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师训)唐建教学目标(❂)
《季氏将伐颛臾》课堂实录
授课者: 唐 建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实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了解词类活用现象及特殊句式。
2、理清本文谈话的层次;学习寓理于事的写作手法。
3、了解孔子“以德服人”的政治主张。
教学重点
1、了解《论语》对话体散文的特点。
2、积累两种句式 :“无乃……与”、“何(以)……为”。
教学难点
1、了解孔子“以德服人”的政治主张。
❂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从射阳来到滨海中学上课(教学教研师训)唐建教学目标(❂),心情很是高兴。《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之情:请问是哪一句?
生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师:回答正确,这是《论语》八则中的一则,除了这一则,同学们还能记得哪些?
(生七嘴八舌,老师倾听)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
(声停)
师:很好!看来同学们对《论语》掌握得还是不错的,那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所背诵的句子思考一下《论语》在语言形式和内容表述上有哪些特点?
生2:大部分都是“子曰”的形式开头;
生3:语言比较简短,含义比较深刻,对人有启发意义;
生4:内容都是和学习有关的;
生5:段落、内容之间没有内在联系;
…… ……
(老师总结归纳)
明确:①《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语言形式主要是语录体。
②《论语》八则是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论学”具体体现,涉及到学习态度,涉及到学习方法等等。
师: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的“论学”深入人心,影响深远。孔子同时也是伟大的政治家,他“论政”又如何呢?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季氏将伐颛臾》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
(板书“季氏将伐颛臾”)
❂ 辨体析题,强化记忆。
师:先请大家把这篇课文一起朗读一遍,注意字音和停顿。
(生齐读,读后老师纠正。)
师:这篇文章共涉及了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孔子在季氏将伐颛臾中阐发了他的治国思想,请依据人物关系,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
生6:鲁国权臣季氏的家臣冉有、季路把季氏将要攻打颛臾的消息告诉了老师孔子,孔子对他们进行了批评。
师:回答不错。由此可见,这篇文章在语言形式上并不像我们以前所学过的《论语》八则,那这篇文章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生7:文章是通过学生和老师之间对话展开的,段与段之间内容紧密相关。
师:看来同学们思考的还是很到位的,的确,这篇文章主要就是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展开的,是一篇对话体的文章。标题也明确了主要事件——“季氏将伐颛臾”,这也是师生对话的政治背景。
❂ 分析文本,加强诵读。
师:这一场对话总共分为几次对话?
生(齐):三次。
师:不错,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在三次对话过程中孔子的语气和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
(指导朗读课文的第一小节并要求尽量能够读出人物的语气,同时疏通文字,明确两个特殊句子)
(生齐读,老师指出优缺点)
(个别学生朗读,老师分别提出建议)
(老师自己尝试读,生热烈鼓掌)
师讲解:①“无乃……与”是表推测语气,相当于“恐怕……吧”。“过”是责备的意思,“过”的宾语是“尔”,即你们。“是”是我们应该重点掌握的,它在文言文中最基本的用法是指示代词,意为“这”,文中后面的“是社稷之臣也”“是谁之过与”“夫如是”都是这个意思。老师特别要提醒同学注意,“是社稷之臣也”这个“是”看起来非常像现代汉语中表示判断的“是”,其实它们不一样。古汉语“是”到汉代以后,才常用于表示判断,如“问今是何世”“不知木兰是女郎”。本句中的“是”也是代词性的,复指前面的“尔”,起提前宾语的作用。同学们平时是否也碰到过这种用法?
生8:唯命是从
生9:唯利是图
师:很好,类似的词语还有一个,大家也一并积累“马首是瞻”。
师讲解:②何以……为?表反问语气。相当于“为什么呢”,这是一个宾语前置句。
(分析文本内容)
师:请问季氏的身份是什么?颛臾是怎样的国家?作为季氏的家臣,冉有、季路为什么为什么把秘密的军事行动告诉孔子?
生10:季氏是鲁国的大夫,颛臾是鲁国的附属国。学生把这个消息告诉孔子,是试探孔子对这件事的态度。
师:看来刚才的朗读效果还是不错的,在把握人物对话语气的基础上,同学们对文本内容的把握也比较准确。很好!
师:孔子得知这件事后态度怎样呢?
