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塞雷斯:西班牙历史文明的见证者,历经战争与变迁的古城
离开特鲁希略的下一站就是位于西边的古城卡塞雷斯。卡塞雷斯(Cáceres)是西班牙埃斯特雷马杜拉自治区的卡塞雷斯省省府,历史上曾作为昔日的西班牙的首都,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0年的旧石器时代。
从一定程度讲,欧洲的历史文明源于古希腊及地中海文明,而古罗马时期的扩张结果,则是将海洋文明和城市文明推向了全欧洲。当古罗马人来到伊比利亚半岛后,将这里划作帝国的一个行政区住了下来,并开始建造神庙、水渠,修建城市,其中就包括卡塞雷斯。
建立于公元前25年的卡塞雷斯老城,历史上这一带经历了许多战争,凯尔特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先后统治这个地区。当穆斯林拿下这座城市的时候,西哥特人早已经替代罗马人并在这里统治了4、5百年了。这个后来者相对于古罗马文明来说,实在是荒蛮一族,当初趁着古罗马的衰落,仅靠着匹夫之勇便拿下城池,可在拿下之后究竟是谁同化谁,就要看哪边的功底更加厚重了,在这一方面,西哥特人显然要逊色的多,于是只好搬出原来的东西装装自己的门面,搞出了“罗马风格”,但其精髓已经不在了,神庙也变成了基督教堂。
阿拉伯人所带来的伊斯兰教与本地的基督教最初在这里还是能够和平相处西班牙历史文化遗产卡塞雷斯:西班牙历史文明的见证者,历经战争与变迁的古城,你进你的教堂我入我的清真寺,但总也有冲突的时候。当统治一方的君主不想再忍受时,驱逐另一方便成为了必然。就这样,卡塞雷斯在吵吵闹闹中度过了3、4百年。
12世纪时,穆斯林对卡塞雷斯的防御体系进行了巩固,在原来罗马人设计并建造的城墙基础上进行了改造,由此揭开了这座城市历史上一个繁荣发展期的序幕,并以此成为了伊斯兰教的据点。如今这一时期所保留下来的建筑已经不多,但围绕这座城市的12公里城墙却是那一时代留下的,城墙内芯是罗马时期的。
1229年,卡塞雷斯从又回到了基督徒手上,这个曾经的伊斯兰据点,也逐渐成为了基督教兄弟骑士会的基地(西班牙著名圣地亚哥骑士团的前身)。狂热的宗教热情使人们眼中除了上帝与教会外已无如何东西,这也是日后被称作欧洲黑暗中世纪的原因之一。这一切,直到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东风飘过地中海来到这片土地之后,才开始有了真正的改变。
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在这里修建了不同风格的宫殿和豪华府邸。卡塞雷斯老城区仍然完整地保留了古代的城墙、中世纪城镇的建筑格局,罗马式、伊斯兰式、北哥特式和意大利文艺复兴式的建筑风格在这里和谐地融为一体。小城现存主体建筑年代在十六、十七世纪。有相对完整的城墙、市政厅、教堂、博物馆等建筑,融合了罗马、哥特、穆斯林等几个时代的特色,非常值得一览。
我首先来到的是新城区的马约尔广场(),这里又叫大广场,是卡塞雷斯传统的集会场所。历史上它有很多的用途,除集市外往往被用于斗牛及其他比赛,此外还有军事游行和圣周游行。站在广场上除了可以看到布哈克塔等古建筑外,还能环顾四周,散布着约5座穆斯林时期建造的塔楼。其中以15世纪建造的布哈克塔(Torre )最为著名。布哈克塔位于马约尔广场东侧,高耸而引人注目,是卡塞雷斯的地标之一。它始建于12世纪,带有阿拉伯风格,使用罗马琢石砌成。塔高25米,每一面都有阳台,其中正面的文艺复兴风格阳台是18世纪时加上的。
