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领土到底有多大呢?

这段时间,笔者深根于春秋战国历史,写了大量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历史故事,这里面既有春秋五霸,又有战国七雄,经济富裕的齐国,领土广大的楚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领土到底有多大呢?,最先变法的魏国,崇尚武力的赵国,墨守成规的燕国,以及屌丝逆袭笑到最后的秦国。

孔子思想礼的含义是什么_孔子思想礼仪的核心_孔子的礼仪思想是什么

在这些国家中,我们忽略了一个国家,春秋五霸中有宋襄公,但在战国七雄就没有宋国的位置,这个国家堪称战国第八强国,更为重要的是它被称为中华文化的发源地,这个国家到底谁呢?他就是被史书一黑再黑的宋国,例如揠苗助长,守株待兔说的就是宋国人,泓水之战临大事而不忘大礼,蠢猪式的仁义说的就是宋襄公。

其实宋国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后的贵族之国,它是周朝一个诸侯国,共传三十四国君孔子的礼仪思想是什么,享国八百多年,国都在商丘附近,鼎盛时期的领土达到十万多平方公里;但是在大多时间里,宋国都是一个领土狭小,民少兵寡的小国。那么宋国的领土到底有多大呢?

根据《周礼·地方司徒》记载的周朝分封之制“诸公之地,封疆五百里;诸侯之地,封疆四百里;诸伯之地,三百里;诸子之地,二百里;诸男之地,封疆百里。”

虽然,周朝给予宋国的待遇很高,宋国享受公爵待遇,但实际上宋国的疆域远远达不到五百里这个标准,从现在的考古发掘来看,宋国的疆域要小很多。西周时期的城墙最大一般不超过三千丈,居民最多不超过三千家,根据当时生产力水平和人口发展水平推断可知,西周时期宋国的疆域仅限于现在的商丘市及其附近地区。

孔子的礼仪思想是什么_孔子思想礼的含义是什么_孔子思想礼仪的核心

到了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礼制的破坏,各诸侯国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不断发起兼并战争孔子的礼仪思想是什么,宋国也不例外,在这一时期,宋国的疆域面积逐渐扩大;鉴于春秋时期战乱不断,疆无定主,国无定土,各诸侯国的疆域面积变化很大,但总体来说,宋国的疆域面积要比春秋时期大的多。

根据顾栋高的《春秋大事表》对宋国的疆域的描述记载可知,宋国疆域在战国时期达到鼎盛时期,由豫东大平原逐渐扩展到安徽、江苏、山东等地;钱林书曾考证,战国初期,宋国疆土西至于开封,南至宿州,东至山东鱼台县,向北一度达到濮阳境内。

孔子思想礼的含义是什么_孔子的礼仪思想是什么_孔子思想礼仪的核心

宋国受制于各种因素,领土不可能广大

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后,分封了八百诸侯,这些诸侯绝大部分都是周天子姬姓一脉,还有一小部分是跟随武王打天下的开国功臣,例如齐国开国君王姜子牙。为了笼络殷商旧臣,武王并没有对前朝王室贵胄展开大清洗,微子作为商朝之王室贵胄,将其封在原殷商王畿之内。

西周王朝对商朝的王室贵族宋国并没有展开血洗,但在分封时也留了一个心眼,那就是采取一系列措施便于监视和控制,将宋国的分封地至于无险可据,无塞可守的豫东大平原上(即今天的商丘),同时周王又将周朝姬姓嫡亲和肱骨大臣分封于宋国的四周,使得宋国位于周王的亲信邦国包围之中。

宋国位于易攻难守的境地,使得宋国在分封之后其国家发展一度极易受周边局势影响,无论从势力范围和领土纷争,以及风俗习惯、思想文化上上表现出来日益错综复杂的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宋国的邦交策略以及外交发展。

孔子思想礼的含义是什么_孔子的礼仪思想是什么_孔子思想礼仪的核心

宋国文化

宋国在诸侯国中地域不广、人口不多、国势不强属于中等国家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领土到底有多大呢?,但在文化继承上宋国却独树一帜,它与商朝有着极深的历史渊源,殷商文化底蕴极其深厚。宋国人才济济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圣贤最多的国家,它是儒家、墨家、道家、名家四大思想发源之地,我们所熟悉的孔子、庄子墨子、惠子四位对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圣人都出自于宋国。我们来详细了解下宋国的文化!