生11:孔子很不高兴,当面训斥了学生。
生12:(补充)孔子不赞成这种做法,季氏以下犯上,违背了孔子政治信念孔子坚决反对,对学生说话的口气相当严厉。
师:(补充讲解孔子的政治观点)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季氏》。由此可见,在孔子看来,季氏讨伐颛臾是无道的行为,你说孔子能不生气吗?他这样一个谦谦君子也忍不住火冒三丈,怒斥学生。这一段文字当中,孔子还阐明了三点不赞成攻打颛臾的理由,请同学们概括。
明确:先王封国——不可伐;邦域之中——不必伐;社稷之臣——不当伐。
师总结:孔子批驳入情入理,层次清晰,极有力度,无懈可击,并用“何以伐为”的反问句来加强语气,问得冉有和季路哑口无言。也表明孔子反对武力的政治主张。冉有无法回答孔子提出的问题,就把他的主子拉出来做挡箭牌。冉有自我辩解:“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这是一种什么行为?
生13:强词夺理,推脱责任。
师:不错,这就是一种推脱责任的行为。面对冉有推脱责任,孔子的态度怎样呢?
(指导朗读课文的第二小节并疏通文字孔子在季氏将伐颛臾中阐发了他的治国思想,方法同第一节)。
生14:孔子当即给予反驳。
师:反驳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呢?
(学生讨论回答,老师归纳总结)
明确:引用论证。首先引用周任的话:“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权威性和可信度)同是在《论语》里,孔子曾说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在这里则说的是“在其位,谋其政”。任一份职就要尽一份力。(用“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论语·宪问》验证自己的观点)类比论证,“一个盲人在走路,倘是临危而不抱持,跌倒而不搀扶,还用辅助者干什么呢?”指出他们的职责是对自己的主人“要在危险的时候护持他,子啊跌倒的时候搀扶他”,而不是纵容主人,接着孔子又打了一个比方:“老虎犀牛从栏中逃出,珍贵的玉器在柜里损坏了,这是谁的过失呢?”同学们说谁的过失?
生(齐):管理者的过失。
师:遮遮掩掩的冉有在孔子的步步紧逼下,终于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由此可见,冉有和季路不仅支持攻打颛臾,实际上是直接参与了季氏的军事谋划的。面对冉有口是心非伪君子态度,孔子又是如何批评的?
(指导朗读课文的第三小节并疏通文字,方法同第一小节)
(生思考回答)
师明确:冉有的说法,正好暴露出自己的问题。孔子一针见血,马上批评他说:“有道德的人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愿意去做而编个谎言来搪塞的态度。”因为在孔子看来,冉有的说法纯粹是侵略者的强盗逻辑。明明是自己要去侵略、消灭人家,却找借口说是因为人家对自己构成威胁。既有悖于政治道德也有悖于为人道德。
师:批评了冉有之后,孔子阐明了怎样的治国思想?(请用文本原话回答)
生15: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师:回答不错(教学教研师训)唐建教学目标(❂),简言之,对内要“均、和、安”,对外要“修文德”,这样才能使国家安定。实际上说的是均贫富、讲稳定、求发展的治国方略,既包括内政又包括外交,既涉及经济又涉及政治。这是孔子的正面阐述。(立论)
师: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后,孔子对冉有和季路又进行了怎样的进批评?
(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明确: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无德,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无能,谋动干戈于邦内——兴乱。同时文章结尾一句话“吾恐季孙之忧……之内也。”表现了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其实,季氏讨伐颛臾虽然可以扩大地盘,发展实力孔子在季氏将伐颛臾中阐发了他的治国思想,但主要目的还是要削弱鲁君的实力,最终篡夺鲁国的政权。从这个观点看,他发兵讨伐颛臾是一种烟幕,是一种试探性的武力示威,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孔子以他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深刻的政治眼光一语道破了季氏的阴谋,同时也有力地批驳了冉有的观点。
❂ 总结全文,领悟思想。
这篇文章共记载了孔子与冉有的三段对话,这三段对话都包含着对季康子的谴责和对自己学生的批评、教诲,孔子以充足的理由谴责了季氏伐颛臾的战争决策,宣传了行仁政施教化的政治主张和“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防患安邦治国的思想。一方面表现出一个教育者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精神,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面对原则问题时,孔子“当仁不让”的精神,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格。
附:板书设计
季氏将伐颛臾
《论语》
因声求气 因气求理 因理求法
含糊—不满 反对武力层层推进
推脱—生气 治国以礼步步紧逼
维护—愤怒 为政以德先破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