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中山: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及主要学法、教法比较
作者简介:丁中山,硕士,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兰州。邮政编码:安晓凤,教师,甘肃古浪民权中学,甘肃古浪。邮政编码:文章编号:1672《老子》《孟子》教育思想比较丁中山要:老子、孟子是我国古代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究其教育思想之异同,从理论基础及主要学法、教法比较,《老子》以宏观指导,若“纲”;《孟子》具体,似“目”。关键词:《老子》;《孟子》;教育;比较中图分类号:G4009文献标识码:A我国古老而灿烂的文明千年而不衰,这归功于我国先哲、前贤较早的教育思想,先秦时我国的教育就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以老子、孔子、孟子为代表的思想家、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在其著作中都有系统的反映,现以《老子》、《孟子》为代表对其教育思想作以比较分析。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老子主张“自然人性论”。他在《老子》中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即自然万物纷繁众多,最终都要返回到它们的本原。“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老子认为,人作为天地间的一分子应与万物相同,人的本性应该是素朴的,就如同婴儿一样的无知无欲。人在婴儿时的天性就是最纯朴、最完美、最值得人们保护的,也就不需要后天的教育。可见老子思想中的教育对象应该是被世俗所染的,更或是被异化了的“非人”。
是对受过世俗“异化”教育之人的净化和改造,从而使之复归于原来的纯朴状孟子主张“人性善论”。首先,孟子发挥了孔子“仁”的思想,并结合“义”提出“人性善论”,即四端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又说:“仁义礼智丁中山: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及主要学法、教法比较,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论证了人的善良本性人人皆有,与生俱来,是无条件的。同时,孟子认为这个“善”只是个“端”,只是萌芽,还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对其进行培养,“凡有四端于我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可见孟子思想的性善论决定了他的教育对象是纯真善良、善端之始的少年儿童。自然、环境的学习熏陶老子思想以“道”为宗旨,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本么他的教育思想也离不开“道”的宗旨,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教育学习最终要向自然学习,向万事万物学习。老子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荀悦解说:“‘妙’者,微眇之谓,理微谓之妙也;‘徼’者光明之谓,理显谓之徼也。”“徼者,边际也。”就是说我们不但学习万事万物潜在的奥妙而且学习它们的端倪,注意观察周围的人、事、物,向生活学习。
《孟子》是儒家思想集大成者,其教育思想也自成体系。关于环境的熏陶教育,孟子有精彩的论述。如孟子讲:“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孟子以楚人学齐语为例说明了环境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性,孟子曰:“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朱熹云:“养,谓涵育熏陶,俟其自化也。”也就是说道德品质好的人教育熏陶道德品质不太好的人;才能高的人教育熏陶才能较差的人,这就是环境的熏陶作用。反过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日常生活中要向一切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老子》认为学习要循序渐进,他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陈鼓应解释说:“为学日益,就是求对于外物的知识孟子和老子,是知识积累的问题,因日积月累,知识日益渊博;为道日损,就是求对于道的体会孟子和老子孟子和老子,是欲望、情感之类,要求静观玄览,复返纯朴。要达到精神境界像小孩一样,就需要对世俗的情感经验一天天损减。”不管是日益还是日损,重点在“日”上,天天都有“益”、“损”,不断接近既定的目标,最终将达到自己理想的境界。循序渐进也是《孟子》教育思想的学习原则,孟子说:“其进锐者,其退速。”这是说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他又用“揠苗助长”的寓言来说明:宋人违背规律,助苗生长,不但没有达到帮助禾苗生长的目的,反而使“苗槁矣”。所以孟子警告说:“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孟子不但说出了要遵循规律,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揠苗助长,而且也说出了这样做的危害。如果教师也犯同样的错误,其后果就不仅仅是禾苗“槁矣”了!持之以恒的治学态度学习不但要循序渐进,还要持之以恒。“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日益或日损就是要天天为之,持续不断,才可最终达到理想境界。如若中途放弃,后果就可想而知了。“合抱之木、九尺之台、千里之行”,若无经久的持续、长时的积累何以能有合抱之壮、九尺之高、千里之远呢?“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在这里明确提出“慎终如始”,就是持之以恒,从头到尾自始至终,保持如一,不管什么事都会取得成功,我们的学习当然更是如此。孟子曰:“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我们学习新知识犹如“天下易生之物也”,不能一曝十寒。以“记忆曲线”来分析,人对事物的记忆要在有效的时间内进行复习巩固以加深记忆,如此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反之,则会徒劳无功。