布哈克塔的造型与传统意义的塔有显著区别。四四方方的塔身,直上直下的塔墙,没有尖顶,房顶四周围排列着箭矢形状的墙垛,看上去象一座城堡。导游说,这座塔楼过去确实是一座守卫古城大门的哨所。在古城内外和周围,一共保留了10座类似造型的塔楼。
布哈克塔
布哈克塔的墙体主要用大小不一的石块垒砌而成,只有墙角部位用了砖块造型。这种建筑材料构造的建筑物居然可以维持数百年而依然雄风犹存,不显破败,其建筑质量只好不言而喻。布哈克塔右边有着长长的带着西班牙特征的台阶,后面露出一段由石拱连着的城墙。
卡塞雷斯市政厅( de Cáceres)位于大广场旁,建于1869年,其正面有5个拱形门廊,阳台位于二层的会议室外,顶层悬挂着城市徽章和时钟。
市政厅
沿着布哈克塔旁边的台阶向上走,就是卡塞雷斯老城的古城墙和建造于1726年的星辰拱门(),也音译为“埃斯特雷拉门”,是卡塞雷斯老城的入口,进入这座拱门就进入了古城。原址在15世纪时曾有一座城门,后来因其渐渐失去防御功能而于1726年修建了巴洛克风格的拱门。星辰拱门前座落着两个邮筒形状的石柱。拱门由三道错落的拱券连接而成。
星辰拱门
走进拱门之后回头看,在里层拱券的上方有一座小屋形状的神龛,里面是手托圣婴的圣母塑像。神龛外面左侧这个星形电灯,一看就是现代的物品,大概是为诠释星辰拱门的名字而安装的。
进入拱门之后,我开始在曲折、幽深的老街巷中穿行。走在里面的小巷子里,那些斑斑驳驳用石块砌成的建筑物墙体,似乎还带着罗马的古风;转角处不时遇见的塔楼与教堂又告诉人们,这里是基督教的世界,而许多建筑物却带有明显的阿拉伯遗风;这里的中世纪塔楼又是一大特色。其实,老城区里最多最“新”的还是中世纪之后的建筑物,之后的许多建筑风格则更多的受到了文艺复兴的影响。
圣玛利亚大教堂
第一个遇到的教堂是圣玛利亚大教堂( de Santa María)。圣玛利亚大教堂位于圣玛丽广场旁,建于15-16世纪,是卡塞雷斯最重要的一座教堂,其哥特式的外表颇为壮观,不能不感叹建造者在细节处的巧妙设计西班牙历史文化遗产西班牙历史文化遗产,虽然历史久远,但是很多雕刻图纹仍清晰可见。圣玛丽教堂兼具罗马及歌特式风格,表现了当时建筑由罗马向歌特式风格的转型。教堂还包括一个钟楼,角落处矗立着阿尔坎塔拉的圣彼得( de Alcántara)铜像,据说抚摸他的脚趾会带来好运——所以铜像的脚趾处闪闪发亮。
圣彼得铜像
圣玛利亚大教堂内
教堂对面的卡巴哈尔宫(Casa y ),是卡城历史最悠久的官邸,拥有典型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浪漫气质,这里有建于13世纪的阿拉伯式塔楼和美丽幽静的庭院。卡巴哈尔宫融合了哥特式风格和文艺复兴风格,宫殿的花园内有一棵树龄超过400年的参天无花果树。
卡巴哈尔宫
绕过圣玛利亚大教堂,攀上一段古台阶,迎面矗立的是圣方济•沙勿略教堂( San ),它建于18世纪,是一座巴罗克风格耶稣会教堂,两座高耸的塔楼在四周低矮的公馆建筑中显得越发高大。旁边是一座修道院。教堂内部的主祭坛处挂着圣方济•沙勿略的画像,他是18世纪西班牙著名的传教士。
圣方济•沙勿略教堂
