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陵近旁北墓道和两个陪葬坑进行了清理

原创 小北 北京大学出版社

近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公布了2021年度发掘新收获,考古人员对秦陵西侧陪葬大墓(QLCM1)北墓道和两个陪葬坑进行了发掘清理。

从2013年开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对秦陵西侧的陪葬墓“1号墓葬”进行了持续发掘,出土了大量陶器、铜器,以及金舞袖俑、金银骆驼、银猎犬等金银铜俑。2021年,考古工作者对这座墓葬的北墓道和两个陪葬坑进行了发掘,并对部分出土文物进行了修复。

“一号墓葬”的陪葬坑有3个,南边一个(P1),位于南墓道的西侧,以前已经完成发掘。整体的结构是厢板式结构。埋有四匹马和一辆木车以及一只狗。出土有盖弓帽、箭镞、金节约、金银络饰管等,这些和秦陵周围出土的几乎完全一致。

北边两个陪葬坑(P2、P3)位于北墓道的东侧,均有盗洞,其中一个陪葬坑内堆积着大量陶片,另一个陪葬坑里发现了盖弓帽等物。

考古工作者目前已经修复完整的器物有:金骆驼、银骆驼、金舞袖俑、镶嵌琉璃的铜扁壶、玉鼎、银猎犬等。其中有一件小动物,造型生动,貌似小鹿,呈卧姿状,大耳上扬,一副警觉的样子。另有一件小型铜俑,跽姿状,头戴冠,双手捧物,表情肃穆。

作为秦始皇帝陵近旁的大型陪葬墓,对这座墓葬的一系列考古成果证明了,“1号墓葬”的墓主身份尊贵、地位很高。另外,所有的出土物都向我们昭示出,这是一幅贵族生前声色犬马的生活场景。高级别墓葬、有三个车马陪葬坑、有15个一组的编钟、有许许多多的小型乐舞百戏、动物等形象的金银铜俑等等。

在“随便一挖都是文物”的西安,这一发现成果显然是锦上添花,尤其对于秦始皇陵区的考古而言,依然存在着许多未解之谜。

埋于数十米高的封土之下,囿于技术、金钱等考虑,秦始皇陵的地宫始终没能被发掘,因而网上也一直流传着很多版本的“千古之谜”:比如地宫中存在着神秘机关、秦始皇的遗体是否在地宫中完好无损、地宫中埋藏有难以计数的珍宝……

我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建筑主要由地面的_我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建筑主要由地面的_我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建筑主要由地面的

很多传言加剧了人们对秦始皇的误解,比如简单将他视作横征暴敛、贪图享乐的暴君,而忽视了他本人的精神文化追求。

对于秦始皇帝陵园的数十年现代考古历程,已经足以使得我们对十五年风云际会、令人荡气回肠的秦代历史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使得我们对秦始皇帝本人有更加合乎历史事实的认识。

01

秦始皇陵你知道多少

我们大多数人听到秦始皇陵,第一反应可能是兵马俑以及令人震撼的封土,然而,对于秦始皇陵相关的丰富遗存、秦始皇陵园与陵区的分别,我们可能都不太熟悉,故而加以解释是必要的。

秦始皇陵(秦始皇帝陵)特指秦始皇帝陵墓,包括地上的封土和地下的墓圹。

秦始皇陵园(秦始皇帝陵园)指以秦始皇帝陵墓为中心、由内外两重城垣围成的陵园范围,外城垣西墙长2188.378米,东墙长2185.914米,北墙长971.112米,南墙长976.186米,面积为2.135平方公里,包括陵墓、城门、陵寝建筑、园寺吏舍及陵园内的陪葬墓等。它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史称“丽山园”。

秦始皇陵区(秦始皇帝陵区、陵区)指秦始皇帝陵园之外,包括已探明的属于陵园制度内容的遗存和与陵园建设有关的文物遗存区域以及可能埋藏有文物的区域。和陵园建设有关的内容包括陶窑、秦井、修陵人墓地、五岭遗址、建筑遗址、作坊遗址等,面积约60平方公里。

