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孟母的俑像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戳上方蓝字关注【萨苏】(ID:)
上节回顾
仅有质疑是不够的,我又问了小小魔一个新的问题,你觉得孔子是真的说过“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吗?
小小魔觉得这件事时间太久,可能已经没法考证了。
有个人也许可以帮忙,这个人,叫诸葛亮。
小小魔曰:孟子是个好辩手(下)
关于孟子的俑像,虽然是宋朝就挖出来了,但居然还有人会怀疑。有一个玩古董的哥们儿看了我拍的照片,先是啧啧赞叹,然后非常有分寸地夸奖了起来:这孟子像刻得真好,有吴带当风的感觉啊。
▲ 吴带当风吴道子,那是唐朝人好不好,有这么“骂人”的吗?
对这个委婉的质疑老萨反应平淡(怎么想起死者情绪稳定来了?)。我是真的不认为中国从古代就造假成性的,也的确可以有合理的解释。这尊像是孔道辅修孟母墓地的时候发现的,但还有人比他更早来修过。
由于教子有方,唐朝孟母的墓地已经立祠祭祀了。春秋战国时期殉葬多用木俑、陶俑。从记载孟子“自像成俑”的文字来看,他是自己刻了一个代表自己的俑放进了母亲的墓里,这应该是木俑(没听说孟子当过石匠),到了唐代恐怕早已腐朽。
唐朝为孟母立祠多半要修整墓地,或许就是那时发现这种情况,乃刻石俑代替。这尊石俑几百年后又被孔府台挖了出来,就此记入县志并保存至今。这也算是一个合理的推测吧。
估计孔道辅等人学问深湛,对此也是有疑心的,所以没听说过谁根据这尊宋代发现的孟子像来还原他的面貌,盖春秋时自己刻个石俑这样的事儿不大流行(元朝以后也不流行,尤其是刻一只眼的)。
那么,孔子说过的话,跟诸葛亮有什么关系呢?
▲ 我就忽悠你了,怎么着?
还真不是史料中的诸葛亮,而是《三国志平话》中说服东吴联合破曹的诸葛亮。平话中写道,为了试探东吴大都督周瑜的底线,诸葛亮给他背了一段曹植为曹操写的《铜雀台赋》,内中有两句话最为关键——“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意思是曹操那时就决心发兵东吴,抢了大乔小乔包养铜雀台。
大乔是东吴故主,周瑜好友孙策的夫人,小乔正是周瑜自己的老婆,他听了当即勃然大怒——“老贼,我与你势不两立!”(这段给小小魔讲的时候关于包养问题老萨含糊了一下,毕竟是儿童不宜。)
这样一来,他的立场诸葛亮就摸得一清二楚了,完全达到了目的。
然而,说书的老先生是有学问的人,并没有为了一个热闹讲到这里为止。他坦承周瑜是上了孔明的当——曹操其实并没有抢周瑜老婆的意思,诸葛亮是把《铜雀台赋》修改了背给他听才达到了激怒小老板的效果。
慢来,您说周瑜哪有这么好糊弄的唐朝孟母的俑像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人家可是“曲有误,周郎顾”的人物啊,他会分不清吗?
还真分不清,因为诸葛亮改得十分巧妙,全诗只改了刚才提到的一句,而且只是换了三个同音字或近音字而已。
曹子建的原文是“连二桥于东西兮,乐朝夕之与共”,意思是在铜雀台左右各修一座飞桥,与老父亲在这样优美的奇景中其乐融融,孔明改“连”为“揽”,改“桥”为“乔”,改“西”为“南”,几乎听不出区别,意思可就大相径庭了。
难道周瑜不能找人确认一下吗?在那个时代还真没办法。
当时没有印刷术孟子是哪的人,所有图书都靠传抄,文学作品多靠传唱,除非找曹子健亲自鉴定,你让周瑜如何确认哪个版本是真的?偏巧曹操还有个好人妻的毛病,周瑜想不信都难!
▲ 大战将临,周瑜化装到许昌找曹植问他爸爸的性取向问题,“笨贼一箩筐”的典故岂不是要提早冒出来?