又是一段头石砌成的古阶,我们迈进了贝塞拉之家(Casa )的门槛。贝塞拉之家位于圣乔治广场,采用了哥特式风格,曾是贵族贝塞拉的庄园,贝塞拉先生在当时应该是位显赫的人物卡塞雷斯:西班牙历史文明的见证者,历经战争与变迁的古城,然而多病的他没有来得及享受便去世了。这座15世纪豪宅的外观具有典型的卡塞雷斯元素。馆中陈列了贝塞拉夫妇的各种收藏,其中也不乏来自东方的收藏品,从这些珍品中能看出他们显赫的贵族地位及庸荣华贵的生活。
贝塞拉之家
主教宫()是一座优雅的16世纪文艺复兴风格建筑,位于圣玛利亚广场的一角。1583年,国王菲利普二世在加冕为葡萄牙国王的归途中曾在此居住。
主教宫
卡塞雷斯博物馆(Museo deCáceres)是在一座12世纪阿拉伯式地下蓄水池()上修建的,庭院后来经过了文艺复兴风格的改造。时光变迁,当时最大的蓄水池现在仍旧可以在下雨时收集院内的雨水。
卡塞雷斯博物馆
施洗者圣约翰教堂( de San )周边是卡塞雷斯人口最密集的区域,曾名为牧羊人圣约翰教堂,因很多农民、牧羊人曾居住于此,畜牧业交易在教堂附近的广场进行。教堂建于13世纪,在14、15、17世纪经历了改建,上世纪60年代进行了恢复其原貌的整修,去掉了祭坛以及后来添加的装饰。
施洗者圣约翰教堂
圣马修教堂( de )在清真寺旧址上修建于16世纪,拥有复杂的花叶型外部装饰,内部主祭坛是松木色的,里面的小堂现为圣器收藏室。很多卡塞雷斯贵族的碑铭被刻在教堂的墙壁上。
圣马修教堂
穆德哈尔之家(éjar)采用红砖结构,是卡塞雷斯城中典型的的穆哈德尔式风格14世纪建筑,精美绝伦。
穆德哈尔之家
埃斯帕德罗斯塔(Torre de )建于中世纪,位于卡塞雷斯老城区的索科罗()广场尽头,呈方形,角落处的堞口造型精美。它的顶部看上去与古城的其它塔楼有些不同,这是由于当年伊莎贝拉女皇下令切割了它。
埃斯帕德罗斯塔
鹳鸟宫( de üeñas)建于15世纪,是卡塞雷斯老城最高的建筑之一,因大批鹳鸟在此筑巢而得名。它的塔楼在卡塞雷斯众多塔楼中脱颖而出,因为它从伊莎贝拉女皇去掉塔楼顶部的命令中留存了下来。现在这里设有卡塞雷斯军事指挥中心,收藏了武器,因此也被称为武器博物馆,定期举办展览。
鹳鸟宫
奥万多之家(Casa de )是最早来到卡塞雷斯的帕雷德斯家族修建的,采用了文艺复兴风格,后来在18世纪重建。现在它是酒店的一部分。
奥万多之家
圣保罗修道院( de )建于15世纪,拥有哥特式风格的正面。
圣保罗修道院
圣托多明戈教堂和修道院( y de Santo )是卡塞雷斯老城的宗教群建筑,建于16世纪,属于方济会。半圆形的教堂正面上方有一个带有圣母的壁龛。
这个小小古城里的60多处古建筑虽然经历过多场战争,穆斯林统治时期修建的30座宣礼塔仍然被保存了下来。古城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载满了历史,任何一座建筑都见证了几个世纪的岁月沧桑。
卡塞雷斯老城区在198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中世纪史诗奇幻题材电视剧《权利的游戏》,被誉为“像电影一样”的美剧,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有震撼、美丽的画面,其中第七季不少场景更取自于这座保存完好的西班牙古城,包括七大王国的首都君临城的部分戏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