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开启 用心换票
寂寞可品《逍遥游》,闲来诵读《南华经》。
有人说庄子像是天边的一片闲云,无拘无束的漂泊在天地之间,也有人说庄子像是生长在山巅的一株野松,于世间没有任何牵绊。因为他的精神境界,已经摆脱了世俗中所有的挂碍,哪怕是生死都已经看的十分淡然。
也正因如此,后人才会将其称为道家学派中继老子之后的另一位集大成者,虽然说不上前无古人,但也可以称之为后无来者。
“庄子在哲学思想上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观点,使道家真正成为一个学派,他自己也成为了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
这一段言简意赅的描述,就是世人对于庄子最大的肯定和称赞。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庄子的哲学思想虽然继承了老子的观点,但实际上却并没沿着老子的路线去发展,而是在那一条原本存在的道路旁边,又踏出了一条新的路径。
所以说庄子完全可以称得上是道家学说的另外一位拓路者,既与老子有相似之处,但同时也存在着根本上的区别。如果说老子注重的是客观的天道理念,那么庄子无疑更加倾向于个人的精神层次。
《庄子》这部书的核心内容究竟是什么?
要想了解先秦时期的庄子,那么最好的途径无疑就是他留下的这一部著作庄子:道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其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据史料记载此书最开始有52篇,但是流传至今的却只有33篇,其余作品均遗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不过虽然有所遗憾,但是人们依然可以从如今现存的这些文献当中,去感受庄子想要传递给世人的思想。
可能在大多数人看来,庄子的思想是非常零散的,每一篇都在讲述着不同的内容,强调着不一样的宗旨,所涉及到的领域也是五花八门。从神话传说到寓言故事,再到自己的亲身经历,其中的内容囊括了天文地理,人文政治,甚至是个人的幻想,要想从中理出一条明确的主线,实在有些困难。
但事实上,庄子的思想真的很凌乱吗?其实并非如此,在这些杂乱的篇章之中,一直都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那就是解脱和超脱。这是一条能够贯穿庄子所有学说的主线,也体现着他对人生的最高追求。
这就好比在现实中,人们往往有着多重身份,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在不同人的面前,以不一样的身份存在。但是归根结底,这些身份其实都归属于同一个人,是用同一种人格在支撑。
所以解读庄子的思想亦是如此,无论他在探讨什么领域的话题,其主流思想是不会改变的,不管是讲真实的故事,还是说虚无的神话,只要能够把握住核心思想,所有的凌乱细节都可以得到梳理。
比如《逍遥游》这一篇讲的是不同精神层次之间的差距,《齐物论》阐述的是万物平等统一的概念,《应帝王》是用相对论的手法体现政治环境的变化等等。可是在这些学说论点之中,却都无一例外地贯穿着一种对于超脱的向往,想要超脱有形达到无形,想要超脱人为达到无为。
其实看过这部书的人应该都有一种体会,庄子经常强调一个观点,知道的太多,反而不如无知。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解读,不是知者不如无知,而正是因为知道的太多老子庄子列子,反倒达到了无知的境界。
在这里可以打一个简单的比方,两个小孩子为了争夺一件玩具动小心思,耍小心机,都想将这件玩具拿在自己手里。但是他们的种种行为在一个大人看来,是不是非常的幼稚和滑稽?两个孩子说来说去,争来争去,其实都是为了一个玩具,而且他们的那些小心思和小心机在大人的面前,其实完全等若不存在,有和没有根本没什么区别。
这就是庄子和普通人之间的区别,以他的精神境界看待世人,就如同大人看待孩子一样,所以世间的任何计谋与智慧,在他看来就跟没有一样。而这种超脱世俗老子庄子列子,超然在上的精神境界,就是《庄子》一书的核心思想。
无论是熙熙攘攘的世人,还是当时手握重权,称霸天下的各路诸侯,在庄子的这种境界面前,他们引以为豪的智慧都显得是那么渺小。