这虽然是一个平话故事,却颇具历史逻辑的真实性。
和孔子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有关系吗?
有可以类比的地方。尽管这句话只是孟子见梁惠王时的一个引用,但他不大可能臆造孔子的话。这是因为此时孔子辞世不久,孟子又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学生,全面造假的风险太大。但考虑到梁惠王是突然谈到这个话题,他如同诸葛亮一样,把孔子的话略作修改来加强说服力便可能性很大了。
这并不是老萨一个人的看法,我告诉小小魔,早在唐朝,有一个叫做韩愈的叔叔就是这样认为的。那么,孟子究竟可能改了几个字呢?
韩先生推测,只改了一个字。他认为孔子的原话很可能是“始作踊者,其无后乎”,一个是“踊”,一个是“俑”,所以只是一个字的区别,而且音同字不同,梁惠王除非是考据癖,否则肯定听不出毛病来。
但意思就像“揽二乔于东南兮”那样,可就完全不同了。
踊,和陪葬用的俑不是一个东西,是给被砍掉脚的人用的假腿。古代有砍脚的肉刑,叫做“刖”,献和氏璧的卞和孟子是哪的人,就曾受过这样的酷刑,而且受了两次。对于古代的仁者来说,这是一种不人道的刑罚。
所以,《左传》中晏子讥讽齐景公残暴,便用了履贱踊贵的典故,说他统治下酷刑太多孟子是哪的人,以至于卖踊的比卖鞋的还赚钱。
孔子和孟子都是君子远庖厨的仁者,所以,孔子叹息“始作踊者,其无后乎”,并得到孟子的认同,也就很合理了。
那么孔子会对做踊的人恨之入骨,以至于说他们该绝后吗?应该不是,做踊是一门无奈的行业,只是对那些失去腿脚的人给与聊胜于无的帮助,有什么可痛恨的呢?
这里应该是中国古人一种隐晦的修辞方法。
汉文帝时,有盗贼偷了宗庙的玉环,皇帝闻讯大怒,欲族诛此人一家。大臣张释之劝谏,说皇上如果你见到这个偷宗庙玉环的贼就要族诛,要是“异日愚民取长陵一抔土”——直译过来就是加入某一天有个愚民从汉高祖的陵上取一口袋土,您又要加什么样的刑罚呢?
当时也曾感到疑惑,一口袋土怎么能和和偷宗庙的玉器相提并论呢?哪怕是皇陵的土,取一点拿回去种花算多大的事儿呢。
经过老师解释才明白,这是一种隐喻,意思是有人盗了高祖的陵,你还有比族诛更高的刑罚来处分吗?所以,偷玉环的贼应该降一等处理,来凸显处罚盗墓贼的严厉。
孔夫子说“始作踊者”,也应该是一种隐喻,说的是那个让踊这种东西来到世界上来的人——这不会是工匠,而应该指的是发明砍脚刑罚的人。
孔子的意思是诅咒发明这种残暴刑罚者后继无人,这才符合他主张“仁”的思想观念。孟子也是很看重“仁”的,对孔子这段话应当是很有感触,记得清楚,难怪脱口而出了。
我问小小魔懂了吗?她告诉我不但懂了,而且对孔子和孟子两位圣人也有了新的认识。
“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呢?”我觉得有趣,问她。
“孔子啊,可能心里挺善良的,所以看到别人被砍了脚就很同情。”她说,“孟子……人也挺好的……不过,老爹你不会想说孟子是个大忽悠吧?”
我可没说过这句话!怎么可以这么总结呢?孟子是很了不起的亚圣啊,他那个不叫忽悠,是苏格拉底式的雄辩啊!你可不能这么理解啊,等等,咱们再统一一下思想这么去考试是要扣分的。
丫头忙着去打排球,一路烟尘滚滚而去唐朝孟母的俑像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全不念老爹唐僧一般在后面追赶。
等等,这么去考试是要扣分的!
▼ 前篇链接
* 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
完
预祝各位考生马到成功,金榜题名
▼ 萨苏最新热文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