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 书法 释文: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
祝枝山(1460—1527),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集各家之长饭 书法,领一代风骚,是吴门书派中“明中期书法三大家”(另两人为文征明和王宠)之一。其书法吸取唐虞世南、元赵孟頫书法之神,扬晋王羲之、王献之行书、唐怀素草书之势,融会贯通,自成一体,发展为自己的独特狂草,被誉为“明朝第一”,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
草书贾至大明宫早朝诗轴 纸本 纵173.8厘米,横48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件草书气度不凡,极具节奏感的用笔以及蕴含其中的无尽的激情,笔势雄健,情浓势足,风骨烂漫。
释文: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锁 ,百啭流莺绕建章。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 共沐恩波凤里(池上),朝 朝染翰侍君王。枝山
草书杜甫秋兴诗轴 106.5 X37 cm辽宁博物馆藏
释文: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波飘菰米 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枝山
草书访友诗轴
释文:风物幽妍上郭宽,访朋因得一回看。家家黄土墙三尺,处处清潭竹数竿。欲雨欲晴云半密,如秋如夏汗微干。苦吟应得山人句,却笑笼头少鶡冠。岩访友一首书幽仪轴子 枝山
草书轴 纸本。 纵158厘米、横41.5厘米。
草书摸鱼儿词一首 纸本 纵72.2厘米 横26.3厘米
钤印:枝指道人、祝允明印
鉴藏印:湖帆审定
题识:摸鱼儿。枝山。
书签:祝枝山书摸鱼儿词。稚柳题。
释文:
并轻舟,与君商话。且收掌中钩钓。天空水阔风光美,摸得鱼儿多少。却堪笑,痴呆老,得鱼又向波中倒。钓还有道,在不浅非深,莫迟休息,更要收纶早。 还闻说,此处越兵来到,亡吴踪迹堪吊。只今淡水清如玉,还是越池吴沼。君且道:人间世,功名争似安闲好。且开怀抱,便鲜煮肥鲈,满倾香酒,万事醉都了。 摸鱼儿。枝山。
按语:此轴为祝允明自作《咏苏台八景小词八阙》之一饭 书法,这是典型的祝枝山草书。纵横逸宕,不计工拙,然在左揖右让,墨花满纸之中,点划依旧蕴藉,节奏依旧舒展; 密不见其质塞,疾不见其浮滑。其功力其境界其心绪,在信笔直扫中直泻於纸面。文嘉评他的草书曰“点划狼藉,使转精神,得张颠之雄壮,藏真之飞动”。当时人更推他为“国朝第一”,都不算过誉。
近代著名收藏家蒋风白旧藏,钤有吴湖帆糵定印记,并由谢稚柳题签。
行书秋轩赋轴 上海博物馆藏
纸本 纵91.5厘米,横27.7厘米 此件作品为祝允明二十七岁时所作,因此书风近松雪道人。
祝允明《乐志论草书轴》 纵111.2厘米 横29.3厘米 苏州博物馆藏
图片来自《中国书法》2007.8
释文: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匝,竹木周布,场圃筑前,果园树后。舟车足以代步涉之难,使令足以息四体之役。养亲有兼珍之膳饭 书法,妻孥无苦身之劳。良朋萃止,则陈酒肴以娱之;嘉时吉日,则烹羔豚以奉之。 蹰躇畦苑,游戏平林,濯清水,追凉风,钓游鲤,弋高鸿。风乎舞雩之下,咏归高堂之上。安神闺房,思老氏之玄虚;呼吸精和,求至人之仿佛。与达者数子,论道讲书,俯仰二仪,错综人物。弹《南风》之操,发清高之妙曲。逍遥一世之上,睥睨天地之间;不受当时之责,永保性命之期。如是则可以凌霄汉,出宇宙之外矣。岂羡志入帝王之门哉!右书乐志论。枝山祝允明。
此为苏州博物馆藏“联璧奇珍”之一,即集明代吴中书画大家沈周、文徵明、祝允明、唐寅沈周《行书五律诗轴》、文徵明《草书七绝诗轴》、祝允明《乐志论草书轴》、唐寅《行书七律诗轴》四大家书法字轴成一堂。书画鉴藏家钱镛藏有祝允明晚年草书《乐志论》轴,后其妻舅吴湖帆又陆续赠与尺幅相近的文徵明草书轴及沈周行书轴饭 书法 释文: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遂倡议再配以唐寅字幅,则集明代吴中书画大家字轴成一堂。沈字轴固以难求,更何况唐字轴,遑论尺幅相匹!所幸《过云楼书画记》著录有唐寅行书轴。钱经与过云楼后人顾公硕商议,各出所藏,合成一堂,以为完璧,捐献苏州博物馆,遂有此联璧奇珍。
祝允明《饭苓赋》纸本 143×5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祝允明 草书五代谭用之《赠索处士七律诗轴》
释文: 不将桂子种诸天饭 书法 释文: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长得寻君水石边。玄豹夜寒和雾隐,骊龙春暖抱珠眠。 山中宰相陶弘景,洞里真人葛稚川。一度相思一惆怅,水寒烟澹落花前。
草书杜甫秋兴诗轴 资料不详
释文: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秋兴八首之一 漫书于世思堂 祝允明
祝允明《草书杜甫诗轴》绢本 73×32cm 山西省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