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坛一年中最美好的光景,你知道吗?

北京的天气,正逐渐转凉。夏天,随着转凉也就渐行渐远了。夏色仍在秋色也已微露,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光景。悠闲自在的北京城里走走看看。只是大多时候,很容易忽视身边的所有。言归正传!去了一趟先农坛,再想到去年去过的天坛,还有没去过但耳熟能详的地坛、日坛、月坛。原以为只有五坛,可是,经过仔细的搜索,结果是十一坛,同时,还有八庙。

坛庙建筑的艺术特点_坛庙建筑_坛庙建筑特点是什么

先农坛内的耕地

十一坛八庙——天坛(圜丘)、地坛(方泽)、祈谷坛、日坛(朝日)、月坛(夕月)、太岁坛、先农坛、先蚕坛、社稷坛、天神坛、地祇坛;太庙、奉先殿、传心殿、寿皇殿、雍和宫、堂子、文庙、历代帝王庙。

坛庙建筑_坛庙建筑的艺术特点_坛庙建筑特点是什么

坛,简单讲就是用于祭祀的高台。祭祀,从远古时候就有了,是人类的原始行为之一。但是,同一行为在不同文化下会产生很大差异。

北京城内所建的坛的分布。先看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天坛在城南、地坛在城北、日坛在城东、月坛在城西。这些方位的设置是有来源出处的。易经先天图中代表天的乾卦位于南方,代表地的坤卦位于北方。礼记,"祭日于东,祭月于西,以端其位。"剩下各坛,祈谷坛与天坛所建在一起,也就是城南;太岁坛、天神坛、地祇坛、先农坛所建在一起在城南偏西,先有天神地祇坛,再扩建的先农坛、太岁坛;先蚕坛在现在北海公园内,离紫禁城较近,便于皇帝的妃子们祭祀(蚕神由女性祭拜);社稷坛——社坛、稷坛,在天安门右侧,天安门左侧是太庙,构成"左祖右社"。

从各坛的祭祀对象来看。天坛,祭祀天;地坛,祭祀地;日坛,祭祀日;月坛,祭祀月;祈谷坛,祈求五谷丰登;太岁坛,祭祀太岁——值岁之神;先农坛,祭祀先农——农神教人耕作;先蚕坛,祭祀蚕神——蚕神教人养蚕;社稷坛,祭祀社稷——社神即土神,土养育植物;稷神即谷神,谷养育人类;天神坛,祭祀云、雨、风、雷诸天神;地祇坛,祭祀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镇(东镇青州沂山、西镇雍州吴山、南镇扬州会稽山、北镇幽州医巫闾山、中镇冀州霍山)、五山、四海(东海、西海、南海、北海)、四渎(黄河、长江、淮河、济水)诸地祇‍神。

坛,到了明清时期坛庙建筑,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高台那么简单了,而是发展成代表中国文化的建筑类型之一。它,是中国文化的延伸,帮助中国人用实际的物体去承载文化中的理想部分。

坛庙建筑_坛庙建筑特点是什么_坛庙建筑的艺术特点

圜丘坛为露天三层圆形,象征天,两道外方里圆的围墙象征着“天圆地方”。中国古代把一、三、五、七、九单数称为“阳数”,又叫“天数”,而九则是阳数之极。所以,圜丘的层数、台面的直径、墁砌的石块、四周的栏板均用天数十一坛一年中最美好的光景,你知道吗?,表示天体至高至大。坛圆形三层,最高一层台面直径是九丈,名“一九”;中间一层十五丈,名“三五”;最下一层二十一丈,名“三七”。第一层台面中央嵌一块圆形石板,叫“天心石”。站在天心石上高呼,回音很大,好似一呼百应。四周围绕有九重石块,第一圈是九块扇形板,为一重;第二是十八块,为第一圈的倍数,尔后依次按九的倍数递加,至第九圈为八十一块,称九重。每层四面有台阶,各九级。一层栏板七十二块,二层一百零八块,三层一百八十块,共三百六十块,正合周天三百六十度。——百度百科

