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智慧周末特刊(孔子到王城洛邑)
老子的智慧
周末特刊
孔子到王城洛邑见老子时,老子年纪比其为大。据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岁,如果属实,他去世的时间,就在仅活了七十三岁的孔子之后。作为悟道真人,老子活得悠闲自在,清净无扰,与心忧天下的孔子对比鲜明。他未必真能活到一百六十岁,但比孔子长寿,应无异议。
老子长期在东周王朝担任史官老子的宇宙观,眼见周朝衰败沉沦,已无可挽回。考虑到随着年龄增大,自己慢慢老迈得不堪供职。老子向上司辞职告退,要归隐养老。老子的家乡原在陈国,处在洛邑的东方。但在公元前479年,也即是孔子去世那一年,陈国被楚国吞并。故国灭亡,老子成了无家可归的人,他便掉头转向,骑着青驴,行往西方。
据说老子行到函谷关,关尹热情招待。听说老子将西去不返,他就劝说:先生智慧通达,究极天人,我辈深为钦佩。但此去归隐山林,不留下只言片语的教诲,后学诸生将何以进益?盼先生以后世为念,勉强写出一篇讲述道德真义的文章。下官代天下人感激不尽!
老子本无著作之心,却架不住关尹的盛情劝请。又觉得他说得不无道理,若自己就此离去,人间仍旧是原来的人间,不会有任何改变。若留下点什么、或许世界会往理想的方向变化。于是他在函谷关滞留了十余天,为关尹创作出《道德经》一文。写罢之后,老子投笔长叹:我一生崇尚自然、奉尊无为,反对言教,却不料事到临头,做了一件违背初衷的事。罢了!褒我贬我,且由后人评说。
老子骑着他的小青驴,行出函谷关,消失在历史的茫茫暮色中。
历史留下关于老子的记载,就是如此薄寡。除此之外,人们了解不到更多的信息。与同时代的孔子相比,他们俩在人生取向上可谓两个极端。一个积极入世,谋求改变社会;一个一心隐逸,梦想融合自然。志向与趣旨不同,导致人生履历和遭遇差异巨大。
但是,老子和孔子有没有相同点呢?有的。即是他们的哲学思想,都是为当时混乱、无序的社会提供解决方案。只不过相对于传统而言,孔子继承的多,创新的少;而老子继承的少,创新的多。甚至可以说,老子的思想不是继承和创新的问题,而是全盘推倒、重新构建的问题。对于人类累积千年的知识和传统,老子给出全盘否定的答案,他认为人为的、累积性的事物,都是错误的。只有回归无为和原初,问题才得到解决。
从最近几十年出土的汉代竹简中,人们发现古时《老子》的经文排序,与现代有异。汉代时,《德经》排在《道经》前面,现在是《道经》排在《德经》的前面。这可能反映了老子最初思想探索的轨迹。即,老子首先思考的是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基础上,又延伸思考到自然问题,最后悟解了道,建立起恢宏广大的道学思想体系。认为春秋时代天下无道,是孔子和老子的共识,两人都有改变现状的想法。在对待传统规范社会运转的周礼机制的态度上,体现出两人最初的分歧。孔子认为礼没有问题,恰恰因为礼失去规范力,社会才会混乱无序。而老子认为礼是最末流的社会管理方法,是祸乱的根源。正因为人们太过迷信礼,才导致天下大乱。
在反思礼的祸害时,老子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逆反性思维。他不但推翻了礼,还推翻礼之前的义,推翻义之前的仁,推翻仁之前的德,最后返归于自然之道。在老子看来,所有刻意人为的方法制度和道德伦理、都具有危害性。人类只有遗忘之前积累的知识和传统,复归于自然无为,才能重建和谐宁静的小国寡民社会。时代越是往古,人性越是淳朴。时代越是靠后,人性越是败坏。老子的解决方案,便是让人们恢复上古时代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状态。
而孔子的解决方案,建立在丰富的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论证之上,具有理性的说服力。相比之下,老子最初的方案显得非常单薄。因此,他不得不进一步突破,到自然和宇宙中去寻求支持。老子于是发现了道,实现了中国思想史和哲学史上空前的突破。