我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建筑主要由地面的_我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建筑主要由地面的_我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建筑主要由地面的

秦始皇陵区遗迹分布

陪葬坑 秦陵陪葬坑指埋藏在陵墓墓圹以外的地下建筑物,该类建筑物内以陶俑等为主要埋藏内容,由此构成了秦始皇帝陵园的外藏系统,从用词上讲,采用“从葬坑”似乎更为合理些,但考虑到学术界约定俗成的原因,本文依旧采用“陪葬坑”这一概念。

经过数十年的考古调查和发掘研究,目前已发现数百万平方米的建、构筑物基址,184座各类陪葬坑以及陪葬墓区及修陵人墓地,发掘出土了包括兵马俑、铜车马、石铠甲、青铜水禽、百戏俑、文官俑、各类青铜兵器等在内的各类珍贵文物5万余件。

秦始皇帝陵园核心区为陵园,陵园整体布局以封土为中心,围绕封土有内外相套的两重南北向的长方形城垣,面积2.13平方公里。陵园内地上、地下的遗迹、遗物分布密集,已发现的主要遗址有帝陵封土、地宫、寝殿、便殿、陪葬墓区、飤官遗址、园寺吏舍遗址、陵墙、东西门阙、廊房、铜车马坑、珍禽异兽坑、石铠甲坑、百戏俑坑、文官俑坑等。

我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建筑主要由地面的_我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建筑主要由地面的_我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建筑主要由地面的

陵园以外已经发掘和探明的重要遗址有兵马俑一、二、三号坑,铜禽坑,马厩坑,五砂厂修陵人墓地,赵背户村修陵人墓地,姚池头村修陵人墓地,鱼池建筑遗址,丽邑遗址,五岭遗址,郑庄石料加工场和陶窑等遗址。

考古勘探资料表明,秦始皇帝陵经2200余年的自然变迁和人为扰动,虽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内、外城垣的基础至今保存较为完好,封土本身未见大规模破坏迹象,预计地上、地下仍保留和埋藏着极为丰富的珍贵文物。

正是由于秦始皇帝陵区文物遗存分布的广泛性和文化内涵的复杂性双重因素,决定秦陵地区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必然是一个相当长期的工作。随着新的考古资料的不断面世,对一些观点进行修正就成为必然;而随着学术研究方法的进步,许多旧有的观点也会被推翻。

02

它的阻排水系统经历了两千多年的考验?

秦始皇帝陵区位于临潼区东约5公里骊山北麓,骊山河流短促,每当山洪暴发,沙石泥土俱下,就会在谷口形成一个个冲积锥、洪积扇。秦始皇帝陵园文物遗址的主体就分布在这一洪积带上。这意味着秦始皇陵园地势北高南低。

就秦始皇帝陵园南侧的地表径流而言,对陵园构成最大隐患的莫过于大水沟的水患。而骊山山前水系属洪积扇孔隙潜水及下部承压水类型,它们对地宫构成了潜在的威胁。于是地表的排水和地下的阻水就成为陵园建设中不得不首要考虑的问题。考古发现的排水、阻水系统,也令我们感叹秦朝工艺之强大。

考古资料证实,陵园的防水设施由地上和地下两部分组成。其中地上部分由陵园内和陵园外两部分工程组成,陵园内由一整套纵横交错、排列有序的地表径流排水设施构成,陵园外的防水工程即骊山山麓前筑就的五岭防洪大堤。而在地下,则分别设置了浅层和深层排水设施,以排导地下潜水对陵园建筑的施工和长期保存所带来的影响和破坏。

我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建筑主要由地面的_我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建筑主要由地面的_我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建筑主要由地面的

五岭防洪堤遗址平面剖面图

1.耕土层2.沙土层3.砂石层

《史记·秦始皇本纪》对秦始皇帝陵的建设和规模有如下简短的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丽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汉书·刘向传》说“下锢三泉”。史料记载不虚,但仍需考古还原秦代的地学知识与工程技艺。

