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地安门外大街77号、濒临什刹海的千年古刹火神庙,2006年起进行了百多年未有的维护和大修,到北京奥运会开幕前,正式对外开放,接待北京市民和国内外旅游者。
火神庙在中国北方历来就有较大影响,香火鼎盛,所以有“南有城隍庙,北有火神庙”之说。据《北平庙宇通检》一书记载,至20世纪30年代时,北京共有火神庙15座,位于内城的有8座,位于外城的有7座。其中历史最为悠久,地位最为尊崇的,就属什刹海边的这一座了,因为这里离皇城最近,在明代就已经是皇宫大内祭祀火神,祈求防止火灾的所在。
火神是中华民族民间神祗信仰中的一位重要神灵,神州大地各民族都有火神祭祀的风俗,其缘起、流派、对象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汉民族一般以祝融为火神。祭祀火神的仪式、祷词、禁忌等,体现了上自皇家官府、下至黎民百姓,对火既感戴又畏惧的心理和情愫。
对什刹海边的这座火神庙,历代文献典籍都有记载,民国年间的《北平庙宇通检》说,此庙在“地安门外大街92号”(当时的号牌),“又名火德真君庙。唐贞观六年建。明万历三十三年改增碧瓦重阁,清乾隆年间重修,修改用黄瓦。”黄色为皇家所用,表明它的规格由此提高了。清代的《宸垣识略》记:“火德真君庙在日中坊北安门外万宁桥北,路西为西药王庙。唐贞观中创址,元至正六年重修,明万历间改增碧瓦重阁,天启中命太常寺官以六月二十二日祀火德之神,著为令。本朝乾隆间重修,门及后阁改用黄瓦。后有关帝殿、玉皇阁、斗母阁,皆御制匾联。后水亭可望北湖。”明代的《帝京景物略》载:“北城日中坊火德真君庙,唐贞观中址,元至正六年修也。我万历三十三年,改增碧瓦重阁焉。前殿曰‘隆恩’,后殿曰‘万岁景灵阁’,左右‘辅圣’、‘弼灵’等六殿。殿后水亭,望北湖。建庙北而滨湖焉,以水济而生厌也……先是,皇极殿灾,乾清宫又灾……上命道录司左玄义吕元节主祝事,月给帑五十清醮也。”
参酌这些记载以及后来的材料可知,这座火神庙最初建于唐初的公元632年,至今已有1389年的历史。仅从时间而论,比著名的古刹法源寺还早13年,比现今京城规模最大的道观白云观则早了100多年。元末的公元1346年做了大规模的重建。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因为紫禁城内皇极殿、乾清宫等重要殿堂先后发生火灾,特别是作为皇帝寝宫的乾清宫失火,震惊大内,所以明神宗亲自命令官员到此火神庙主持法事,大事扩建“碧瓦重阁”,每月固定发给银钱,从增修的“辅圣”、“弼灵”等殿名看,此时已被赋予皇家道观的地位敕建火德真君庙,为皇家敕建“三宫”(朝阳门外东岳庙为灵济宫北京什刹海千年古刹火神庙正式开放接待市民和国内外旅游者,地安门外火神庙为显灵宫,前门三洞关帝庙为朝天宫)之一。明末天启年间,明熹宗亲自确定六月二十二日为祭祀火神的日子,以为后世遵行。清乾隆年间,又一次做了重修,大门和后阁改用皇室专用的黄琉璃瓦,庙内“联额皆高庙御书”(《天咫偶闻》语),即由乾隆皇帝亲笔题写各殿阁所悬挂的匾联,皇家御用寺庙的身份更为明显巩固了。其最后一次大修是在清末的光绪年间。新中国成立后,它被改用于部队的招待所,以后慢慢演变为民居。但因其悠久的历史和蕴涵的文化价值,北京市仍于1981年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什刹海火神庙的规模敕建火德真君庙,在明清两代不断扩大,达于鼎盛时期,但至清末已经衰落并有缩减,不过至解放前敕建火德真君庙,庙址还有83亩之大。《天咫偶闻》就记:“其后有水亭可望湖。亭久废,地亦染坊,道士不复知之矣。”可见部分作为景观建筑的厅堂轩阁已被出让作民间的染坊使用,不属庙产,以至后来的住持道士都不知道了。不过时至今日全庙虽仅剩4亩的建筑面积,仍有三重院落,保留着“明骨清衣”的韵味。此次维修,迁出了在内常住的居民,拆除了居民搭建的非文物建筑,对现存殿堂作了尽量保持原真性的修缮,对明、清、民国时期各具不同风格的彩绘,根据“不做旧,新旧分明”的原则北京什刹海千年古刹火神庙正式开放接待市民和国内外旅游者,进行了除尘维护,特别是完善了电线、电信、排污等设施、管线,消除了古建筑里防火、防雷、防水方面的隐患。在修庙过程中,还发现和查找到一些文物陈迹,参酌旧有的历史资料,对复原火神庙的原貌提供了难得的依据。这座修缮一新的千年古刹,在老京城北端的中轴线上,西邻什刹海景区将牵连起其南侧的景山、其北边的钟鼓楼景观,展现出皇城北部的市井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