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厅:传统文化经典是否已不适应于时代

2010年底,一个关于传统文化的消息在社会引起关注。2010年12月28日,山东省教育厅向下辖的各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规范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实施和专题教育活动内容的通知》鲁教基函(2010)44号(下称《通知》),明确要求“原则上应以地方课程《传统文化》规定的学习篇章作为诵读的主要内容,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内容”。

这一事件被媒体解读为“删改传统文化经典”,迅速成为一个跨年度的话题,从山东辐射到全国。这是去年继鲁迅的部分文章从中学教材中消失后,又一次关于文化经典的“整容”大争论。在讨论中,一个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传统文化经典是否已不适应于时代?这种不适应是出自经典本身,还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方式?

甄别传统文化还是推销教材

就这一决定的缘起,《通知》表示,该省中小学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包括:在开展相关专题教育活动特别是开展中小学生经典诵读活动时,对诵读活动的内容研究不深、分析不透、甄别不够,致使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入学校,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他们的心灵,造成了很坏的负面影响。

“我们的初衷是针对学校的教学行为,目的是强化中小学的课程意识,不能随意给学生推荐传统读物。”山东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关延平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解释说,传统文化作品中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随便拿来就用。关延平也表示,教育部门的禁令只针对学校,家长让孩子诵读的行为属于自愿行为。

山东多家媒体随后刊文表示,《三字经》等经典文献中存在许多和当代社会不适应的内容,应当删改。这些文章援引了部分教学人员、学生家长和相关专家的看法,认为在内容上,如《三字经》宣扬的“三纲五常”需要重新定义,《弟子规》中孩子应终身都听命于父母的观点与现代儿童教育中“尊重天性、提倡民主”的宗旨明显不符;在教学上,孩子们年纪小,对古文、典故的理解和掌握能力都较差。由此,对《三字经》等经典文献应加以删改,以对孩子们负责。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多次提到该省统一规划建设的课程科目,也是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的《传统文化》。在《通知》认定的该省在相关教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里,首先提到了“有的中小学在课程实施工作中没有认真开设地方课程《传统文化》”,《通知》紧接着要求要对《传统文化》课程规范组织实施,《传统文化》规定的学习篇章要作为诵读课程的主要内容。鉴于此,有反对意见指出,这一做法明里是弘扬传统文化,暗地里则是推销自家教材。

在流传颇广的一篇评论文章里,网友“丁寅”提到,地方课程《传统文化》使用的是山东省教材审定委员会通过的教科书,属于山东省教育厅编写的教材,而山东省教育厅只是要求省内各学校以《传统文化》规定的学习篇章作为诵读主要内容,却不关心学校如何批判地继承《三字经》什么是传统文学观念,显然不妥。他写道:“只看到地方一些学校没有执行必修意图,擅自用原版《三字经》、《弟子规》来教学,有了怒火,转而通过文件来强行规定。”他还认为,《传统文化》教材有东拼西凑的痕迹,且并没有形成系统的价值观。而有山东的学生家长发帖称,四年级的《传统文化》教材的有些内容,孩子三年级就学过。

传统文化经典“整容”存争议

山东的这一举动,让许多人担忧对传统文化“整容”的风潮会否蔓延。与之呼应的是,此前湖北省有部分学校给学生推荐的是删节过的“洁本”国学内容。例如,《劝学诗》中删掉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广为流传的句子;《三字经》中的“昔孟母,择邻处”也因有宣扬“环境决定一切”的意思而被删除。不过,其他地区大都保持原有的做法。如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传统文化经典教材不是该市统一的必修课程,传统文化经典内容由学校自行决定。北京市相关中小学则按照情况不同,采用了不同的方式。

传统文化中存在的糟粕是否必须删除这一话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充分的发酵。讨论双方大致分成了旗帜鲜明的两派。大部分讨论者赞成传统文化经典中有些部分所宣扬的价值观并不适用于当今社会。不过,问题的焦点逐渐集中在对这些“糟粕”的认定标准,以及是否有必要删改。

支持者认为,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甄别能力较弱,需要成人帮助,山东的这一举动无疑就是这一观点的反应;反对者则认为,传统文化经典是经过历史的千锤百炼,应当把对糟粕的判断的权利留给阅读者。