道是宇宙规律,也是万物最初的状态。在没有天地之前老子的智慧周末特刊(孔子到王城洛邑),就已经有浑然存在的道。道又表现出数学的性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生成,世界出现,又按照道的规律运行周转、永不息止。因为道是至高的规律和存在,所有事物都要效法道来运行,才合乎法则。因此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而道的最大特征,就是自然和无为。到了这里,老子的社会解决方案老子的宇宙观,终于和他的宇宙观接轨了。老子鄙薄仁义、否定礼制的思想,在理论上得到来自自然之道的支持。因为小国寡民的社会,符合道的自然和无为的法则,所以它理应是最美好、最恰当的人类生存方式。
在短短五千言经文中,老子描摹出了一个庞大、和谐、圆融的字宙体系。在这个壮观的宇宙体系中,社会图景和自然图景无间融合,所有现象和物质各归其位、一切显得多而不烦,杂而不乱。在中国历史上,再没有一位哲学家具备老子这样强大的创新能力,实现这样伟大的突破。老子的探索、在某种程度上界定了中国思想和知识的辽阔疆域与它可以触及的边沿。之后数千年,中国人沿着承袭传统的道路行进,再没有实现类似伟大的突破和创新。
毋庸置疑,老子的宇宙理论,给予了他的社会解决方案强有力的支持。人们不再认为对小国寡民的向往,是幼稚、天真的幻想,而是对道的信仰和复归。在后来的时代,老子收获了众多的信徒,他们组成道家学派,与孔子的儒家学派并驾齐驱,被称为中国思想史上的两大显贵流派。
老子虽然提供了社会解决方案,但并没有身体力行去实践。因为在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他发现了道。道是自然和无为的,是最高的准则。作为悟道者,自己不能悖离它。所以他没有如孔子一般,积极投身于政治,谋求改变社会。而是骑着他的小青驴,悠闲自在地行离函谷关,默然无声地告别历史。如果不是函谷关关尹的坚持,后世可能无法看到这部字字珠玑般珍贵的《老子》。
老子思想的博大精深,不只体现在他构建了宏大的宇宙观和提供了社会解决方案。《老子》中还论及了一系列政治学、社会学、人生学、军事学等问题,皆给出精辟深刻的回答。其中极为可贵的是,他能通过事物表象,深入认识到内在相反的道理。比如人们都了解存在的用处,老子却看到空虚的用处。人们看到坚强的用处,老子却看到柔弱的用处。人们看到运动的用处,老子却看到静止的用处。这种能力,绝非用简单的逆向思维可以解释得了。或者可以说,老子的思想,不是通过传承、推理和思考的方式可以获得的知识,而是通过启示和顿悟才能触及的智慧。因此之故,老子的思想历经数千年老子的智慧周末特刊(孔子到王城洛邑),仍旧闪耀光芒,魅力不减。而某些基于传承、推理和思考建立起来的思想理论,很快被人弃如敝屣。
老子长期担任周王朝史官,博览群书,知识渊博,比孔子有过之而无不及。孔子问礼于老子,应非虚构。但是,他没有走上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常规道路,反而发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从此转向摒弃知识的道路,逐渐损而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的探索与发现,为传统文化树立起一面不断反思自我的镜像。每有个体或集体自得于自己的创造发明时,老子的教诲总在他们的耳边响起:不,你们不是懂得越来越多了,而是明白得越来越少了。当时,他便是这样提醒年轻的孔子。心怀天下的孔子没有听从劝诫,执意秉学用世,创立了儒教。而老子的道学也后继有人,列子和庄子倡导修真与隐逸,与孟子和荀子的儒学相颉颃。更后来的历史,儒学和道学构成中国人的精神双驱,共同指导中国人在尘世的生活。表面上,它们相互矛盾,不能共融。现实中,它们和谐相处老子的宇宙观,交汇一体。一面是阳,一面是阴;一面是正,一面是奇;一面在前,一面在后。儒学在俗世中领头行进,道学在精神内鉴照自我。儒进则道退,道进则儒退。它们彼此交换能量,相互促进,使中国文明永葆青春的力量。
图文|高蕾
编辑|青青
审核|曹静 大晶