然而庄子之所以能打到这种地步,最重要的一点,当然是继承了老子的道家学说,在思想上达到了一个让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但是如果完全把庄子看成老子的复制版,显然也是不对的。因为他并没有完全踩着老子的脚印前行,而是在对方开拓出的道路旁边庄子:道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其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又走出来了另外一条蹊径。
庄子终其一生,都在开拓着属于自己的道路
庄子和老子的不同,其实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首先他们所生活的时代不尽相同,老子是春秋末期的人物,而庄子是战国初期的后辈,两者之间相差的时间,虽然不是太长,但是各方面环境已然有了显著的改变,尤其是思想界的变化最为明显。
因为老子所处的时代,属于诸子百家的启蒙时期,当时思想界的各类学说远没有如此庞杂,就像是一片等待开拓的新天地。但是到了庄子的时代,各家学说都已经逐渐趋向成熟,甚至拥有了完整的体系。比如庄子一开始师从裘氏学儒,后来才改学道家学说。
那么也就是说,在庄子的心中,不仅有道家学派这一种概念,而是很有可能融合了诸子百家的许多思想在内,所以他对人生的定位和追求,也必然与老子有所不同。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因素也显得非常重要,那就是老子曾经当过周王室的图书管理员,因此他所能接触到的各类文献,可谓浩瀚如海,甚至可以说掌握着天下间最优厚的文化资源。
无论是上古时期的种种秘闻,还是各方面的具体学术知识,亦或是在世间难得一见的绝世孤本,总之老子所能了解到的东西,绝对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
但是与其相比起来,庄子的起点显然没有这么丰厚,他只是一个没落的小国贵族,虽说还能够结交一些文学界和思想界的名流,可是显然不足以和老子的层次相互媲美。因为老子所涉猎的范围实在过于广泛,所以才养成了以天地自然,甚至是整个宇宙为背景的宏大格局,这一点古往今来没有一人能够超越。
不过庄子虽然捅不破这一层已经无法逾越天花板,但却依然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那就是对个人精神世界的追求,他在这方面比老子走得更远,也更加细致入微(至少从双方留下的文字记录来看,的确如此)。
因为庄子无论在阐述任何观点的时候,总是不喜欢把背景铺设的太过宏大,而且往往是采用双方对话的形式体现,如此一来,也就使人格化得到了具象体现。譬如濠梁之辩、鸱得腐鼠、庄周梦蝶等等,这些故事都是在讲述他个人在精神层次的深入体会,而不是像老子那样以宏观概念讲述客观道理。
如果说老子在思想界塑造了一个完美的世界形态,那么庄子则是向世人展现了自己独有的个人魅力,若把老子的道比作一片无边无际的苍穹,那么庄子的道,则更像是一片漂泊不定,无拘无束的浮云。苍茫天宇覆盖着人间一切,一朵浮云却飘然于半空之中,远离世俗纷扰。
老子的道客观公正包罗万象,没有出世和入世的概念,因为一切都在大道之中。而庄子的道却飘然无踪,不存在出世和入世的影响,因为他就像是一只蝴蝶游,走在现实和虚幻之间。
可以说庄子以自己的影响力,树立起了道家学说的另外一面旗帜,在继承了老子思想的同时,又开辟出来了另外一条幽径,从而也使得道家学说被世人称为“老庄之学”。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庄子的一生,我想可以这样说:他一只脚走在老子走过的道路之上,而另一只脚却走在追寻自己精神世界的道路上。
不一样的时代环境,不同的人生定位和思想追求,让庄子走出了一条和老子相似,却有不同的道路老子庄子列子,同时也造就了道家学说的另外一位拓路人。
结语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其实纵观古往今来,每一个思想体系和文明体系都是这样,需要一位又一位拓陆者和奠基者的前仆后继,才能开创出一个完整的体系,给后人留下一条可以追寻和行走的道路。
而且随着时代的不停改变,以及不同形式的需求,人们走出的道路也会越来越多,形成的体系也会愈发庞杂。不过最后经过时间的大浪淘沙,能够被世人认可并且保存下来的,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上善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