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网络小说的三个基本特质——以拓跋小妖功夫兵王为个案的考察
图片:作者提供
何亦聪,男,1985年生,河南濮阳人。2007年考入苏州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师从范培松教授,2010年获文学硕士学位。201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师从黄开发教授近十年网络小说的三个基本特质——以拓跋小妖功夫兵王为个案的考察,2013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入山西大学文学院任教,现为山西大学文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山西省作家协会签约评论家。主持省级课题两项,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并以周作人散文研究为重心,已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近年来学术兴趣转入中国近现代述学文体研究和现代散文的“文脉”(即其古典渊源)研究。
近十年网络小说的三个基本特质
——以拓跋小妖《功夫兵王》
为个案的考察
拓跋小妖
网络文学二十年:前后两个时期
中国当代网络文学在近二十年的发展过程,其实是一个从众声喧哗的、以个体表达为主的自由形态走向规范的市场化运作机制的过程,因此,谈论网络文学,首先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与市场化或消费主义紧密结合的。时至今日,网络上仍然存在着大量的“榕树下时代”的“文化遗民”,他们怀念2000年左右的网络文学和网文环境,好像只有那个时代的网络文学和网文环境才是更加纯粹、更加自由的,才是不受商业化之浸染的。有一个吊诡的事实是大多数研究者都未曾注意到的,即:初期的网络文学写作者,他们往往比以《收获》《人民文学》等主流刊物为发表阵地的作家们更自命为“纯文学写作者”,因为这一时期的网络文学既未被市场和资本渗透,又通过自由的网络表达规避了体制的收编。
以十年为界,我们可以将从1996至2016的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主流是“自由表达”,后期的主流则是“拥抱市场”,而决定其由前期转入后期的关键因素,从表面上看,是资本的渗入,就其深层实质而言,则是参与群体和受众群体的变化。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的话,2000年左右的网络文学,基本上还是处于一种“小国寡民”的状态,那个时代有条件上网的人不多,一台配置不高的电脑差不多都要卖到一万块,网费更是贵得离谱,所以,首先是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里面,出现了一批白领网络人士,他们以一种自由表达的姿态,进行网络文学的创作。但是,时间推进十年,到2010年的时候,网络文学的主要参与群体、受众群体就发生了巨大变化,到近几年,其最大的受众群体竟变成了“江浙沪地区的外来务工者”,受众群体的变化,必然会引发文学特质的改变,这正是消费社会的潜在逻辑——消费者的需求决定生产者制造什么样的产品。
那么,变化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呢?有的探讨新世纪网络文学发展的学者把这个变化的关节点定在了2003、2004年,但是,从我个人的实际体验来说,至少到2004年的时候,网络文学的这种市场化运作还不能说是十分普遍,有相当一部分的文学网站,他们的发展预期仍然还是想和主流的纯文学去接轨。我有一个清晰的记忆,大概在2004年夏天的时候,红袖添香原创文学网成立了一个专题策划组,主要负责作家访谈、作品授权、作家专题策划等工作,那个时候我们所联络的作家,100%仍然是纯文学领域的,比如陈希我、盛可以等。所以,从网络文学的整体局面来看,真正翻天覆地的变化,应该不是发生在2003、2004年,而是发生在2005、2006年,这个变化的发生,是和当年盛大公司对各个文学网站的疯狂收购有关的。也就是说,网络文学的市场化,其最直接的导火线,本身就是一个市场行为。
拓跋小妖书影
读者接受层面:精准定位与密切互动
现在,回到本文要讨论的主题,拓跋小妖的网络小说作品上来,无论从创作的时间上说,还是从创作的风格、性质上看整体而言,网络小说的典型形态和传统通俗文学,很明显,小妖的小说肯定是属于后一时期的,亦即网络文学已经进入市场化运作时期的作品。他的小说具有此一时期网络小说所共有的一些典型特点,如:超长的篇幅(其代表作《功夫兵王》总字数达到了320万字,普鲁斯特的巨著《追忆逝水年华》曾以其篇幅之宏大震惊文坛,但是《追忆》的裁制、篇幅放到中国当下的网络小说中仅居中流),适合大众口味的题材选择(《功夫兵王》属于现代都市武侠类型小说),松散的结构(网络小说的阅读多系读者随着作者的更新逐章追读,因此,在整体结构的严密性上要求较低)。显然,我们不能够使用纯文学的标准去探讨这一类型的小说,甚至近十年网络小说的三个基本特质——以拓跋小妖功夫兵王为个案的考察,也不能使用探讨传统通俗小说,亦即张恨水、金庸小说的标准,去探讨这一类型的小说,就是说,当下的这种网络小说写作模式,不仅与严肃文学不同,与传统的通俗小说也不同。下面,我想以小妖的《功夫兵王》为个案,就这种不同文学形式彼此之间的差异性,来归纳三个当下网络小说写作的基本特质。首先从读者接受层面着眼,有两个突出的特质:
