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礼”学思想的当代解读礼的观念与制度

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言行主要记录在《论语》一书中。他的思想及其人格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孔子提出过很多德目,但其核心范畴是礼和仁。孔子的礼主要指的是遵守等级次序的生活规范和道德规范,强调礼的立身意义,如不学礼,无

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言行主要记录在《论语》一书中。他的思想及其人格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孔子提出过很多“德目”,但其核心范畴是“礼”和“仁”。孔子的“礼”主要指的是遵守等级次序的生活规范和道德规范,强调“礼”的立身意义,如“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下引只注篇名),“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11(《颜渊》)。“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核心,仁是内容,礼是形式,礼不仅从属于仁,还要以仁为基础。《八佾》里记载:“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是一种外在的道德规范,而仁是人的内在道德情感,表现在对人爱,对人敬,躬行正直之德,如《颜渊》里所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笔者通过对孔子“礼”学思想和“仁”学的解读,挖掘其蕴含的当代价值,从而为我国的现实教育提供指引和启迪。

孔子的“礼仁”思想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一、孔子“礼”学思想的当代解读

礼的观念与制度在孔子之前的西周就已经出现,礼是一种客观的社会伦理次序的要求与设计。孔子批判继承了前人关于“礼”的合理因素,同时又给古代的礼乐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和血液。在《论语》中,“礼”字共出现75次,孔子所说的“礼”主要指的是遵守等级次序的生活规范和道德规范。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孔子“礼”学思想的当代解读礼的观念与制度,但孔子强调的“礼”已不同以往前人的“礼”,即引仁入礼。在孔子眼里,“礼”是“仁”的主要表现形式,“仁”为根本,“礼”为功用。“礼”的主要作用是约束人的言行并规整社会的等级次序,由此达到尊卑有别、各行其是的社会和谐状态。

(一)孔子“礼”学思想的“正名说”

“礼”是孔子一生求知和修养的主要目的,他认为“礼”的作用是用来辨差别,正名分,分别等级、贵贱及其维护当时社会次序的重要手段。孔子所谓的“名”主要指的是人的“名分”,正名的实质是强调人们要固守自己的伦分,并按自己的名分去活动。孔子把“礼”看成是推行等级规范的手段,用等级称谓来约束人们遵守礼制,即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名说”的思想旨在强调人们在等级次序中的角色意识,这是古代社会伦理次序产生的一个前提条件。

基于此,传统礼教是被当作糟粕而摒弃的。对于中国近现代启蒙思想家而言,传统的“礼教”是吃人和压制人个性的“礼教”,像鲁迅、吴姬、李大钊、胡适等学者是坚决批判封建礼教的代表。关于如何对待传统儒学的态度,我国着名学者方克立先生提出“主导意识”与“支援意识”的关系理论,即我们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前提下,秉持古为今用的理念,发挥孔子儒学对我国精神文化建设和主导意识形态建设的“支援”作用。

(二)孔子“礼”学思想的“致和说”

“礼之用,和为贵。”(《学而》) 从古至今,中国人非常看重“和”,“和”是“礼”的目标和境界。“和”的理念旨在维持各等级之间的和谐,其目的是缓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趋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次序。如果说“正名说”强调的是人的身份等级,那么“致和说”主要强调的是各等级之间的和谐。尽管孔子一生推崇周礼孔子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影响的论文,但并不是为了恢复西周那套早已“过时”的典章礼制,他的目的为了借“礼”调整已经混乱的社会次序。

孔子“礼”学思想蕴含的“和”理念具有穿越时空的永恒价值,为此我们应该合理吸收并指导我们的社会生活。着名台湾学者南怀瑾将孔子的“礼”作为中华文化的精神大力宣扬,对于看到的孔子“礼教”不合理的地方,他更关注的是“礼”的内在精神——谦让。孔子“礼”学里的“和”观念作为社会的准则,有助于我们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美丽的社会。“孔子赋予周礼以新的人道主义,寓教于乐,寓礼于情,将之作为情感美育的重要手段,并且以此达到‘复礼’而天下大治的最终目的。”22(庞世伟、魏荣桥,) 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给予孔子“礼教”思想恰当评价和对待。