圜丘坛

祭天是古代的重大祭祀,起源于上古时期。是人与天的“交流”形式。祭天仪式通常由“天子”主持。通过祭天来表达人们对于天滋润、哺育万物的感恩之情,并祈求皇天上帝保佑。祭天礼复杂而完整,主要过程包括迎神、行礼、进俎、初献、亚献、终献等。冬至祭天盛于唐宋,明清间更为隆重尊崇十一坛一年中最美好的光景,你知道吗?,并且逐渐流传至民间,演变为冬至祭祖的传统习俗,称为“祭冬”或“拜冬”。无论是官方祭天还是民间祭祖都表达了向上天祈求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的朴素愿望。——百度百科

坛庙建筑特点是什么_坛庙建筑的艺术特点_坛庙建筑

十一坛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丰富而全面,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也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在理想的非现实情况下,十一坛的祭祀就是风调雨顺、天下太平。为什么我们的文化的安排如此呢?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农业大国,迄今仍是。在过去的2000多年直到近代以前,中国是农业国且奉行的是重农抑商。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大部分的财政收入都来自于农业。农事,靠天吃饭,风调雨顺则五谷丰登,五谷丰登则天下太平。除去天气对农业的影响这个因素外,皇帝要去举行祭祀,还需要有礼。而这个礼对皇帝都可以形成约束力,那么对普通人则会形成更强的约束。所以,我们的文化中的礼教,是对人的约束,是一种有价值判断之后的行为引导。

再来看看八庙。太庙,供祀皇帝祖先;奉先殿,供祀皇帝祖先;传心殿,供祀帝王和先师牌位;寿皇殿,供祀帝后和祖先神像;雍和宫,喇嘛庙,即藏传佛教寺庙;堂子,满洲人祭祀天和神的地方;文庙,供祀孔老夫子;历代帝王庙,供祀历代皇帝和名臣。

庙,最早是供祀祖先的地方。到了汉代,也可以供祀神祇。再到后来佛教传入中国,佛教寺院也可以成为庙。

坛庙建筑的艺术特点_坛庙建筑_坛庙建筑特点是什么

坛庙建筑特点是什么_坛庙建筑的艺术特点_坛庙建筑

太庙

"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太庙在夏朝时称为'世室',殷商时称为'重屋',周称为'明堂',秦汉时称为'太庙'。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按周制,太庙位于宫门前左(东)侧。文献记载,古代宗庙,是每庙一主:夏五庙,商七庙,周亦七庙;汉代则不仅京城立庙,各郡国同时立庙,于是其数达一百七十六所,这是和后来天子宗庙仅太庙一处的制度很不相同的。至唐代,一庙九室;明清亦沿袭一庙九室,另立祧庙之制。祭宗庙以功臣配享的制度,汉代已有。中国古代帝王立庙祭祖历代相沿,到了明清时代,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宗庙祭祀制度。每年四季首月祭祖称“时享”,岁末祭典称“恰祭”。凡婚丧、登极、亲政、册立、征战等国家大事,都要告祭太庙。太庙所蕴含的祭祖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不仅历代帝王把祭祖作为'以孝制天下'的头等大事。而名臣望族都有祖庙宗祠。普通百姓每年清明节都要进行祭祖活动。祭祖是中国人的基本信仰。"——百度知道

文庙,是供祀儒家开创者孔子的地方。儒家文化在中国何其重要坛庙建筑,从这八庙中占有的一庙即可看出。儒家文化,给中国人定义了角色坛庙建筑,以及每个角色的行为。

坛庙建筑特点是什么_坛庙建筑_坛庙建筑的艺术特点

坛庙建筑的艺术特点_坛庙建筑特点是什么_坛庙建筑

北京文庙

八庙之中,四处是供祀祖先的,可见中国人讲究孝道。一处是寺院,说明藏传佛教对清朝的重要性。一处是祭祀场所。一处是供祀孔老夫子。一处是供祀历代帝王名臣。

祖先,是我们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对象。体现了血缘关系对中国人的重要。在农业文明的社会中,组成社会的大单元是家族。每一个家庭都挂靠在一个祠堂的下面,一个祠堂可以将所辖范围内的家庭管理起来。而一个家族也会有多个祠堂。同时,用族谱将整个家庭人员登记在册,详细记录家族发展路径。传统的古代中国社会中,很多事情都会基于这个关系来展开。

十一坛八庙,是昨天所遗留下的,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的历史。但是,祭祀的行为却不会消失。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成公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