国,经历了几代君主。但无论如何都是无法与故国大辽相提并论的,尽管也曾燃起复兴故国的火苗,无奈这支在风中飘摇的火苗最终被蒙古铁骑踏灭。
在今人看来,滚滚长河、浩荡历史,却仿若过眼云烟。然而,我们自己今天也正在“表达”着一切,我们也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成为子孙后代眼中的“过眼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