二、孔子“仁”学思想的当代解读

“仁”作为一种新的道德观念及其道德规范,发端于春秋时期。“孔子的‘仁’与人本身是密不可分的,人是‘仁’的物质载体,‘仁’是人的情感体验与精神实质,即‘仁者,人也’,‘仁者爱人’。”33(赖雄麟、李健,) “仁”在当时的含义指对人爱,对人敬,躬行正直之德。这种富有时代精神的道德观念为孔子所继承,并创立了一个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在《论语》中,“仁”字出现了109次。孔子“仁”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伦理文化由自发走向自觉的标志。着名学者黄济(2016)44认为:“孔子的教育和政治思想是与他‘仁’的基本思想分不开的,人们若不解他‘仁’的思想,就很难把握其教育和政治思想。”44孔子“仁”学思想的深刻意蕴,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仁”是“爱人”的感情和适宜的言行

从孔子的观点出发,“爱人”可以说是孔子“仁”学的总纲领。《论语》中就有很多关于孔子对“仁”的表达,如:“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子张问仁孔子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影响的论文,子曰:‘能行五者(指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阳货》)学者任继愈(1985)在《中国哲学史》中也同意“爱人”是孔子“仁”学思想的总纲领。55当然,孔子的“爱人”指的是爱他人,而不是爱一切人,更不是爱自己。“爱”是沟通并融洽自我与他人关系的情感纽带,孔子眼中的“仁者”是对他人有一种强烈的爱的欲望和情感,并愿意付诸行动去增进别人福祉的人。

当然,“爱人”并不是简单的对待他人的积极情感,孔子所说的“爱人”是一种尊重他人、体谅他人、关心他人以及成就他人的积极行动。正是因为“仁”是指向他人的积极情感和适宜行动的统一,所以孔子才会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如对待他人只是嘴巴上说得好听,阳奉阴违,表面上恭敬,可实际什么也不做,那么这就很难说这个人是一个“仁者”,这离“仁”的精神相去甚远。

(二)行“仁”的原则和方法

关于践行“仁”的原则和方法,孔子提出了他的方法,即忠恕之道。忠恕之道强调人要将心比心,用推己及人的方法去爱人。忠道要求积极利人,恕道要求不损害人。正如亚当·斯密(2008)在其所作的《道德情操论》中所言:“正是这种多同情别人少同情自己,克制自己的自私,乐善好施的情感构成了人性的完美。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类中产生情感和激情的和谐,在这之中包含了人类的全部优雅和恰当。”66孔子说:“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推己及人”是儒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孔子在回答仲弓问“仁”时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而在回答子贡时则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 这就是对忠恕之道的生动体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孔子“仁”学思想的两条基本原则,而根本方法就是“能近取譬,推己及人”。一个人如果自己不愿意做的或不愿接受的事,不强加于别人。行为者所关心的不是自己而是他人,不愿意让别人承受连自己都不能接受的事,那么这就是对待别人所表现出来的伦理关怀。另外,一个真正有“仁”之人,在社会上立足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别人立足,在实现自己的目标时也会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目标。真正做到“推己及人”,就是孔子所认为行“仁”的根本方法。倘若,每个人都生活在这种由爱结合起来的社会关系中,那么整个社会就实现了古人所说的“天下归仁”的伟大理想了。

三、孔子的“礼”学及“仁”学思想对当代的教育启示

(一)用“克己复礼”的理念教育人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谨约守礼的模范,他不仅“事君尽礼”,“违众拜下”,还告诫学生要“克己复礼”。尽管孔子所说的“礼”是维护古代封建社会伦理次序的工具,他指的是遵守等级次序的生活规范和道德规范,这其中包含着压抑人个性的不合理因素,但其中也有我们今天能够借鉴和学习的合理地方,比如南怀瑾先生认为孔子的“礼”是一种谦让的文化精神。

