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笔下的《蔡文姬》,你看过几部?
《蔡文姬》是1959年郭沫若先生专门为创作的一部四幕历史剧,主要描写了距今两千多年前东汉才女蔡文姬的坎坷际遇。1959年焦菊隐先生将这部戏搬上舞台,当年一经亮相,便成为戏剧界最走红的一部名剧。在“文革”结束后不久的1978年,北京人艺以原班人马重演这部剧时,观众人山人海,居然将广场前的南墙挤塌。在这部戏中,郭沫若先生以磅礴的气势和浪漫的笔调成功地塑造了一代才女蔡文姬的形象,同时也以简练的笔墨对曹操进行了全新的解释,一洗旧舞台上白脸奸臣的形象,展现在话剧舞台上的是一位风韵潇洒的诗人和明辨是非的政治家。目录
《蔡文姬》-简介
蔡文姬
汉末,中原地区连年战乱,名儒蔡邕的女儿文姬蔡文姬 戏剧,流离在敌军之中,幸亏遇到南匈奴左贤王把她拯救,且与她结成夫妇。后来虽生了儿女,但是文姬一直在怀念着故土,怀念着她死去的父亲。过了十二年,汉丞相曹操,他原和蔡邕是旧友,也知道他有续修汉书的志向,但蔡已去世,曹操惋叹之余,因而想起了颇有才名的文姬,于是派董祀,周近为使者,往南匈奴迎她回来,让她继承蔡邕的遗志......
《蔡文姬》-创作背景
蔡文姬墓
郭氏在其《〈蔡文姬〉序》中,曾经有过非常明白和确切的说明。据他自己说,目的有二:第一、通过写蔡文姬这个人物,宣泄自己一种特定的感情。第二、通过写曹操这个人物,替曹操翻案。另外,郭沫若写作《蔡文姬》的动机还有一点,并没有自我说明。但从其创作倾向上来看,是非常醒目的。这一点,就是历史为现实服务,通过《蔡文姬》来增进今天的民族团结。
郭沫若又是怎样来写《蔡文姬》的呢?郭氏在其《〈蔡文姬〉序》中,对此也说得非常肯定。这可以归结为两点:
第一,忠实于历史。“我在写作中是尽可能着重了历史的真实性。”第二,不联系现实。“我没有丝毫意识,企图把蔡文姬的时代和现代联系起来”。
《蔡文姬》-艺术特色
蔡文姬画像
郭沫若是历史学家,具有广博的历史知识,也具有历史学家严谨的治学态度。在《蔡文姬》中,重要的人物和事件都有历史依据,如曹操、蔡文姬、董祀。如曹操的事功,文姬归汉的故事,以及围绕这些人物和故事发生的矛盾冲突及消解,大都有历史依据,某些细节,如事件的背景、舞台设置、家庭布置、案头装饰等等,大都符合历史真实。而在曹操这一形象塑造上郭沫若笔下的《蔡文姬》,你看过几部?,不仅显示了郭沫若广博的历史知识和求真的态度,而且突出地表现了他力排世俗杂议、恢复历史本来面目、追求历史真实的勇气。因为长期以来,曹操都被看作白脸奸臣,奸诈、残暴、多疑、自私,似乎已成定论。郭沫若创作《蔡文姬》就是为曹操翻案,肯定他是一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具有许多好品性的丞相。
作为一个深解艺术规律的剧作家郭沫若当然知道自己是在写剧本,而不是进行历史考证。他尊重历史,又不拘泥于历史事实,在符合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大胆地进行艺术想象和虚构,用以弥补历史事实的缺环和不足,加强戏剧的艺术效果。他为此煞费苦心,付出极大劳动。他的虚构和想象,弥补和加强,,都力求符合艺术规律:人物行为符合性格发展的逻辑,矛盾冲突及转化符合特定的情势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情节发展是人物性格和矛盾冲突的必然。如第一幕,曹操派人带重金要将蔡文姬赎回汉朝,“文姬归汉”的矛盾就此展开,左贤王面临家庭破败、妻离子散的局面,暴怒异常,扬言杀人,文姬本人也面临“走”还是“留”的重大抉择,举棋不定。作者特意安排蔡文姬与董祀“私下”谈话,以了解曹操的真实动机。