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间艺术大师:于和平和她的契丹刺绣“王国”
中新网赤峰3月2日电 题:内蒙古民间艺术大师:于和平和她的契丹刺绣“王国”
作者 张林虎 宋宏敏
“契丹刺绣是内蒙古的特色,要想把契丹刺绣做大做强,就得把它做成出口产业,让更多人了解契丹刺绣。”谈起契丹刺绣,温文尔雅的“内蒙古民间艺术大师”于和平变得滔滔不绝。
图为于培训现场。受访者供图 摄
走进于和平工作的地方,一幅幅制作精美的刺绣作品跃然眼前内蒙古民间艺术大师:于和平和她的契丹刺绣“王国”,很难相信这样的作品是由一根根丝线勾勒出来的。“契丹刺绣作为北方刺绣,利用北方民族特殊的针法,展现出豪放的一面,又有古典细腻的一面,这是契丹刺绣的特色所在。”于和平说。
于和平和契丹刺绣结缘得从她家族说起,她告诉记者,她的奶奶和母亲都是上世纪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有名的绣女,小时候奶奶和母亲就会绣制一些枕巾、被面儿等小物件,母亲也保留了很多精致的旗袍,在奶奶和母亲的耳濡目染之下,于和平喜欢上了刺绣。
图为于和平(中)和旗袍协会成员。受访者供图 摄
“母亲的衣柜里保留着许多旗袍,旗袍上绣着很漂亮的花,很大气。我偷偷地穿过母亲的旗袍,但不敢出屋,穿一会儿就脱了下来。”于和平回忆道。
真正走上契丹刺绣这条路是在1996年,于和平毅然放下了被很多人都艳羡不已的铁饭碗下海经商。“起步的日子是艰难的,那时候仅有一万元创业资金都是硬挤出来的。”从手把手教授下岗职工,到创建培训机构,再到成立手工制品公司,于和平为了传承契丹刺绣不遗余力地坚持了20年。
图为于和平的刺绣作品《辽中京大明塔》。受访者供图 摄
期间,于和平只身南下苏州,拜师学艺,潜心钻研苏绣艺术。南下学成归来,于和平如虎添翼,将苏绣艺术与契丹御绣及蒙古族传统的民间刺绣艺术相互融合,创造出了乱针、套针、接针等30多种独特针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刺绣艺术风格。
“苏绣和契丹刺绣的针法相似,如果能够吸收苏绣的优点,融入到契丹刺绣的绣制中,也是契丹刺绣的一种提升。”于和平说。
除了在艺术上精益求精,于和平把自己几十年探索与实践凝结而成的刺绣技艺乃至刺绣针法奥秘结集成刺绣教材。在她看来,书籍可以让契丹刺绣的技艺保留下来,不至于失传。
于和平不仅传承了契丹民族这门古老的技艺,而且不断创新,为契丹刺绣融入了许多新的创意元素。“在原始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才能让刺绣这个产业做大做强,让古老的契丹刺绣走向世界,但也要保留老祖宗留下的宝贵技艺。”
2016年9月,于和平受邀参加了首届国际丝绸博览会,其展出的契丹作品广受赞誉,让世界看到了契丹刺绣的独特魅力。博览会上,她和意大利客商签订了20万的合约,让契丹刺绣作品真正走向了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年底,契丹刺绣作为传统美术项中的一项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于和平所有的刺绣作品里,《辽中京大明塔》是她最满意的一幅。“辽中京是我生长的地方赤峰民间艺术,大明塔作为标志性的辽代建筑赤峰民间艺术,我作为契丹刺绣的传承人内蒙古民间艺术大师:于和平和她的契丹刺绣“王国”,有责任把辽代的古建筑绣出来。”
为了让辽中京大明塔能够立体的呈现在作品中,于和平无数次去到大明塔采风,她不断地在细节上完善,先用小幅图练手,之后才开始了这幅2米高的《辽中京大明塔》的创作。“不包括创作时间,光是绣制这幅作品就花了10个月。为了使作品丰富,在设计、色彩上修改了无数次,直到感觉作品成熟了,才开始绣制。”
作为契丹刺绣的传承者,于和平坦言自己有责任把契丹刺绣传承下去赤峰民间艺术,让后辈人记住契丹文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