还有观点认为《三字经》应彻底退出课堂。《齐鲁晚报》刊发的评论表示,《三字经》进校园是近年来“国学热”的产物,值得冷思考。该评论文章认为,《三字经》等传统文化经典已经远离当今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目标,应当审慎地利用国民教育体系向孩子们灌输。这一观点超出了大部分舆论的讨论范畴,对《三字经》的现代教育启蒙作用的评价降到极低的位置。

于是什么是传统文学观念,“敬畏经典”的潜在话题又一次显露。在对传统文化经典文献的态度上,社会依旧存在争议。一方面,在五四运动、“文革”等的影响下,许多传统文化被视作虎狼,认定为糟粕;另一方面,随着近些年来社会的逐渐富足,对传统文化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强,“国学热”依旧火热。在这天平的两端,如何树立更为合适、正确的国学观,便成为删改国学经典这场纷争中的角力焦点。但总的来说,承认传统文学经典的重要价值意义,并应加以继承和发扬,是舆论的主流。

“怎么教”才是关键

与山东要删改传统文化经典相对应的还有一条新闻。去年底,由叶圣陶主文、丰子恺插画、1932年版《开明国语课本》重印本卖到断货,同期重印的老课本系列如《世界书局国语读本》等也是好评一片。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孩子们喜爱这套“颜体字排印,淡墨着画,一课一图的教材”。这一老课本现象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

或许,这就涉及核心的问题:成人习惯于使用强力手段将意志强加给孩子,而作为传统文化教材的接受者,学生的意见却被忽略了。如《开明国语课本》等正是内容贴近孩子生活,编排贴近孩子喜好山东教育厅:传统文化经典是否已不适应于时代,方才赢得众多孩子的追捧。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传统文化教材进行恰当的再创作,使其既保留原貌,又能有新的意义,不失为一种新思路。

实际上,面对传统文化经典,更多省份是在不回避所谓“糟粕”的前提下,积极对部分不符合当今价值观的部分进行新了解读。

1月9日,北京市第一本国学地方教材——《〈弟子规〉新解》通过审查,在该市东城区19所小学试点,今年9月份有望在全市推广。据了解,《〈弟子规〉新解》并未对原文内容进行删节,而是在其中渗入了现代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国家总督学顾问、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为《〈弟子规〉新解》做序时评价:“进行新的解读无疑是必要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对传统教育资源注入现代精神,使其在新的时代仍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另据报道山东教育厅:传统文化经典是否已不适应于时代,上海的小学教材内容没有涉及《三字经》或者《弟子规》,但不少小学尤其是知名小学会开设关于这两本经典文本阅读的兴趣班。上海市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的吴蓉瑾校长表示,以“糟粕性内容扭曲学生价值观”为理由而删节《三字经》毫无必要,因为这完全可以通过老师的正确导向和积极向上的解读予以避免。同济大学中文系教授刘强认为,孩子在小学期间诵读《三字经》等读物,目的不求完全消化什么是传统文学观念,只要熟记就可以了。“经典之所以被称作为经典,主要是因为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步增加对经典的理解。对于价值取向问题,不用过于担心。”刘强说。

《山东商报》则从另一个角度讨论传统文化经典的选择问题。该报1月6日刊发的文章援引一位家长的话表示,目前传统的背诵古文的方式并不吸引孩子,甚至让孩子产生反感。但通过讲故事,或者动漫、电视等方式教学,孩子们则很容易产生兴趣。

争论到了最后,隐约地殊途同归:“怎么教”才是传统文化教材存废的关键,和教材无关,和我们的教育方法有关。简飞

观点链接

中小学生诵读古代传统经典文本,首先要解决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现在这一问题没有一个明确规范的说法,各地一窝蜂地搞,变了味。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 唐汉卫

孩子的价值观是由学校、家庭、社会等共同作用形成的。在社会道德环境不理想的情况下,更应该追问社会环境和我们的教育方式,而不是教材。

——湖北黄冈市高中语文教师 周洁

《三字经》、《论语》等国学作品,是农耕时代留下来的。其中有些内容是“道德利令”,与现代意义上的人道关怀不可同日而语,也不利于现代个体人格的培养。

——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 刘川鄂

孩子还小,很难领会这些内容,如果不加甄别,必然先入为主,学不进去新东西。所以,当我们的家长还乐滋滋地灌输孩子时,山东省突然大喝一声“停”,来得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