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汉泰词典良莠不齐权威词典缺失

在国际中文教育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发展新时期,对汉语学习资源尤其是外向型词典的需求日益迫切。虽然我国已出版近百部对外汉语纸质词典,但在数字化时代,这些词典大部分被束之高阁,而学习者常用的手机词典却良莠不齐。解决这个矛盾首先需要弄清两个问题:一是外国学习者使用汉语词典的现状如何;二是将汉语作为外语或第二语言学习需要什么样的词典。笔者课题组就此进行了国别化实地调查,涉及韩国、蒙古、泰国、印尼、意大利和中国等国家的47所大学、21所中小学、23所孔子学院、19所培训机构手机汉泰词典良莠不齐权威词典缺失,共1897名学习者和133名汉语教师,以期了解外国人学汉语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词典,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使用现状

第一,手机词典已成主流,纸质词典使用率低。绝大部分汉语学习者放弃纸质词典,转而使用手机词典。免费下载或购买费用低、可及时更新、易于查询等特质大大降低了手机词典的使用门槛。查询的便利性已成为现代社会信息获取的首要诉求。手机词典以其便携性、有发音、查询方便三大优势给用户带来纸质词典难以企及的便利。

第二,手机汉外词典良莠不齐,权威词典缺失。汉泰、汉蒙、汉语印尼语手机词典仍停留在粗糙的对等词释义阶段,不提供或只提供少量例证,汉韩手机词典也有释义不准确甚至错误现象。有些词典提供的例证是网页搜索得来的杂乱例句,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74.4%的泰国大学生曾发现自己使用的手机汉泰词典存在错误,如把“良药”解释成“治疗口腔溃疡的药”。

第三,切换使用多部手机词典,查询过程曲折复杂。为获取更准确的词义,半数以上学习者需使用两个及以上手机词典,如泰国学生使用汉英、英泰词典,柬埔寨学生使用汉英、英柬词典,乍得学生使用汉英、英阿、汉法词典多功能汉语字典,在三四种语言之间切换不但查询成本高,还会增减某些语义特征造成误导。部分中高级学习者使用手机版《现代汉语词典》,经常遇到释义词难度高于被释词的情况,效果也不理想。如“鼓励”属于汉语水平考试HSK4级词,《现汉》解释为“激发;勉励”,这两个词都是6级,难度明显高于被释词。

词典需求

移动互联时代的学习者最需要具备以下特征的手机词典:一是高质量的国别化、语别化双语或双解词典。随着母语环境中学习人数的不断增加,工具书的国别化和语别化是大势所趋,泰国、蒙古、印尼都缺乏质量可靠的手机汉外词典。

二是检索便捷、释义准确、例证典型的实用型词典。除拼音、部首、母语检索外,还可采用手写识别、语音识别、光学字符识别等技术,提供更便捷的检索服务。各国学习者都将释义和例证作为下载词典时的首要因素。释义准确是第一要务手机汉泰词典良莠不齐权威词典缺失,其次要通过例证呈现被释词的典型搭配和句法结构,通过典型语境揭示语用条件和文化信息。

外向型词典面对的是缺乏汉语语感且不熟悉中国生活的读者多功能汉语字典,释义和例证应考虑其认知背景和查询目的。词条信息要包括适用对象和范围说明,义项排列要综合考虑常用度和习得顺序,还要控制例证用词和句法结构的难度与常用度,让例证易读易懂易模仿。

三是切实遵循汉语作为外语或第二语言习得规律的精编词典。外向型汉语词典要有明确的用户定位,大力开发直接针对其母语或官方语言的手机词典,不宜以内向型词典为蓝本进行简缩改编,要真正从外国人学汉语的角度整体设计、精心编写。

易混词辨析宜采用对症下药方式,针对不同语言背景的常见偏误分别撰写。如汉语中“食堂”指机关、团体供应本单位成员吃饭的地方,而韩语中的汉字词“식당(食堂)”还可以指一般餐厅或饭馆,在解释这类词时要着重指出二者在两种语言中的异同并给出偏误预警。

词典建设

在中文加速走向世界的进程中,要充分了解国际社会对中文工具书的使用和需求情况,切实掌握学习者使用工具书的痛点及原因,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尽快推出服务国家需求、适应时代发展的外向型辞书产品,助力国家语言能力建设。

具体来说,就是要顺应人们信息获取方式和接受习惯的改变,凭借融媒体的直观性和精准性,突破传统词典文字编码的局限性,从单一的静态释义向多模态的动态释义转变多功能汉语字典,并尽快开启基于汉语母语和中介语的语料库共享平台编纂模式。除文字外,融媒体词典还可通过图片、音视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多种释例手段,降低理解难度,减少误解或曲解。如手部动词“揪、捏、拽、掐、搓、拧、揉、挠、捶、掏”等用文字不易解释,但用视频呈现这些动作,读者马上就能明白。

此外,还可以词典为核心,开发国际中文教育资源性产品,持续拓展汉语学习相关服务,将词典用户转化为智能硬件、专业翻译、在线课程的用户。为解燃眉之急,可以和对外汉语纸质词典进行版权合作,尽快推出优质词典的软件版,随后进行融媒辞书的全面开发。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08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