孔子的先人是宋人,孔子虽然出生于鲁国,但其先人是宋人,《孔子家语》记载,孔子是宋微子之后。虽然是宋国贵族后裔,但孔子始终以殷人自称,《礼记》记载,孔子自称“而丘也,殷人也”。孔子也被后人称之“微子之后”、“殷汤之后”,出生在鲁国的孔子,世为鲁人,但仍保持着殷人的礼制和风俗。

孔子思想礼的含义是什么_孔子的礼仪思想是什么_孔子思想礼仪的核心

不可否认,孔子生于鲁国,长于鲁国,其思想也形成于鲁国,作为祖籍之国的宋国,孔子先后数次游历宋国,孔子向宋国国君推荐祖籍的治国之道和政治主张,却遭到处处刁难,无奈,宋国除了宋景公是一位有抱负和政治远见的国君外,其他国君都是难有作为的,这也是宋国一直不能成为强大诸侯国原因之一。

孔子的礼仪思想是什么_孔子思想礼的含义是什么_孔子思想礼仪的核心

儒、儒学并不是孔子首创,儒最早见于殷商的甲骨卜辞,也是殷人在亡国状态下养成的一种遗风,儒也可以看作是殷商遗民武力抗争失败后所形成的那种忍辱负重的柔道人生观,是一种忍术和柔道,后来被孔子学习和吸收,并沿用其名创立儒家学派。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学术思想产生的过程中,其特殊家世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殷商灭亡后其典章制度多被周朝和宋国所继承,孔子其学术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受到殷商文化熏陶影响很大,他曾多次赴周问礼于老子,并且多次在宋国长期居住,其主要目的是习周礼、习殷礼,除此之外,鲁国也是殷商遗民的主要居住地区,这些遗民掌握着大量的殷商文化典籍和礼仪,这些都对孔子思想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孔子的思想主体是崇尚周礼,如果从崇尚殷礼习俗的角度来看,孔子思想带着浓厚的故殷情节,这也与宋国文化有着较深的历史渊源。

例如,在文化观上,他主张“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在追求真理的态度上,孔子主张“吾道一以贯之”,这与老子所主张的思想一致。孔子思想还受到殷商柔道遗风的影响,《论语》记载,孔子曰“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就是孔子以柔克刚的人生观。

孔子的礼仪思想是什么_孔子思想礼的含义是什么_孔子思想礼仪的核心

在孔子思想中,“仁”是其思想的核心内容,但并非由孔子首先提出的,《左传》中记载,孔子言“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由此可知,仁来源于某种传统;而在《说文解字》以及《后汉书》中,仁的本义与夷有关,而殷商作为东夷的一支,夷俗之仁实际上也可以看成是殷俗之仁,因此可以说,仁最初是夷殷文化观念。

在孔子的思想范畴中,“中庸”自始至终贯彻于整个思想体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过犹不及”就是中庸思想最好的诠释。其实“中庸”思想,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中”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其意可以引申为射箭中靶心,由射箭引申出的“中”字,最早与善射的东夷有关。

《诗经》中所描述汤政“不刚不柔,不竞不絿”,汤政执刚柔之两端取其中端,由此可以推测出,孔子中庸思想与殷商后裔东夷族以及殷商王朝所秉承的“执中”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孔子将这种思想与周礼进行完美而有机结合形成了影响深远的中庸思想。

孔子思想礼的含义是什么_孔子的礼仪思想是什么_孔子思想礼仪的核心

总而言之,殷商思想对孔子思想的形成影响巨大,孔子作为殷商贵族宋人的后裔,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无论是“仁”,还是“中庸”思想的无不浸透着殷商文化的烙印,而作为殷商文化的继承者宋国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孔子巧妙地将殷商文化、周礼文化两种文化观念进行刚柔并济,综合成一体,形成儒家文化,从而成为影响至今的中华传统文化。

墨子与宋国文化

关于墨子的国籍,历来说法不一。

但从《通志·氏族略》中可以推测,墨氏源于子姓,与宋国同源,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墨子为宋大夫;《史记》记载“大夫之职,多由世袭,则墨子之先世必居宋无疑”,可以推断出,墨子先世与孔子先世一样,皆源于宋国公族。

墨子出生于、成长、长期居住于宋国,宋国作为墨子的母邦,墨子对宋国的感情可谓是至情至深,宋国的殷商文化对墨子思想形成产生重要影响,不仅如此,宋国也是历史上夏人居住地,夏人的风俗也对墨子思想产生重大影响。

从整个中原诸侯国实力来说,宋国是弱国,经常受到周边的大国欺凌,特别是南方强大的楚国,屡次征伐宋国;而宋国知道自己实力不济,为了避免战乱免遭战争之苦,求得和平与安宁,宋国在春秋时期发起了两次弭兵大会。宋人的停止战争和追求和平的想法对墨子的兼爱、非攻的军事思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孔子思想礼的含义是什么_孔子的礼仪思想是什么_孔子思想礼仪的核心

孔子的礼仪思想是什么_孔子思想礼仪的核心_孔子思想礼的含义是什么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大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攻城略地,而小国只有被不断侵扰的命运,针对这种状况,墨子将“非攻”思想的矛头指向当时的齐国、楚国、越国、晋国等大国,对于大国的攻伐,墨子提出“救守”的思想主张,当大国攻击小国时,小国要联合起来自救,小国要实行绩效的“守御”策略。

