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篇
读书杂谈之《庄子》
《庄子》:坚持3条“道”的规律,万事可得心应手,渐入佳境
《庄子》:“道心”和“人心”合一,这样做事,你能抓住最佳时机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这句话出自《庄子》,很多人以此自勉,勤奋求知。事实上,这句话只说了一半,完整的原句是: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庄子的本意是庄子处事,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限的认知,那就很危险了!
这句话出自《庄子》养生主,文中用“庖丁解牛”的故事,来说明“循乎天理、依乎自然、处于至虚、游于无有”的为人处世之道。
读完这篇文章,我深受启发:原来,人可以选择自己的境遇。坚持3条“道”的规律,万事可得心应手,渐入佳境。
其一,随意不随形。
《庄子》讲庖丁解牛,他用了19年的刀,仍然很锋利,因为他能顺着文理和关节缝隙分解一头牛,做到游刃有余。相比之下,技术良好的庖人每年要换一把刀,因为刀要切筋骨;一般的庖人则每个月要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的刀要用来剁骨头。
庖丁的技巧是“所好道也,进乎技矣。”从技术升华到道行。
我们现在熟悉的太极拳,也是同理。
刚学太极拳的人,要记熟动作,能完整、流畅完成。头几年的功夫,练的是“形”。随着时间的推移,每日练习中,“意”就出现了,这时“意”引导“形”,在旁人看来,已经达到“行云流水”的境界。
我们做任何事,都是遵循这个“道”的规律,先是熟悉形态,然后是“意、身、心、形”合一,专心致志,潜心其中,武侠小说叫“剑人合一”,达到这种境界,即是炉火纯青,哪有做不好的事情呢?
其二,随道不随心。
古人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我们能控制自己做的事,用尽全力去做好。至于最终是否成事,那要看天意。因为,人活在一个社会关系网中,很多事情的成与败,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共同起作用。
随道不随心,人要放下“执着之心”。
有些人比较执着,想要的人事物,就一定要得到。这是“随心”。
看准时机的变化,跟着运势而走,自己随机应变,伺机而动,去搭上“形势”的潮流,这是“随道”。
最佳的状态是,“道心”和“人心”合一。这样你做事,就可以抓住最佳时机,得心应手,渐入佳境。
其三,安时而处顺。
《庄子》讲到一个故事,老聃去世时,他的好友秦佚来吊唁,哭三声就出来了。旁人不理解。秦佚说,老聃他不是世俗人。当来时,老聃应时而生;当去时,老聃顺理而去。老聃能够应时顺理庄子处事,死生两忘,不受喜怒哀乐之情绪牵绊,上古的圣人称这为老天爷把人从倒悬中解放出来,得到大自在。
庄子用这个故事,提出“安时而处顺”的为人处世之道。
人的一生,起起伏伏,难免高高低低庄子处事 坚持3条“道”的规律,万事可得心应手,渐入佳境,有顺境,有逆境。遇到好事,人得意,时间过得快;遇到不好的事庄子处事,人就很难熬,度日如年。其实,不管遇到什么境遇,一个人都可以选择“安时、顺时”,随遇而安,坦然接受。有些不好的事情,也许就是让你改掉自己的毛病,变得更好,然后遇到下一个新的机会。
尽人力庄子处事 坚持3条“道”的规律,万事可得心应手,渐入佳境,顺自然,人生渐入佳境。
每天解读一篇经典,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关注,和我一起坚持读书、提升自己。本文由易瑾还原创,欢迎转发,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