我们由秦陵地区的水文地质情况可知,该区域存在多层地下潜水层,因此,在修筑地宫时,工匠必然遇到排导地下水的困难。考古已经发现的陵园地下阻排水系统由前、后两段组成,前段为排、阻水设施,由原应位于封土之下、平面略呈“U”形的地下水渠组成;后段为排水设施,由位于陵墓封土西侧以外的明井暗渠组成。

我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建筑主要由地面的_我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建筑主要由地面的_我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建筑主要由地面的

阻排、水渠平、剖面图

勘探资料表明,地下阻排水系统确属人为工程无疑,其作用当是在地宫修筑过程中阻挡、疏导地下水,使其不能进入地宫范围内,从而保持地宫的干燥。阻水设施完成后,人们再利用枯水时节外围来水稀少的有利时机,将人为加工过的青膏泥逐层夯填起来我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建筑主要由地面的,经过夯实,质地细密的青膏泥有效地阻挡了地下潜水由此进入地宫范围,达到隔绝来水的目的。

地宫周围发现的深层阻排水系统,是秦人在充分了解了秦陵区域环境的前提下修筑完成的一个庞大的深层排水系统。其功能有二:其一,在地宫建筑过程中起到排导水的作用,利于地宫的施工顺利进行,即所谓“穿三泉”、“下彻三泉”。其二,地宫建成后起到阻水的作用,这有利于地宫在建成后的安全,即所谓的“下锢三泉”的作用。

从秦始皇帝陵周围发现的深层阻排水系统的排水渠走向、排水效果、阻水成效几方面的结果来看秦始皇帝陵近旁北墓道和两个陪葬坑进行了清理,当年的设计者和施工者,对陵区地质状况的了解已达到相当的程度,不仅对地宫底层以上的地层了如指掌,对地宫范围内来自骊山地下泉水、地下潜水的流量、方向等问题的了解也已胸有成竹。

勘探成果表明,阻排水渠的高差在1米左右,这样则保证了汇入渠中的水能够按照设计者的意图流向一处,排出陵园;当地宫建设基本完成后,选用青膏泥这种质地细密、隔水性强的物质,做阻排水渠下层的封堵材料,而且所用的青膏泥之多,青膏泥夯层之厚,确乎超出想象。

经过科学测试,这一系统的功效令人十分满意。地宫的建成本身就说明了排水系统的成功,而阻水系统,更是经历了2200多年的时间检验。2002年,我们利用自然电场法和核磁共振法测出,在所推断的墓室和地宫范围内为不含水区,而阻排水渠外侧(南段之南)的相同深度为含水区秦始皇帝陵近旁北墓道和两个陪葬坑进行了清理,从而证实这个地下阻排水工程迄今仍然在发挥着作用。

03

秦始皇帝陵封土中的“九级建筑”

自先秦时期的“不封不树”到战国后期王陵封土墓的出现,帝王陵墓上的封土变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壮观。秦始皇帝陵封土无疑是秦代以前封土墓中最为辉煌彰显的一座。

我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建筑主要由地面的_我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建筑主要由地面的_我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建筑主要由地面的

在前期考古工作的基础上,2002年国家启动了“863”计划“秦陵考古遥感与地球物理综合探查技术”工程项目,经过物探、考古专家的共同努力,秦陵封土建筑形式的相关问题逐步得到解译。我们发现在陵墓墓圹边缘即封土的表层之下的中部位置,有一组匪夷所思的高出地面、台阶式墙状夯土木构建筑。

墓圹周围围就的高出地面的台阶式墙状夯土台,上窄下宽,内外均呈台阶状;东、西、北墙的外侧均为九级台阶,南墙尚未勘探,外侧台阶高3米,宽2米;东墙、北墙内侧现已发现六级台阶我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建筑主要由地面的,南墙西墙尚不清楚。