在《墨子》中《兼爱》、《非攻》、《备梯》等名篇都直接体现了墨子的军事思想,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中讲到,楚国准备用公输班为其制造攻城云梯来攻打宋国,墨子知道此事后,出于对母邦宋国的担心,以其“守御”之法,破解了公输班的云梯攻城之法,同时安排弟子三百人登上宋城拒守,墨子用此方法成功说服了楚王,化解宋国的危机,这就是墨子“非攻”军事思想的一次成功实践。

孔子的礼仪思想是什么_孔子思想礼的含义是什么_孔子思想礼仪的核心

墨子实用主义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宋国的手工艺和商业都非常发达,而墨子和弟子本身的职业就是从事百工的手工业者。墨子和其弟子通过生产实践与社会各阶层,特别是与平民有广泛接触,使墨子对下层人民有了深刻的了解,在墨子思想中,墨子主张“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他强调人民要自力更生,利用自己的劳动来创造幸福,总之,墨子思想具有一定的实用主义。

墨子思想中夏文华的影子

宋国所统辖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商丘一带及其附近地区,而这个地区也是传统意义上的夏文华活动区域。墨子推崇夏禹亲身为民的求实精神,并且以夏禹为楷模崇尚夏道,墨子这种以民为中心的思想孔子的礼仪思想是什么,是受夏文华所影响的。

孔子的礼仪思想是什么_孔子思想礼仪的核心_孔子思想礼的含义是什么

对于春秋时期另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庄子,其国籍也众说纷纭,有齐人说、鲁人说、楚人说、宋人说等多种说法;《史记》记载“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司马迁并没有说明庄子国别,仅说庄子是蒙人,而蒙为地名;在春秋时期,宋国、齐国、鲁国、楚国等都有蒙地,但汉代学者对庄子作为宋国人的说法众口一词,没有异议。司马迁的《史记》、刘向《别录》,班固《汉书》都提出“庄子,名周,宋之蒙人,或者宋人”。

孔子思想礼的含义是什么_孔子的礼仪思想是什么_孔子思想礼仪的核心

庄子思想中有着浓厚的殷宋文化背景,庄子出生于宋国,他曾作过宋国管理园子的小吏,更能体味到劳动人民的艰辛;他深受殷宋文化熏陶,殷宋文化的主要特征是“贵柔”,这是一种与世无争,顺其自然的心态,与老庄的“道法自然”如出一辙。

庄子的遭遇与宋国的形势很相似,宋国长期以来处于四周列强包围和蚕食之中,为了在大国中能够夹缝生存,宋国只能采取柔弱的外交策略,由其发起的两次“弭兵之会”就是最好的例证。

孔子思想礼的含义是什么_孔子思想礼仪的核心_孔子的礼仪思想是什么

庄子在国势衰弱,自己时运不济的情况下,只能在精神上找到寄托,来实现内心的平衡。庄子取意老子哲学中“水”的自然变化,想借以柔克刚的本性,用以与混乱世道相抗衡。在治国理政的思想中,庄子便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以浪漫风格著称的《庄子》一书,所体现的超现实的文化特性与殷商文化有着极其深厚的渊源,庄子在著作中所显现的深奥的哲理以及对自由的追求,这与殷商的崇尚鬼神、好玄想的浪漫传统是分不开的。

惠子又称慧施,宋国人,名家代表人物,曾任魏相。惠子其人善辩,他的思想与庄子不同,他俩常常围绕各种命题展开激烈的争辩,虽然两人在思想观点上分歧很大,但私下里两人的关系还是非常友善的,正是与惠子的争辩,庄子的思想才能在辩论中更上一层楼。

宋国正是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深厚的殷商文化底蕴以及人文环境,使宋国出现了孔子、墨子、庄子、惠子等一大批思想家,正是由于他们的出现使得宋国成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圣人最多的国家,而这些人为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其思想逐渐成为中华文化思想的源泉。

孔子思想礼的含义是什么_孔子思想礼仪的核心_孔子的礼仪思想是什么

笔者认为,宋国继承了殷商时期的思想和文化,首先宋人是殷商贵族后裔,是殷商文化直接继承者;第二,宋国在分封的地区是殷商人的聚居区,具有着浓厚的殷商文化底蕴;第三,周王为了监控宋国,将其置于周天子姬姓邦国的包围之中,更有利于宋国文化的保持;最后,周王给予宋国极高的礼遇,这有利于宋国人形成优势心理,从而有利于对自身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因此,大量的殷商文化在宋国得以保留,并在邦交思想和对外策略中有着淋漓尽致的体现。

参考文献:《史记》、《汉书》、《庄子》、《左传》、《墨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