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广播公司介绍中国纪录片的全面复兴

曾创下百分之四十收视率的《话说长江》总编导、制片人戴维宇(左二)、撰稿人陈汉元(右二)、主持人虹云、陈铎(右一)被邀参加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记录片《再说长江》新闻发布会。中新社发 王丽南 摄 (资料图片)

中新网11月13日电英国广播公司12日发表专栏文章“大历史写作的新人文纪录片”,介绍中国纪录片的全面复兴。文章说,中国纪录片一扫前些年颓势历史人文类纪录片,以一部又一部的“大片”,在汹涌的娱乐大潮中拼杀出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现将原文摘要如下:

落下帷幕不久的中共十七大上,不少党代表提到十七大前夕英国广播公司介绍中国纪录片的全面复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历史政论片《复兴之路》(六集),表示这部专题片是胡锦涛在大会所作的长达64页、近2.9万字的报告的形象解读,披露了中共未来五年的执政路向。

渴求复兴,企盼强国,是中国人久远的梦想。《复兴之路》按历史线索英国广播公司介绍中国纪录片的全面复兴,六集分别以“千年变局”、“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为主题线索,选取各个历史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作历史重现,讲述了1840年至中共十七大召开前中国屈辱、奋争和复兴的历史,全景式追溯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求的历程。《复兴之路》是央视第一部直接、全面、系统梳理中国近代、现代历史的系列节目。

中共十七大前夕播出《复兴之路》,规格远远高于政论纪录片《大国崛起》。11个月前引起海内外热议的《大国崛起》,缺少直接的中国元素,而《复兴之路》则锁定中国现实,弥补了“中国缺席”的缺憾。

新人文纪录片

穿越类架空历史类小说_宇宙探索类纪录电影_历史人文类纪录片

《大国崛起》是中国电视人首次用影像梳理500年世界现代历史,也是中国人首次透过大众传媒观看500年世界大国风云变幻。电视人用12集电视片构建一个窗口,透过它发现世界的坐标。

《复兴之路》却选择在每天晚饭后19点55分,由第一频道首播,第二频道回放。片子尚未播完,借《复兴之路》热播之际,央视为延伸电视片的“复兴”主题,高调倾力创建让网民发表言论的复兴论坛。论坛尚未开坛,仅仅上线测试五天,网民访问量竟高达100万人次。人们需要一个表达意愿、参政议政的渠道,需要互动交流、发表言论的话语平台。这部电视片播出的同时,《复兴之路》系列丛书(三册)由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

以历史呈现当下,以历史感悟未来。复兴是20世纪中国的鲜明主题,也是21世纪企盼实现的蓝图。这是一种记忆,这也是一种介入。有人将《复兴之路》、《大国崛起》这一类纪录片称为新人文纪录片。在娱乐节目大行其道的中国的今天,制作大型、严肃的纪录片,可以说是当代电视人的良苦用心。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令这些纪录片拥有生命的热度。这一两年里,《徽州》、《晋商》、《圆明园》、《故宫》、《中国记忆》、《再说长江》、《新丝绸之路》┄┄中国纪录片一扫前些年颓势,以一部又一部的“大片”,在汹涌的娱乐大潮中拼杀出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收视率不时飙升,媒体蜂拥追捧。

记录历史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记不起这是哪个国家的纪录片名导演说过的名言。这表明纪录片在一个国家或民族史上应享有的地位。正是由于纪录片的真实性,担负着以独有的创意手法记录真实的使命,几乎所有国家的电影史,都是从拍摄纪录片开始的,中国也不例外。中国最早的影片就是一部纪录片,即1905年记录京剧表演片段的《定军山》。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历史人文类纪录片,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开始崛起,大型纪录片在中国一度引起广泛关注。《话说长江》(1983年)、《话说运河》(1987年)、《河殇》(1988年)、《望长城》(1991年)、《毛泽东》(1993年)等一批颇有影响的纪录片问世。

纪录片“复活”

今天以纪录片名义重新“复活”的主要还是新人文纪录片。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大”:大选题,大手笔,大投入,大制作。经济发展,文化反思历史人文类纪录片,人才保障,是这两年“大片崛起”三大主因。大片涌起,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体现,没有经济快速成长,就难有对纪录大片的投入,而经济崛起所带动的文化反思,是纪录大片成批量出现的精神土壤,此外,中国对纪录片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有20年了,对大片的技术和手段已纯熟掌握,对文化内容的把握和再传播的运用有了足够自信。政论纪录片《大国崛起》的热播所掀起的评论热潮,是这些年来文化界、思想界、影视界所罕见。这是一种新的历史表述方式。电视也是可以作为记忆而存在,不仅是记忆的载体,而是记忆本身。

当下,中国纪录片在主题挖掘上有回归主流的趋势:纪录片以弱势群体为拍摄主体已明显减少,不少作品没有满足于对生活状态的表层记录,而是深入制度层面、社会层面和文化层面挖掘大题材。伴随着中国的电视剧进入一个相对理性的正常期,媒介正为纪录片腾出广阔空间,当下,正是中国可以大展身手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