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和钟子期的“弹得真好”

高山流水列子汤问_高山流水列子_高山流水列子汤问原文

伯牙和钟子期是战国时代两位着名的音乐大师。(冯梦龙《警世通言》认为伯牙姓俞名瑞,伯牙是他的字。)荀子《劝学篇》中说:“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意思是说,伯牙弹琴的时候,正在低头吃草的群马也会抬起头来聆听。这是用夸张的笔法形容伯牙演奏水平的高超美妙。钟子期高山流水列子,或为楚国郧公钟仪后裔,相传隐居汉水下游马鞍山,身为樵夫。(一说钟子期为今汉阳集贤村人氏。)

高山流水列子_高山流水列子汤问_高山流水列子汤问原文

《吕氏春秋》和《列子》载有伯牙与钟子期结为知音的故事。伯牙是当时顶尖的琴瑟演奏大师,能借助音乐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钟子期则善于欣赏品评音乐。伯牙弹琴的时候,想着在登临高山,钟子期就高兴地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见了巍峨连绵的泰山!”伯牙又想到流水,钟子期又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奔腾向前的大海!”伯牙每次弹琴,钟子期都能从琴声中领悟伯牙的所思所想。一次,两人结伴到泰山游玩,游兴正浓的时候,天空突降暴雨,两人来到一块大岩石下避雨,感情丰富的伯牙心里突然感到一丝悲伤,于是取出随身携带的瑶琴弹奏起来。开始弹绵绵细雨的声音,后来又弹山崩地裂的声音。每当一曲终了,钟子期都能准确说出琴声所表达的寓意。伯牙只好放下瑶琴,感叹说:“老朋友真是不简单,你能说出我弹琴时所神游的意境,我的琴声无论如何也逃不掉你的听力啊。”

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桥西,有记述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古琴台遗址。传说俞伯牙酷爱音乐,演奏技艺高超。赞美他琴艺的人虽多,他却认为没有遇到真正能听懂他琴声的知音。有一年,时任晋国外交官的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来到汉江与长江的交汇处,夜泊龟山脚下。圆月中秋之夜,俞伯牙琴兴大发,手抚瑶琴,弹了一曲又一曲。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的时候,猛然看见月光下不远处伫立一人,仿佛正默默地注视着他。伯牙一惊,手指一用力,“嘣”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这时,就听那人缓缓对他说:“先生不必惊慌,我只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高山流水列子,走到这里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就站在这里听了起来。”

俞伯牙见那人身旁果然放着一担干柴,心想一个樵夫怎能听懂我的琴音呢?于是问他:“您既然懂得琴声,那就请您说说,方才我弹的是一首什么曲子呢?”

高山流水列子汤问_高山流水列子_高山流水列子汤问原文

打柴的人笑着回答说:“先生刚才弹奏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只可惜弹到第四句时,琴弦断了。”

高山流水列子汤问_高山流水列子_高山流水列子汤问原文

打柴人的回答非常正确,俞伯牙心里一喜,忙邀请他近前来细谈。打柴人自我介绍姓钟名子期。见到伯牙的琴,钟子期说:“这是瑶琴,相传乃伏羲氏所造。”俞伯牙心想今天怕是遇到了高人,便用心地弹了几首曲子,请钟子期辨识其中之意。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钟子期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钟子期说:“琴声是在表达流水潺潺。” 俞伯牙惊喜万分。一直以来,自己用琴声表达的意境,很少有人能领悟表达,而眼前这位自称樵夫的钟子期,竟然说得分毫不差。原来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竟在这龟山之下!当晚,一见如故的俞伯牙与钟子期结为兄弟,相约来年中秋再到此处相会。

和钟子期挥泪而别的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约前往,得到的却是钟子期不幸染病去世的消息。钟子期临终前留下遗言,要家人把坟墓修在汉阳江边,到八月十五日好聆听伯牙兄弟的琴声。

悲情难抑的伯牙在钟子期父亲的陪同下,来到江边钟子期的坟前高山流水列子,含着泪水弹起了他专门为此次见面创作的《高山流水》。一曲弹罢,伯牙挑断琴弦,长叹一声伯牙和钟子期的“弹得真好”,将他最心爱的瑶琴摔碎在在青石板上,泣不成声道:“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楚人在他们邂逅相遇、促膝谈心的地方伯牙和钟子期的“弹得真好”,筑起了一座琴台,至今人们仍然以音乐上的“知音”来形容情同手足的朋友之情。古曲《高山流水》分《高山》、《流水》两部分,流传至今,仍能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