孟子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也说出做事要持之以恒,坚持到底,不可半途而废的道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是科学的教学方法,《老子》说:“故物或行之谓人事繁多,性情各异:有的行前,有的随后;有的性缓,有的性急;有的刚强,有的柔弱;有的自爱,有的自毁。凡此皆明人事参差,圣人顺而不施,因而不为丁中山: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及主要学法、教法比较,任其自然。”高明不但解释了老子人性各异的思想,还解释出了2010年.10Dec.2010老子因材施教“顺而不施,任其自然”的思想。由于人性各异,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物的认识接受也不同:“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上士、中士、下士对“道”不同的态度说明了老子深知不同人有不同的思想态度和认知习惯,所以他在《老子》中提出对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教育方达到“能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的因材施教的目的。孟子曰:“教亦多术矣。”这里孟子明确的表明了教学方法有多种多样,应不拘一格,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意思是说有五种不同的教育方法:“有像及时的雨水那样沾溉万物的,有成全品德的,有培养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还有以流风馀韵为后人所私自学习的。
”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真可谓教各有法,生殊而法异。言行适度的教师之法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之益,天下希及之”,不言又如何教呢?理解它需要先了解老子的无为思想,“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陈鼓应解为:“以无为的方式去为;即以顺应自然地态度去处理事务。”就是说“无为”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顺应万物规律适度而为,就是要选好一个“方式”,掌握好一个“度”。无为是择法适度而为。教有两种方式:一是用语言说教,即言传,二是用行为而教,即身教。老子的“行不言之教”说的应是后者,是要教育者以自己的行为举止来影响受教育者,也就是身教。言和行相比较老子更重视行的教 育作用。但不是说老子重“身教”就不要“言传”了,只是 要求教育者不要做空洞乏味的说教而不身体力行,要用 适当的语言加上自己行止的榜样作用使受教者在不知不 觉中受到教育,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所以老子特别强调 “无为”而“自化”。教师行不言之教,要把握度,要做到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以适当的言语引导学生而 不强发号令,以免教师处于权威地位而牵着学生的鼻子 走,这也是尊重受教育者,用现代的教育理论来说就是以 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其中闪烁着教 育民主思想的光辉。
孟子也强调“身教”的重要性,重视教师以行为去引 导、熏陶学生。孟子曰:“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贤 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身教” 必先正己。孟子曰:“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 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教师是学生 心目中的“神”,教师的行为往往是学生效仿的高标,学 生又是最具有模仿性的一个群体,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 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中受到教育。《孟子告子下》有这样一段: 不报。处于平陆,储子为相,以币交,受之而不报。他日,由邹之任,见季子;由平陆之齐,不见 之任,见季子;之齐,不见储子,为其为相与?”曰:“非也。《书》曰:‘享多仪,仪不及物曰 孟子没有对“礼”予以说教,只是以自己合“礼”的行为去感染学生。当学生问及时也不以“礼”来说教,而是 点出对方的不合“礼”,把如何合“礼”留给弟子去体悟。 孟子的回答寥寥数语,确如神来之笔,画龙点睛。这段充 分体现了孟子言行适度、注重身教的教师之法,也点出了 学思结合的学习观点,并实践了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 发”的教学要求。 从以上《老子》《孟子》教学思想的比较中不难发现, 两者的教育思想特别是教育方法基本是相同的。
两者的 基础理论虽有差异,但也是相通的,因为老子认为婴儿时 期的纯真自然、质朴无华的素朴状态是人的本原,通过对 “道”的学习把“异化”了的人“复归于婴儿”。其教育目 的是培养婴儿般纯真朴质的圣人;孟子认为人有“四善 端”,通过后天对“礼”的学习,培养有“仁义礼智信”的大 人君子。但孟子说过:“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赤子之心”就指婴儿天真纯朴之心。再者两者的教育 方法也多为相类,可见《老子》、《孟子》中的教育思想是 殊途同归的。 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老子》中所反映出的教育思 想与方法都是从宏观方面指导,如:“圣人处无为之事,行 不言之教”,并没有具体的提出如何行事,怎样做到不言 之教,这需要读者自己去揣摩。可《孟子》中不但有宏观 的指导,还有具体的描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 为”,从宏观的角度去指导;而前举“孟子居邹……”段却 是从细处着笔,具体的展示如何行不言之教。所以他们 的差异在于《老子》更具有宏观的方法论指导意义,而 《孟子》从细处着笔,提供了很多具体案例,使教育教学 方法更加具体多样,并提出了一些新的如“换子而教”等 有现代心理学因素的教育方法,犹如是一本实用的教育 教科书。
不知孟子是否对老子的教育思想有所吸收,但 若要以一定的关系来界定两者,我觉得《老子》的教育思 想就像“纲”,而《孟子》的就像“目”。有人说两者的教育 思想有互补性,我觉得互补说的就是纲目的关系,当然也 包括教育方法的相互补充。 参考文献 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高恒忠.《老子》教育思想的当代阐释(上、下)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6). y Laozi :Laozi ,W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