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丹奥秘:“己”的先天和后天
古人根据常人生命的始与终,即生、长、壮、老、死之全过程,而将人的心性分为先天和后天。
“己”是“心性”的角色分别。角色,这里指的就是物的不同种类和不同种类中的个体。“己”的特征带有后天倾向,却不完全表示后天。而与“己”相对应的“戊”,它是“心性”的本原,纯粹表示先天。
“戊”和“己”是古历法表示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基本二天干。古历法的天干、地支是古人用于表述自然万物历象规律的哲学概念。十天干可以配分五行:木火土金水。甲乙属木,丙丁属火,庚辛属金,壬癸属水,“戊”和“己”则属“土”。十天干配分五行,使五行各分含阴阳;前者为阳,后者为阴;阳者表示先天,阴者表示后天(却保持先天本质)。这每一对阴阳如果处于统一谐调状态不变,那么,物质即落入后天,即由无形到有形道家思想要义,也始终会保持先天本质不变。如果阴阳背离,特别是阴性一面反向激化,先后天两相脱离,后天因背离先天就会加速生命自身消亡。这种阴阳背离现象,在自然万物中,有些整体上受自然整体调控所致,如星球的覆灭,自然的灾变,万物生命的周期终结;有些则是高层次生命的自作自受(李向东)内丹奥秘:“己”的先天和后天,违背、破坏自身自然和外部自然所致。
就人的生命而言,当人在父母的阳精阴血(精与卵)未交媾之前,代表心性的先天灵气为“戊”,属纯阳,处于虚无的无处不在的太空之中,无名之象。当父精母血发生交合呈姻缊之象之时(即性高潮勃发),一点先天之灵气随之被感应而至,附着于父精母血之中。这一点先天灵气就成为人的心性之本,而父精母血则媾成人的生命之质(实际上,现代科学证明,男女的精卵自身在交合时就会产生姻缊之象,自能感应先天灵气而结合成新生命。试管婴儿的产生现象即是例子。但现代科学尚不能发现和证实先天灵气即先天心性的存在及功用奥秘)。无形的心性和有形的生命物质媾和,就使人完成了具有性别特征、体质特征、智商特征的个体生命创造。
一个人,性别特征是父精母血之阴阳强弱结构的结果,现代科学称其为染色体结构因素。体质特征主要是父精母血所带父母体质好坏基因遗传的结果,而智商特征的背景因素则较为复杂。智商属于心性范围,它既与先天父母的智商遗传有关,也与出生最初所感应而至的先天灵气多寡强弱有关。后者因素最为直接,因为父母我笨而儿女聪颖过人者大有人在。人在产生之始所能接受到先天灵气的多寡、强弱,父精母血的交媾只等于一个原始媒介,它同时也会受到当时所处的环境、气候、节令、时辰、天体感应,以及父母心理状态,和受孕期间营养优劣、益害等等因素的影响。总之,先天若能造就全面优越的条件因素,所接受先天灵气就多、就强,智商就高;反之,先天综合因素在某一方面有欠缺或条件恶劣,都会影响对先天灵气的接受,都会影响后天智商。这个道理很简单,先天灵气虽然无处不在,就像房子外面的空气,房子门窗开得多、打开得大,屋里流通的新鲜空气就多;房子门窗开的少、打开的小,屋里就很难进到新鲜空气。当然,人的智商高低也与后天学习不学习有重要关系,但此毕竟只能显示极限,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先天制约。而内丹修炼的实践过程,则是一条以后天返归先天,从而改善先天不足提升先天心性质量的有效途径。
心性,在父母未生前称为“戊”,处在虚无太空,对人来说,称为先天之先天(胞胎称先天,胞胎的肇始之前即是先天之先天),又称为纯阳。在父母生身后的胞胎时,“戊”因形成人物化的角色,转化为“己”。“己”被称为先天之后天,后天之先天;又称为阳中阴,阴中阳,阴阳一体。心性的“戊”和“己”,前者可称无极,后者可称太极。
人自出生以后,从婴幼儿到青少年,“戊”向“己”过渡,“己”之心性渐趋圆满,太极状态成熟道家思想要义,虽是后天却合于先天。所以这时心灵表现为活活泼泼,天真无邪,纯是自然心性流露。随着渐长渐大,有形世界中的一切,都在给这进入角色的先天心性以强烈刺激,引发着心性向角色化偏激,“己”向着后天的一端,便像橡皮筋一样被拉长,生发强化了后天心性,即识神,落入太极派生层次的八卦之中。在八卦卦象里,后天心性的识神被比喻为“离”,象征火,表现为欲念、思维、情感等,统称为七情六欲。七情六欲是后天心性的各项费用开支,这各项费用开支都必须从先天心性“戊”那里去领取道家思想要义,“己”心性本体角色是明神(李向东)内丹奥秘:“己”的先天和后天,明神则是收发员。收发员本是能精打细算,要保障收支平衡的,但“离”识神若很强暴,收发员也就不得不任其取用。
人落于后天,先天心性的维护保养,主要来源于后天呼吸之气和水谷之精气。而这些非本原先天的精气所能提取到的先天灵气是有限的,它们获取的再大存量,也仅能维持正常生命之消耗。如果人在后天生存中,后天营养充分,七情六欲的费用开支能和后天营养摄入成正比,即收支平衡,人就能享尽天年。但面对物欲横流的后天人类正在“进化”的世界,人们往往不会想到使用收支平衡的方法,更不懂得使用收多支少的丹道长生方法,而是肆意地去消耗先天的心性,尽管人们各自消耗的方式和程度不尽一致,但最终不能享尽天年的结果却是一致的。
大自然生出人,是因为大自然需要人。既然大自然需要人,人就应该完成大自然的使命:珍惜自己的生命。这就是“仙道贵生”的宗旨,它包含着最积极的人生观。(孔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