依据考古勘探资料,我们分析这组体量恢弘、高出地面30米左右的建筑覆压在墓圹周边,夯土基础一部分在墓圹外,一部分伸进墓圹内。

这样我们从远处观察,陵墓上除却中心部位外,其实是一座高达九级的高台木构建筑,但九级高台木构建筑最终却被覆压在封土之下。

我们分析这一组高台建筑在秦始皇未死前就已建成,只是在最后堆筑封土前其上的木构瓦覆屋面建筑被拆毁,封土覆盖的时间可能在埋葬秦始皇之后。

我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建筑主要由地面的_我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建筑主要由地面的_我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建筑主要由地面的

台阶式墙状夯土台平、剖面图

秦始皇帝陵封土上木构建筑的形制是从地面享堂墓、台阶状享堂墓发展到汉代冢墓之间的过渡形态,而且是迄今所见唯一的形式。我们认为秦始皇帝陵封土上的木构建筑不具备祭祀的功能,这种建筑形式不属于享堂类的祭祀性建筑,不仅因为它没有顶层的堂式中心建筑,还因为它在下葬完死者后会被覆埋在厚厚的封土之下,人们无法在此举行祭祀性的典礼。

另外,从陵寝制度演变的角度分析,秦国自东陵开始,便将原来设在封土上的祭祀性木构建筑移到封土之外,秦始皇帝陵园也发现了位于封土之外祭祀性的陵寝建筑,表明祭祀的场所已从封土上转移到封土之外。

根据文献记载及考古勘探时的地层资料,我们推测陵墓地上、地下工程的施工顺序是:开挖墓圹(“穿三泉”)—构筑墓室(“下铜而致椁”)—回填墓室至地面—夯建九级台阶—建造台阶上木构建筑—回填墓室上部至台阶顶面—下葬秦始皇(“葬乎丽山”)—覆盖封土(“覆土”、“丽山之作”)。

既然秦始皇帝陵封土上台阶式墙状夯土建筑不属于祭祀性的享堂,那它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建筑呢?

《汉书·贾山传》记载了贾山向汉文帝上《至言》的奏章,“(秦始皇)死葬乎骊山,吏徒数十万人,旷日十年,下彻三泉。合采金石,冶铜锢其内,漆涂其外。被以珠玉,饰以翡翠。中成观游,上成山林。”

我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建筑主要由地面的_我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建筑主要由地面的_我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建筑主要由地面的

历史上各家注《汉书》时均未涉及“中成观游”,仔细研读该条文献,我以为该文献记述的是秦始皇帝陵地下及地上的下、中、上三层空间分布形态。另建“观游”这一高台式建筑满足的是皇帝灵魂登观出游娱乐的愿望。

秦始皇帝陵封土之下、地面之上围绕墓圹的台阶式墙状夯土台木构建筑,符合高台建筑“观”的外形特征,九级台阶的规模也与秦始皇帝的身份吻合,可以想象皇帝的灵魂登上九层台观俯瞰宇内众生时,能极大地满足他继续管理帝国的愿望。

无与伦比的九级高台豪华建筑是供皇帝灵魂出游使用的,满足的是地下灵魂世界的期许,而不是满足现世“非壮丽无以壮威”的心理需求。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这座旷日持久建就的建筑,最终会被表面的封土完全覆盖了。

04

地宫水银的传说

《史记》记载,秦陵地宫中“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这也使得地宫中的水银成为流传甚广的传说,很多人误传秦陵埋藏了百吨的水银,并以此制造“神秘”之说。

尽管我们还无法发掘地宫,核实古人对秦陵地宫景象的描述,但经现代科技勘测在陵墓封土的中心区域发现强汞异常区,这足以说明地宫中确含水银,且水银的含量与水银的意义,是考古所能够考证出来的。