首先,是严格、精准的受众群体预期定位。拓跋小妖的小说,我不知道他自己在写作之前是不是有一个读者群的预期定位,从我个人对《功夫兵王》的阅读感受来说,这部小说的主要读者群,应该是15到28岁这个年龄段的青年男性群体。后来我就《功夫兵王》的阅读情况在高校范围内做过一个小小的问卷调查,出乎意料的是,他的小说在计算机系的读者,比我们中文系要多,而且读者基本上是男性,没有女性。从受众群体的预期定位出发,市场化时代的网络小说写作者必然不可能以“自由表达”为风尚,反而会针对特定群体的特定需求去进行“量身打造”,当下大量的“打怪升级”类型网络小说的出现,正是因为网络文学近几年的主要受众群体已经转入社会底层,于艰难的日常生活之外,他们需要此类小说为他们提供一场又一场的“白日梦”。因此,当下的网络小说写作,其对受众群体预期定位的精准程度,要远远超过过去的通俗小说,比如张恨水的小说预期受众群体就是普通市民阶层,他不可能精确到具体的年龄段、性别、收入状况、社会阶层等等。为什么呢?因为在这样的一个小说大爆炸的时代,任何一个小说家,再想像过去金庸那样对各个年龄段、各个阶层的读者来一个通吃,已经不可能了,只要能够精确地把握住某一个读者群,那就是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说,拓跋小妖的小说无疑是成功的整体而言,网络小说的典型形态和传统通俗文学,他很好地把握住了年轻男性读者群体的接受心理和阅读口味。
其次,是写作过程当中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当然,在传统的通俗小说写作当中,也存在这种互动关系,比如过去报纸、杂志上面连载的小说,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会收到一些读者来信,读者也可能会对以后的情节发展提出建议。但是,过去的那种互动,无论是在速度上、数量上还是强度上,都远远没有办法和现在的网络小说相比——我如果此刻在网上看了小妖最新写的一节小说,短短几分钟之内就可以通过评论或者站内私信的方式给他提供建议。
何亦聪参加座谈会
叙事技巧层面:速度感
除了读者接受层面,在叙事技巧层面,当下的网络小说作品也有其特质,比如,网络小说通常都比传统的通俗小说更有“速度感”。此处之所谓“速度感”不是指作者写作速度的快慢,而是指小说叙事节奏的快慢,简单地说,就是,现在的网络小说,比传统的通俗小说,叙事节奏要快得多。拓跋小妖的《功夫兵王》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在这部长达三百余万字的小说里,作者的叙事却基本上不会有什么拖泥带水的地方,人物,事件,背景,差不多一上来就交代清楚了,而且,如果小说里面的人物遇到了让读者感到揪心的难题,他基本上会在两三章的篇幅之内解决掉,然后再设置下一个难题。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整体而言,网络小说的典型形态和传统通俗文学,与网络小说写作的竞争强度有关。如前所述,这是一个“小说大爆炸”的时代,从读者的角度来说,到底读哪个,不读哪个,很难选择,有时候会挑花眼。因此,对于一个网络小说写作者而言,他就必须训练出这样一种技能:在开头第一章或者前三章的篇幅之内,一定要成功地留住读者,让他有兴趣继续读下去。如果还是像传统的通俗小说那样慢悠悠地展开叙事节奏,一点一点地填充细节,讲究结构的完整性和整体的审美化,那是必然留不住读者的。
第二,与网络小说的发表形态有关。一个成熟的网络小说作家,基本上是要保持一天一更新的,拓跋小妖的更新速度则达到了一天一万两千字,而读者基本上也是紧跟着作者的写作速度,更新一章就读一章,在这种阅读形态下,你要留住读者,还必须保证每天都能给他们一点刺激、一点新鲜感。《功夫兵王》这部小说就是这样去做的,小说本身有一个大的主体线索,同时大的线索下面不断地延伸出一些小难题、小冲突、小矛盾,每个小难题的解决通常不会用很长时间,因为时间太长了,没有新的难题出现,旧的难题又老是解决不了,读者也会感到厌倦。
第三,与当下读者的生活状态有关。我们当下的大部分人的生活节奏,都比过去要快得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也会导致阅读心理的变化,现在大部分的网络小说读者,可能都更加喜欢简单、直接、迅速、不拖泥带水的处理方式。说到底,当下的网络小说写作都是以消费主义为潜在逻辑的,受众的需求决定了写作者的选题方向和技术特点,如果想要摆脱网络小说的同质化,使之走向多元化,乃至向严肃文学靠拢,唯一的方法,只能是提高受众群体的文学品位和知识素养。拓跋小妖作为一个当下网络文学环境中的小说家、写作者,他是成功的,但是,他的这种成功,也是不能够用严肃文学的标准、或传统的通俗文学标准去衡量的。在探讨这一类型的网络小说作品的过程当中,可能我们真的需要努力去构建一套新的话语体系。
ID:
文学 | 思想 | 视野 | 品味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南华门东四条
邮编: 电话: -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