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服装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需要,又是社会文明的一种标志,它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服饰文化鉴赏,其要义即是服饰的审美鉴赏。我们知道戏剧服饰设计的时代特征——戏剧服装的审美鉴赏,审美感知的前提和主要特征是一种赏心悦目的愉悦感,服饰只有给人以感官的愉悦感,才具备了最基本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戏剧服装;文化;探析
中图分类号:J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031-01
戏剧服饰是中国传统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戏剧服饰是从人们平时服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中国传统服饰很多重要特点都凝固在戏剧服饰中。戏剧服饰又称“行头”。戏剧中的角色行当,都有自己的行头。在舞台上,一般通过行头就能判别出角色的身份。如旦角,因为服饰的不同,又有青衣、花旦等分别。青衣旦,又称正旦旦角戏曲服装,是戏剧旦角的主要角色,她们一般是端庄正派的人物,以青年和中年女性为主(老年女性则为老旦),如《孟姜女哭长城》里的孟姜女、《祭江》里的孙尚香、《三击掌》里的王宝钏等。在服饰上,青衣旦穿戴素雅,一般穿青褶子,所以人们又称青衣为青衫。花旦在服饰上与青衣明显不同,她们一般是天真活泼的少女。戏服也极尽妖娆曼丽之态。花旦多穿着短衣或裙袄,配上坎肩、围裙等,并在腰间系有饰物(又称四喜带),这形成了戏剧服饰中最美丽的行头。
一、戏剧服饰设计的时代特征
中国戏剧的服饰注意与人物性格、身份甚至心情相配合。如青衣的角色多是生活坎坷、性格抑郁,她们的服饰相对以冷色调为主,而花旦与之完全不同,她们的性格多开朗活泼,这与其花枝招展的服饰正好相合。服饰是一个时代的表征,是一种文明的写照。通过服饰鉴赏,人们同时还可以领悟到历史发展的脉搏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程度。纵观人类服饰史,人类曾经创制和拥有过的服饰真可谓林林总总、千姿百态。在此,我们从审美鉴赏角度,撷取精要,作一勾勒,以冠巾、衣裳、鞋袜、饰件等四个方面,分别加以描述。“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想来不无裨益。
冠巾类主要鉴赏中外冠帽饰巾。中国古代凤冠、冕冠、帷帽、朝帽和外国的贝蕾帽、八角帽、鸭舌帽及大礼帽等,造型迥异,结构别致,各具民族文化风味旦角戏曲服装,对现代帽饰设计有深远影响。
二、戏剧服装设计的文化底蕴
中国戏剧服饰体现出传统美学追求的镂金错彩的美。如京剧《长坂坡》中的赵云形象,就给人这样的感觉。这出著名的戏剧写刘备在当阳长坂坡被曹操大军所追,妻儿也在乱军中失散。赵云单枪匹马 ,闯入乱军之中要救出刘备。戏剧中写赵云英勇的气概,一人纵横,万人难敌。既写出他的大将气度,他的赤胆忠心,更突出了他的英武之气。赵云的服饰体现出中国戏剧武生的特征,脸上涂红色,象征赤胆忠心、英勇无畏;身穿华丽袍服,披龙纹披肩,背后插着四面三角形缎质小旗,随着人物舞动。小旗翻飞,身上的服饰如流光闪动,凛凛有生气的人物形象跃然台上。同戏剧艺术真实是生活真实的升华一样,戏剧服装设计也是服饰文化的升华。一方面,戏剧服装设计体现生活中服饰文化的基本要素与美学特点;另一方面戏剧服饰设计的时代特征——戏剧服装的审美鉴赏,戏剧服装设计又是生活中服饰文化的提炼、加工、概括、提高。
为此,戏剧服装设计就要突出强烈、夸张以及象征、装饰等等特点,具体而言,戏剧服装设计要遵循以下几大主要原则:
(一)反映时代风貌
戏剧是时代的一面镜子,舞台上的所有一时要素,都要传达出剧中所表现的时代的本质特征和主要信息,服装当然也毫不例外。例如戏曲中,古代戏和现代戏的服装设计,就有根本不同的艺术风格;又如许多戏曲中的“清装戏”,其清代服装的特色都十分鲜明。所谓“清装戏”,乃以“装”——服装命名,足见服装在戏剧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
(二)反映民族风貌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任何一种艺术,无不以民族特色作为支撑。戏剧如此,戏剧服装亦如此。中国戏剧、日本戏剧、印度戏剧、俄国戏剧、英国戏剧、美国戏剧,各有不同民族风格的戏剧服装。同样,中国各少数民族戏剧,如苗戏、藏戏、壮剧等等,也各有不同民族风格的戏剧服装。从这个意义上说,戏剧服装凝聚着民族文化特征,闪烁着民族文化精神。
(三)反映地域风貌
中国戏剧服饰中旦角的水袖极有魅力。宽宽大大的袖子,在人物的舞动下,如行云流水一般,所以叫水袖。学习戏剧的人要学甩水袖,这可不是轻易能掌握的本领。水袖甩得好,与女子曼妙的身躯相互辉映,会产生特殊的戏剧效果。伴着咿咿呀呀的唱腔旦角戏曲服装,旦角轻展水袖,在空中飞舞,将观众带入缠绵悱恻的境地。
戏剧服装同样反映着地域风貌。地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大艺术亮点,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有地方特色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戏剧服装的地域性,反映不同地域文化的本质属性,也是地域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近年来的“黑土戏剧”,除了剧本,导演、表演、音乐等各要素的黑土化以外,舞台美术中的布景、服装、道具、灯光、化妆、音响等各要素,均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共同为打造“黑土戏剧”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