根据历代文献,可以看出它们都接受司马迁的记载,并不时加入民间传说,比如舟楫、凫雁、鱼龟、鲸鱼等。不过当代学者均深信地宫确实有模造的“百川江河大海”地理版图,但进一步的推断,比如“估计陵墓内储有水银百吨左右”,多是一些随意的看法,其实并没有多少依据。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地质矿产部物探化探研究所就对秦始皇帝陵进行了首次土壤汞量测量,在陵墓封土的中心区域,发现一个面积约1.2万平方米的强汞异常区。

时隔二十年后,2003年在实施秦陵物探考古的863计划时,通过土壤汞量测量和壤中气汞量测量两种方法,又一次对秦陵封土的含汞量进行了测量。探测再次测量到封土中心部位强度较高且连片分布的汞异常,根据地宫内汞异常的变化规律,我们发现地宫内部汞异常分布状况和秦帝国版图内水系的分布有相当一致的对应关系。

骊山至鱼池测汞点土壤中含汞量变化图

然而,关于地宫中水银的意义,仍然需要考证,很多人传言,秦始皇利用水银,是为了防止尸体腐烂,毒杀可能的盗墓者,而且水银也是制造不老丹药的原材料。但是,我们不能犯历时性错误,根据考古与历史研究我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建筑主要由地面的,现有的很多传说都是以讹传讹。

水银的原料即化合态的硫化汞,也即辰砂,在古代中国有着悠久的利用史,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就曾发现储存丹砂的灰坑,说明早在夏代辰砂已经被人们利用,而且很可能是被当作颜色来使用的。

水银的炼制始于春秋时期,春秋战国的水银主要用在黄白术上,即用于制造鎏金、鎏银器物,纯粹的水银是类似于贵金属的财富;另外水银还被用在医疗上面。“凡疗疡,以五毒攻之”,而五毒之一便有辰砂,我们从《周礼》中简略的记载中,可以得出此时已经将辰砂用到治病上这一判断。这一知识被中医药界长期传承至今。

我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建筑主要由地面的_我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建筑主要由地面的_我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建筑主要由地面的

辰砂

外丹黄白术发展历史说明,外丹术形成于汉武帝时期,秦代晚期方士们在寻找长生不老仙药无果的情况下,才开始设想人工制造这种仙药。人们得出水银具有剧毒性质的认识不早于西汉,以水银处理尸体的设想可能是金缕玉衣退出贵族埋葬领域后的新实践,防腐的设想出现的更晚,宋代才大行其道。

我国汞矿本身贫矿多富矿少,而且即便到了宋仁宗时期,水银年产量仅一顿,秦朝的水银制造技术为低温焙烧法,效率低而产量小,故而秦陵地宫中的水银不可能有百吨之多。

我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建筑主要由地面的_我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建筑主要由地面的_我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建筑主要由地面的

宋代蒸馏法炼水银

因为政治需求,西汉前期掌握话语权的一些儒生们发起了一场妖化秦始皇的运动,加上司马迁对秦始皇影射式的描述,为后代留下一个被歪曲了的政治人物标本,这一过程又被历代层层地叠加。对秦始皇脸谱化的历代文献记载,误导了我们对秦始皇的判读。

秦始皇帝陵墓中以水银来演示江河湖海的水系,是将秦帝国的版图模造在墓室中,这一构想决然有别于历史上所有在墓葬中使用水银的现象,它既不是财富的象征,也不是用于医疗,更不是出自所谓防盗、防腐的考虑。

它不仅开发出关于水银的别种用途,更彰显出秦始皇帝“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的追求,是将帝国最辉煌的历史以物化的形式载录下来,表现的不仅仅是皇帝个人史诗般的英雄经历,更是对国家未来的深深挂牵,这是秦始皇帝心系天下的表征,也是作为帝国皇帝对国家长久传承的企盼。

##

本期活动

你对秦始了解多少又有哪些猜想和推测?欢迎在留言区聊一聊,小北将挑选2位幸运读者,送出本期主题图书《秦始皇帝陵园考古研究》。

秦陵体现的是对维护国家统一的万世考虑,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及统治模式,兼顾对个人权势地位、未来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