事实上,孔子的“礼”学思想包含着合理的思想,这就是遵守次序的态度。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有对应的制度要求,如果社会里的每个成员都不遵守制度规范,甚至违背道德伦理和法律要求,社会必然会陷入动乱不安的状态。孔子所提倡的恪守周礼的做法在当今社会能够转化为一种守法精神,这种精神对于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是多么的重要!“如果大家都像孔子循礼守法,会有掺杂三聚氰胺的奶粉吗?会有瘦肉精吗?会有地沟油吗?会有那么多违法乱纪的腐败官员吗?”77(张小平、陆信礼孔子“礼”学思想的当代解读礼的观念与制度,) 此外,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要面对人情礼往。如何更好地和身边的老师、朋友、同学及其领导和谐交往,都需要把握孔子的“礼”学理念及其对该理念的正确运用。

(二)教育的价值取向应是培养有德之人

“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是随着社会现代化而逐渐形成的,其主要内容包括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科学主义和绩效主义,强调个人权利优先、功利满足优先、智力成就优先和绩效评价优先。这些价值取向推动了现代教育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现代教育自身难以克服的问题。”88(石中英,) 孔子的“仁”学思想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则与之不同,在他看来,培养有德之人,即培养能把别人的权利和福祉作为优先考虑的“仁”,人是最为重要的。

孔子十分重视道德教化以及道德在生活中的作用,在《颜渊》中有这样一段记录:“子贡问政。子曰:‘足事、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在孔子的眼中,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宁可没有军事力量和生活资料,也绝对不能没有道德对社会生活的调节。

面对当今社会上仁爱之心的缺失以及人情冷漠的蔓延,我们应该重视教育在培养有德之人上的价值取向。我们要培养真正有德之人,并通过道德教育来制止社会上的冷漠和彼此的伤害,重建美好的社会次序。此外,我们还应加强道德情感教育和同情心教育,为个体的道德成长和中国重德的传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育者应学会“爱人”和教人“爱人”

“仁”是孔子学说最核心的理念,当孔子的弟子樊迟问何为仁时,孔子只回答了两个字:“爱人”。孔子的“爱人”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并具有穿越时空的价值,它彰显了中华文化的人文主义精神。从根本上讲,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爱人。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曾说过:“如果你不爱学生,那么,你的教育从一开始就是失败的。”当今的中国教育由于受到西方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的冲击,部分中小学生及其大学生以金钱主义和利己主义为主,人情冷漠及社会缺少关怀成为常态。面对这样的道德缺失和危机,我们应大力提倡孔子的“爱人”思想,教育者不仅要学会“爱人”,还要教学生“爱人”。

“爱人”表现为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不能心里只有自己,还要时时装着别人。我们要爱自己的父母和自己的家人,还要爱身边的朋友,珍爱朋友之间的友谊。“泛爱众,而亲仁”(《学而》),说的就是要广泛地爱人和亲近有德之人,结交品德高尚的朋友。“学会爱人,是进行道德修养的入手处;坚持去爱,积善成德,是提升个人品德的一条基本途径和方法。孝敬父母的实质是爱,关心别人的实质也是爱,雷锋精神的实质还是爱,为人民服务的实质更爱。”99(艾国孔子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影响的论文,) 我们要从细微处做起,一点一滴地培养爱,秉持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观念,为构建和谐社会,让“爱人”思想充分涌流。

注释

1阎韬、马智强 2006 《注评》,江苏:凤凰出版社。文中所选《论语》的语句皆出于此版本,不再一一注明。

2庞世伟、魏荣桥 2003 《论孔子的人格美育思想》,《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3赖雄麟、李健 2015 《“仁”与“人”:以“仁”的人学意蕴为基础的孔子德育路径探析》,《思想教育研究》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