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聃:老子的父亲老佐是宋国的司马

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少年师从商容,后入周求学,任周守藏室官(国家图书馆馆长),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后出关著书《道德经》后而去,时人莫知所踪。

老子降生

老子的父亲老佐是宋国的司马。楚国攻宋,老佐在守彭城督战时被楚君放暗箭射中,不幸坠马身亡。众家将携老左家人且战且逃。慌不择路,来到了陈国相邑的时候,怀孕七个多月的老佐夫人在此产下一个男婴,这便是老佐之子──老子。

老子是不是楚人_老子是什么时期楚国人_老子是楚国人

老子降生,体弱而头大,眉宽而耳阔,目如深渊珠清澈,鼻含双梁中如辙。因其双耳长大,故起名为“聃”;因其出生于庚寅虎年(公元前571年),亲邻们又呼之曰小狸儿,即“小老虎”之意。因江淮间人们把“猫”唤作“狸儿”,音同“李耳”。久而久之,老聃小名“狸儿”便成为大名“李耳”一代一代传下来了。

少年好学

老子自小就非常聪明好学,时常缠着他的长辈们要听国家兴衰、战争成败、观星测象的事情。老子的母亲望子成龙,于是请了当时精通殷商礼乐的商容老先生做老子的老师。商容通天文地理,博古今礼仪,深受老聃一家敬重。

老子学习刻苦,每遇问题必刨根问底,常常老师商容亦不能答。于是仰头观日月星辰,低首思天上之天为何物,彻夜不能寐;视物而思,触物而类,三日不知饭味。;求教相邑之士,踏遍相邑之土,遇雨不知湿老聃:老子的父亲老佐是宋国的司马,迎风不觉吹;遍访相邑之士,遍读相邑之书,遇暑不知暑,遇寒不知寒。

入周深造

商老先生教授三年,便说:“实乃老夫之学有尽”。也就是说已经把自己全部学问传授给老子了。商容推荐老子入周深造。

老聃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三年而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老聃处其中,如蛟龙游入大海,海阔凭龙跃;如雄鹰展翅蓝天,天高任鸟飞。老聃如饥似渴,博览泛观,渐臻佳境,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旨,三年后又迁任守藏室史,名闻遐迩,声播海内。

孔子问礼

老聃居周日久,学问日深,声名日响。春秋时称学识渊博者为“子”,以示尊敬,因此,人们皆称老聃为“老子”。

公元前523年的一天,孔子适周,问礼于老子,老子一一作答。使孔丘感叹不已,获益不浅。逗留数日,孔丘向老子辞行。老聃送至馆舍之外,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老子是楚国人,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孔丘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回到鲁国,众弟子问曰“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老子是楚国人,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老子是楚国人,真吾师也!”

生死高论

老聃任周守藏室史,一日,老聃忽得家讯,言家母病危,于是报请天子,归家省视。待回到家时,母已辞世。面对茫茫大地上一堆黄土,思想九泉之下母亲之灵,回忆母亲慈祥容貌、养育之恩,老聃悲痛欲绝,寝食俱废,席地而坐,沉思冥想,忽发自己愚钝;顺理追索,恍然大悟,如释重负,愁苦消解,顿觉腹饥体倦。于是饱餐一顿,倒头大睡。家将、侍女皆感奇怪,待其醒来,问其缘故。老聃答道:“人生于世,有情有智。有情,故人伦谐和而相温相暖;有智,故明理通达而理事不乱。情者,智之附也;智者,情之主也。以情统智,则人昏庸而事颠倒;以智统情,则人聪慧而事合度。母亲生聃,恩重如山。今母辞聃而去,聃之情难断。情难断,人之常情也。难断而不以智统,则乱矣,故悲而不欲生。今聃端坐而沉思,忽然智来,以智统情,故情可节制而事可调理也。情得以制,事得以理,于是腹中饥而欲食,体滋倦而欲睡。”

家将问道:“智何以统情?”老聃答道:“人之生,皆由无而至有也;由无至有,必由有而返无也。无聃之母及聃之时,无母子之情也;有聃之母及聃,始有母子之情也;母去聃留,母已无情而子独有情也;母聃皆无之时,则于情亦无也。人情未有之时与人情返无之后不亦无别乎?无别而沉溺于情、悲不欲生,不亦愚乎?故骨肉之情难断矣,人皆如此,合于情也;难断而不制,则背自然之理也。背自然之理则愚矣!聃思至此,故食欲损而睡可眠矣。”众人闻之,心皆豁然旷达。

出关著经

大约公元前485年(周敬王三十五年、鲁哀公十年),老子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很敬佩老子,听说他来到函谷关,非常高兴。就想设法留住老子。于是,尹喜就对老子说:“先生想出关,得留下一部著作。”老子听后,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然后就骑着大青牛走了。据说,这篇著作就是后来传世的《道德经》。

死后加封

相传老子长寿,大约于公元前471年死于秦国,享年一百零一岁。《庄子·养生主》有:“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

公元666年,老子(唐高宗乾封元年)被封为太上玄元皇帝;公元1013年(宋真宗祥符六年),加号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

历史评价

唐太宗李世民:在诸子百家中堪称老子天下第一!

朱元璋: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

孔子:老聃,真吾师也!

范文澜:老子是杰出的无与伦比的伟大哲学家。

日本学者汤川秀树: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已预见到了未来人类文明所达到的状况。老子似乎用惊人的洞察力看透个体的人和整个人类的最终命运。

俄国作家、思想家、哲学家列夫.托尔斯泰:孔子、孟子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老聃:老子的父亲老佐是宋国的司马,而老子对我的影响是最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