董祀向蔡文姬宣传曹操的文治武功,规劝蔡文姬从国家利益出发,舍弃儿女家庭,继承先父的遗志续修汉书,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汉朝与匈奴和好做出贡献。结果,不仅蔡文姬心悦诚服,左贤王也释尽前嫌,赞成文姬归汉。这样安排情节、解决矛盾,当然是无中生有,但符合人物性格发展逻辑和情节发展规律,让人感到自然合理,真实可信,似乎历史上确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或者说历史事件就是这样发生的,也只能这样解决。郭沫若在历史事实基础上实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
《蔡文姬》-作品分析
蔡文姬与曹操
《蔡文姬》有故事情节,而且从塑造蔡文姬的角度看,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发展过程:归汉———归汉途中———归汉以后,比较圆满,也比较曲折,符合传统意义上的;但从另一方面看,却又没能很合理地安排发展和高潮,作品一开始就将蔡文姬推到尖锐的矛盾之中:曹操派使臣赎回蔡文姬,她面临“去”与“留”的重大抉择,矛盾冲突由外及内全面爆发,但抉择之后,情节发展趋于平缓,矛盾冲突不再尖锐,虽然也有人命关天的大事,但这一切与蔡文姬已经没有太大的关系,其性格也已经失去光彩。另外,作者的意图是为曹操“翻案”,曹操应该是主要人物:蔡文姬也很重要蔡文姬 戏剧,但从整体构思上看,她属于“情节”人物,因为“文姬归汉”只是替曹操翻
案的一个“事件”,写蔡文姬是为了突出曹操,歌颂曹操。作品的前三幕把蔡文姬置于矛盾斗争中心,而让曹操幕后“操纵”蔡文姬 戏剧,这样安排固然很艺术,但蔡文姬的“戏”有了,曹操的“戏”却被搁浅。后两幕让曹操出场,正面描写他“兼听则明”的平民丞相风范,但已属于强弩之末,没有精彩的戏可写;而在戏剧作品中,没戏,人物就很难坚挺起来。因此,从塑造曹操这一形象的角度看,情节是不很完善的。
《蔡文姬》的情节围绕两个中心发展,对曹操先“虚”后“实”,对蔡文姬先“重”后“轻”。从理论上说这样安排很艺术,但戏剧性、情节律却因此受到影响,并且人物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前面虚写曹操有“隔靴”之嫌,后面“淡化”蔡文姬的戏,人物形象也被淡化。
不过郭沫若不像田汉那样特别看重故事情节,仅仅在情节发展过程中制造矛盾冲突———郭沫若也看重矛盾冲突,但他制造矛盾冲突的方式与田汉不同。田汉的冲突主要是人物与环境的冲突,郭沫若则将笔触伸向人物内心———性格冲突。他虽然也写了人物与环境的矛盾郭沫若笔下的《蔡文姬》,你看过几部?,但不正面展开,也不直接写人物同环境的对立,而只是用很少的话交待人物所处的环境;所谓“环境”,在郭沫若的剧作中只是事先营造的“情势”:曹操平定中原后,派使臣带着大量的礼物到匈奴,要赎蔡文姬回中原续修汉书,这一下子就将蔡文姬推到“走”与“留”的两难境地,或者说一下子就把蔡文姬置于特定的“情势”之中。在这矛盾中,“情势”是铁定的,决定着人物的命运,制约着人物的活动———外在的和心理的;人物是被动的,不能改变“情势”,而只能在设定的“情势”中抉择。“情势”对人物是残酷的,无论“走”还是“留”,都不能轻易决定:蔡文姬很想回中原,那是她的故乡,也很想继承父业续修汉书,这是她的抱负;但她是个女人,在匈奴生活了十几年,营造了一个幸福的家,她顾念儿女,不愿看着家庭分裂,骨肉分散。高明的郭沫若就是要在这样残酷的矛盾中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蔡文姬这一形象就在这样的矛盾冲突中树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